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史不死
-
2 # 認真做事920
自古以來,對於媒人的稱呼很多。我們這裡俗稱媒婆子。
還有的地方叫月老、紅娘、掌判、執柯等等,還有當今的珍愛網,以“冰人”為例,便有一段甚是有趣的典故。
據網上記載,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在冰湖之上,竟同冰下的人說話,不覺赫然驚醒。有占卜人解釋這個夢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
”按今天的話來講意思就是,你能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說話,這象徵著你在調和陰陽,調和陰陽就是做媒介,你將會給別人做媒。但這媒很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熱情把冰融化了,男女雙方才能成婚。自此以後,“冰人”就被用來代稱媒人,給人做媒也叫“作冰”。隨著社會人員流動性大,很多畢業以後參加工作到單位,實際接觸面很窄,加之當今工作節奏加快,想認識個心儀的女生或是男生,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要有月老穿針引線。有的就很牴觸媒人。
古有大家所熟悉的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裡面的殷素素和張翠山兩個歡喜冤家,就是靠了謝遜作了一回冰人,才最終成為恩愛夫妻。
你接受媒人也好不接受也好,他都存在,他們的存在是社會更加和諧。
-
3 # 水套51
媒人大家都知道,就是牽線搭橋,要能說會道,“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謀不成親”“明媒正娶”可見媒人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力不容小覷,一生功德無量。
媒人也叫介紹人、紅娘、保人(像貸款中擔保人),為何又叫冰人?
公子令狐策夢到在冰上與冰下人對話,醒後找素沈解夢,此為陰陽之事,要調和陰陽做謀人,冰未化必能成。第二天田豹求他說謀,撮合他兒子和張公徵(令狐策的至親)女兒的婚事,再他一再懇求下,令狐策去說了這事,意外是張公徵同意了,來年二月,倆人喜結良緣。這個“冰人”的稱號也就傳開了。
80後這一代開始媒人就漸漸沒人,取而代之的是婚姻介紹所,策劃一些單身派對,活動什麼的。什麼相親節目啦,最有名的莫過於非誠勿擾
孟非可謂名付其實的“謀人”了。
不管以什麼方式走到一起,在這裡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合合美美。
-
4 # 鄧海春
媒妁的名稱,從古至今不斷變換,如媒人、冰人、月老、媒婆等等。
“冰人”這個名稱出自一個有趣的典故。據說晉代育個孝廉名叫令狐策,一天晚上夢見他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談活。第二天,他請會算命的索紞解夢,索紞對他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站在冰上和冰下的人講話,表示陽和陰說話,是一種溝通媒介。於是勸他替別人做媒。恰 巧這時,太守田豹欲向張公徽女求婚,請令狐策做媒,一說便成。從此媒人又被稱作冰人。
唐代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月下老人”的傳說故事,說這個月老,專掌“天下之婚牘”,用赤繩系夫婦之足,“此繩一系,終不可逭。”上圖評劇《花為媒》
最初媒人,男女皆可充任。後來,漸多由婦女為之。如晉時的《抱朴子》說:“求媒媼之美談。”宋時吳處厚《青箱雜記》說:“使媒婦通意。”這與近代的媒婆頗相類似。 上圖京劇電影《狀元媒》
有的朝代還由官府正式設定媒官,主管男女嫁娶之事,如《三國志》雲:“為設媒官,始知嫁娶”。《元史》雲:“張夏叔母孀居且瞽,丐食以活。呂思誠憐其貧,令為媒人以養之”。《元典章》也說,媒妁由地方長老,保送信實婦人,充官為籍,這些皆被稱為官媒。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非常注重禮儀,在婚嫁方面更是如此,講究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像現在的男女之間自由戀愛,甚至“無證駕駛”。而傳統觀念中的無媒不成婚更是凸顯了媒人的重要性。
《詩經》中有“匪我衍期,子無良媒”之說,可見即使男女雙方再郎情妾意,沒有個好的媒人,也將無疾而終。
那為何媒人會被冠以“冰人”這一匪夷所思的稱呼呢?
這也是有典故的,源自《晉書》中的“孝廉令狐策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曰:冰上為陽,冰下為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介事也。君當為人做媒,冰泮而婚成”。於是後人就把給別人說媒的人稱為“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