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
2 # 太師
古代女孩子成年叫及笄。在古代女子凡是滿15歲之後便為及笄,也叫女孩子的成年禮,是古代嘉禮的一種,也意味著女子到了婚配的年紀。
自周代起就有規定,女子在大婚之日要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也行笄禮,具體其實也跟出嫁的年紀有關。
春秋時代的越國,實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方針,為的就是繁衍人口,但這一規定令當時父母很難接受。如果女兒到了17歲,父母還不把她嫁出去,政府就要強行把她許配給別人。這樣有些父母也就看開了,與其等到被人婚配,不如自己給女兒找合適的人出嫁。
冠(笄)之禮是中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產。它在歷史上,對於個體成員成長的激勵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後來人們將女子成年的年紀定的晚了一些,也是根據人身心發展的特點而定,對女子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
3 # 小瓜子02
古代女孩子成年叫及笄。在古代女子凡是滿15歲之後便為及笄,也叫女孩子的成年禮,是古代嘉禮的一種,也意味著女子到了婚配的年紀。
自周代起就有規定,女子在大婚之日要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也行笄禮,具體其實也跟出嫁的年紀有關。
春秋時代的越國,實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方針,為的就是繁衍人口,但這一規定令當時父母很難接受。如果女兒到了17歲,父母還不把她嫁出去,政府就要強行把她許配給別人。這樣有些父母也就看開了,與其等到被人婚配,不如自己給女兒找合適的人出嫁。
笄禮:古代女子成年之禮,“笄”又是何物?
古代男子有冠禮,女子成年則是笄禮。《禮記·曲禮》有云:“女子許嫁,笄而字。”可見女子在15歲就可以許嫁成人,嫁作人婦便不能使從前的丫髻,而要梳挽作成人的髮髻,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發笄。
古籍文獻記載滿15歲為女子的成年標誌,自此便可以離開父母前往夫家,嫁作人婦,相夫教子。那麼女子的成年禮就一定是15歲嗎?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女子只有在許嫁的情況下才可以舉行笄禮,取表字,所以直接將女子成年禮定為15歲的說法是不對的。《禮記·雜記》曾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所以,15歲也是古代女子許嫁的年齡。是不是和各位小夥伴想象的不太一樣啊?現在網路小說氾濫,很多不瞭解古代禮儀常識的作者隨意臆想女子在古代十一二歲便可出嫁從夫,各位小夥伴以後看書可要擦亮眼睛,不要被矇騙哦!
那麼如果女子在15歲沒有許嫁或者之後遲遲沒有許嫁的,就不能行笄禮了嗎?NO,當然不可能是這麼死板的,不能變通的話豈不是一輩子都要待字閨中當老姑娘了!古人大大可是非常聰明的,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也是可以變通處理的。《禮記·內則》鄭玄注說道:“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對於笄禮的禮節,文獻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大多數學者認為笄禮與冠禮相似。
到了宋代,一些士大夫為了推行儒家文化,構擬士庶女子的笄禮,司馬光的《書儀》和《朱子家禮》都對其儀式有詳細的記載。《書儀》說道,女子許嫁,行笄禮,主婦女賓執禮。笄禮的地點在中堂,家中婦女婢妾充當執事者。執事者端拿放有冠笄的盤子,冠笄上用帕子蒙上。主人在中門迎接賓客。賓客言說祝詞之後為女子加冠、笄。其餘儀節都與男子冠禮相同。《朱子家禮》所載基本與《書儀》相同。女子許嫁之後,便可行笄禮。如果遲遲沒有許嫁,也可以行笄禮,由母親擔任執禮者。笄禮提前三日要戒賓(告知、通告賓客),提前一日宿賓,賓的選擇則是由親姻婦女中賢而有禮的人。其餘禮節則與《書儀》沒有太大差別,最後的禮賓儀節與冠禮相同。
那麼“笄”又是什麼呢?“笄”就是髮簪。古代女子行過笄禮以後,便要學做成年人的樣子,挽髻插笄。這個時候,女孩就變成一個成人,與從前挽丫髻的模樣截然不同。因此,女子挽髻插笄也被當做成年的標誌。女子成年以後,不但要挽髻插笄,而且還要在髮髻上纏一根五彩纓線,代表已經許嫁。身有所繫。直到成親之日,這根纓線由其丈夫親自解下,表示她已經成為一名婦人,就不再需要這種標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