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憶嫤
-
2 # 幕後老牛
中醫的基礎理論,就是從整體觀念出發的,從整體角度論述的,因此,才有關於天人合一的認識觀念,所以,學習中醫應該是要全面的去認識事物,辯證事物,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讀懂中醫的著作。
任何的病變,在人體內都是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決不是單一的存在,因此,辯證論治非常的重要了,不懂得辯證,就無法施治。所以,在臨床上,經常會發現痰,喘,咳並存,有時又是分別出現表現的,這就辯證的問題了,也是醫生的技能問題了。
醫雲咳嗽“聚於胃,關於肺”,該怎麼理解?百病長於風,痰為百病因。各髒相互聯絡,互相作用,一損具損,一榮具榮。由此,各髒象之濁氣一且有所顯示,便會透過肺的功能,將其有害物質排出體外,而咳嗽就是排痰的基本生理性的反射反應了。這種說法提法,就是從中醫整體的角度考慮的。如現代的心源性哮喘病症,其病變在心臟,而累及肺臟等,這也是疾病的動態演變的過程。
肺司呼吸而能朝百脈,因此,肺得日月之精華,供應給各髒象,脾主運化,而得水谷之精微,並供應給各髒象。由此可見,各種組織之間互相合作,共同維護人體內的穩態執行機制,相互之間缺一不可。所以,痰,喘,咳有其起因,必有其傷害,然而,又必然會有自衛之咳嗽之反應了。
-
3 # 慧家1
咳嗽是最難治癒的一種病,前些天我因咳嗽差點丟掉半條命,喉嚨有痰,嗓子幹癢,老有吐不完的痰,白天咳嗽,晚上咳嗽,關鍵還吃不下去飯,半個月人瘦了一圈,真真比減肥藥管乎。於是開始漫漫長路去調理肺,然後調理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滋陰潤肺的食材,慢慢的咳嗽好轉。其實真是應了這句話呢!
-
4 # CMZ阿
感謝邀請。中醫認為咳嗽的病因相當複雜 ,仔細研究其原因絕非只是肺臟 ,其與五臟肝 、心 、脾 、肺 、腎 ;六腑膽 、大腸 、小腸 、三焦 、膀胱 、胃等均有一定相關性 ,也即五臟六腑之功能失調均可導致咳嗽 。 首先肺主氣 ,又屬金 ,主聲 , 故咳必由 於肺也 。 中醫認為 肺主咳即“肺為咳” ,均強調咳為肺病 。 其次肝 、 膽之疏洩 ;脾 、 胃之運化 ,升清降濁 ;腎 、膀胱之收藏 、排洩 ;心 、肺之同主上焦之氣 ;大腸 、小腸 、三焦之傳導 、受盛 、通調水道均可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而導致咳嗽的發生 。 然而其咳嗽雖與五臟六腑相關 ,但其關鍵環節乃為肺胃 ,故治療咳嗽當從肺胃入手 。 肺與咳嗽關係密切自 不必說 ,然如何解釋胃與咳嗽之關係呢 ? 首先肺之經脈“起於中焦 ,下絡大腸 ,環循胃口” ,因此各種原因導致的胃失和降均可透過肺脈上傳於肺 ;其次 ,胃為五臟六腑之海 ,脾胃同居中焦 ,如脾胃運化功能失常 ,氣血生化乏源 ,導致土不生金 ,肺之氣陰不足 ,營衛之氣不充 ,衛外能力減弱 ,外邪入侵 ,均可影響肺氣之宣降而導致咳嗽 ;第三 ,脾主運化 ,為主受納 ,脾胃受傷 ,水津失運 ,聚溼成痰 ,上泛於肺形成咳嗽 。所以,咳嗽的病因相當複雜,不同病因當用不同方法治療。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回覆列表
對於此句歷代解釋不一。有視為六腑咳總結語者,如唐 初楊上善雲:“此六腑咳,皆氣聚胃中,上關於肺。”有視為上中 焦咳總結語者,如唐代王冰雲:“正謂上焦中焦耳。故言皆聚 於胃,關於肺也。兩焦受病則邪氣薰肺而肺氣滿。”有視為髒 腑咳總結語者,如明代馬蒔雲:“夫五臟六腑之咳如此,然皆聚 之於胃,以胃為五臟六腑之主也。
關之於肺,以肺先受邪,然 後傳之於別髒別腑也。”更有諸多教材視之為咳嗽病理機制的 總概括者。注家雖說各有其理,但與經旨均難盡合。古今諸 賢都忽略了句下的重要文字,即“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 也”。其中,“多涕唾”即由津液失布,“聚於胃”所致;“面浮腫 氣逆”即由肺氣失宣,“關於肺”所致。
咳嗽一病,痰多都是極 為常見的。“面浮腫氣逆”也是咳嗽嚴重時常常會出現的症 狀。因此,句中“此”不是指上文的咳嗽兼痛兼瀉等症狀而 言,卻是指代下文的“多涕唾”、“面浮腫”以及“氣逆”等多項體徵而言的。如果試將“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移置 到“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之前,那就不至於產生那麼多的誤 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