-
1 # 濤濤985211
-
2 # linux每日談
郭沫若先生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其實挺高的,這個無可厚非,但是其一生都在尋找《蘭亭集序》而渴望發掘皇陵,一直被後人詬病!古代文學巨匠
郭沫若對於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文字的研究造詣非常高,尤其對甲骨文研究可以說對後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曾擔任過國家副主席、文聯主席等等職務。
發掘古墓狂人對文史研究的人,對古典的書畫都特別痴迷,郭沫若也不例外,他追求《蘭亭集序》已經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不擇手段。1955年發掘定陵,對定陵造成了毀滅性破壞。1965年郭沫若又申請發掘長陵,周總理一句“十年之內不開帝王墓”,將其的“畢生夢想”徹底粉碎!後來郭申請發掘秦始皇陵,也被國家拒絕。可以說,目前,我們都沒有發掘和保護皇陵的能力,何況那個年代。為了一己私利,破壞祖宗安息確實不應該。
(定陵發掘慘狀)
評價褒貶不一因此,對於郭沫若本人,後人的評價褒貶不一。從文學角度分析,他是有能力、有成就的。但是從其發掘定陵後依然不知“悔改”,還執著於發掘皇陵的角度看,確實不應該。1978年,郭沫若走完了其“遺憾”的一生。
-
3 # 歲月是一條河流
郭沫若是一位很有才氣的博學家。他是浪漫的詩人、劇作家、考古學者,在文學方面成就斐然。他早年參加革命,建國後一直擔任科學界的要職,為新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郭沫若精於考古工作,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成績卓著。但在皇陵的挖掘工作上,也存在一定失誤,給中國的考古工作造成巨大損失。
1955年,郭沬若、吳晗等人聯名寫信給總理,請求挖掘明成祖朱棣陵墓明長陵。後經過研究決定先行挖掘明定陵,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被掘開後,由於當時對文物保護手段的落後,各種珍貴文物迅速被氧化,最後支離破碎。而帝后的棺槨直接被扔掉了。這次挖掘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研究損失巨大。而郭沫若等方興未艾,不久後又要挖掘明長陵和唐李治陵,被總理及時阻止。
郭沫若的感情生活也比較複雜。他一生共娶過三位妻子。原配張瓊華系父母包辦婚姻, 婚後不久郭沫若便出走,張一直獨居,直到終老,兩人也未留下一男半女。第二位妻子日本女子佐藤富子,兩人育有五名子女。1937年郭沫若回國,富子領著孩子們在日本孤苦度日。抗戰勝利後,富子領著孩子千里尋夫來到中國,而此時郭沫若早已另成家室,娶了第三任妻子於立群。
郭沫若才華橫溢,多才多藝,藝術、科學方面造詣卓越,不可否認。但他的複雜婚戀也為後人詬病。
-
4 # 東逝水a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像郭沫若這樣,在這麼多的方面都取得傑出成就的人是不多的,用千年不遇這個詞來形容亦不為過。郭沫若在他涉獵的每一個領域取得的成就,都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近年來網路垃圾和無恥公知顛倒黑白,歪曲事實汙衊郭老,更有些所謂學者從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只能用可恥二字來形容他們。
回覆列表
能在歷史上留下名號的,都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雖然網路上評價他是流氓,馬屁精,牆頭草等,但不可否認他的才華。對歷史人物來說,個人品性或許在當時有影響,但對我們來說就不怎麼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對現實作出的貢獻。
他寫的《甲骨文字研究》、《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依舊是研究甲骨文方面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其他的古文字研究及新詩同樣是很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