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茹叔敬

    康熙帝的四位輔臣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皇帝的職權。凡一切軍政命令,都以:輔臣稱旨,的名義告之下官們遵行的。在當時實際的權力仍掌握在孝莊皇太后的手裡。就這樣,康熙即位之後,形成了以孝莊皇太后為中心,四位異姓大臣為輔佐。如說的不對,請指正。

  • 2 # 琅琊陌客

    在當時,八歲的康熙只是擺設,軍政大權實際掌握在輔政大臣手上,他們代替皇帝批閱下級官吏的奏摺,並代替皇帝發號施令,皇帝只有基本的知情權,就是說,誰誰上奏說了什麼事情,輔政大臣怎麼回覆的!作為皇帝你知道就行了!沒你什麼事!就這樣!

  • 3 # 這就是生命的光

    輔政大臣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不過那個鰲拜屬於第四位輔政大臣,加上皇帝對他提防。也不好過,雖然手裡有點兵權,但是,鰲拜骨子裡是忠誠的!不願意輕易造反!所以最後被皇帝給設計弄死!

  • 4 # 一點點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輔政大臣,託孤大臣一般是和幼主相伴而生的。

    輔政大臣有多種“玩法”,玩的好的,可以成周公美名,如諸葛亮輔佐阿斗。再厲害點兒的,直接取皇帝而代之也是可以的,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受柴榮託孤卻篡了大周天下。

    當然輔政大臣也有憋屈的,比如咸豐留下那八個輔政大臣,卻連一個26歲的寡婦慈禧都鬥不過,最終三人被殺,五人被罷官。

    而輔佐康熙的鰲拜也曾權傾一時,威脅到了皇權被康熙下獄。

    輔政大臣有多大權力

    輔政大臣名義上是幫助小皇帝治理國家,但是由於小皇帝沒有實權,輔政大臣基本上可以代行皇權,甚至有可行廢立之事。

    以諸葛亮輔佐阿斗為例,雖然劉禪繼位時已經十七歲,但是在諸葛亮輔政的十一年間,事無鉅細,多決自丞相府,諸葛亮想北伐就北伐,想任命誰就任命誰,劉禪不過多一道手續而已。

    即便是在王權已經高度集中的明清時期,也出現了張居正,鰲拜等權力極大的輔政大臣,據記載,即便是康熙親政之後鰲拜為了剷除蘇克薩哈還有過“攘臂上前,強奏累日”的舉動,豪無人臣之禮。

    當然由於輔政大臣權力過大,威脅皇權,所以歷史上的輔政大臣多沒有好下場,即便是諸葛亮死後劉禪也禁止奔喪,其中可能也有發洩不滿的意思。鰲拜最終也被康熙囚禁直至死亡。

  • 5 # 大飛熊騎士

    輔政大臣的權力甚至在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又稱“國議”之上,“國議”主要是清朝貴族參與處理國家事務的職責,屬於輔助機構。而“四大輔政大臣”,不但擁有處理平日政務的實際權力,還在名義上,要比“議政大臣”高了一層。因為,順治去世後,主少國疑,這是需要大臣的輔助,相當於皇帝親政前,國家一切事務都歸“輔政大臣”處理,再往上一層,就是“尚父”,“亞父”了。因此,“輔政大臣”畢竟只是輔助治理國家,沒有說對小皇帝有“否決權”,皇帝親政後,是需要歸政的。

    (清初的“國議”)

    正是因為“輔佐大臣”,不但有權力,又有“輔佐”小皇帝的模糊身份,為了避免再度出現“攝政王”多爾袞這種一家獨大“擅政”的情況,順治留下“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四大輔佐大臣,可以互相監督和牽制。

    (四大顧命大臣)

    但是,“四大輔政大臣”本身都是清朝貴族,互相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索尼是四大臣之首,也不能有效制衡“戰功赫赫”的鰲拜,年紀又大。遏必隆則是一貫附和鰲拜。唯一和鰲拜對著幹就是蘇克薩哈了,不過,蘇克薩哈威望不足,又因為“背叛”多爾袞,讓其他大臣看不起,所以,蘇克薩哈在朝堂上,不是鰲拜的對手。好在索尼臨時前,請康熙親政,這“無形”剝奪了鰲拜等“輔政大臣”的身份。

    (鰲拜)

    鰲拜顯然是“戀權”的,在康熙親政後,依然擺出“輔政”大臣的派頭。這時候,索尼,蘇克薩哈都已經死了,議政大臣會議和六部又控制在鰲拜手上,所以鰲拜被康熙抓住治罪時,最重要的一條罪名,就是“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

    總結,“輔政大臣”是掌握了清朝政務的實際權力,而且又多了一重“顧命”的模糊身份,因此,順治不可能讓一人獨任。不過,事與願違,鰲拜還是“一枝獨秀”了,鰲拜也並非是“謀反之臣”,只是一個武人能擁有這麼大的權力,怎麼不讓他不“戀權”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發抖.可以用什麼鍛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