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元國術

    《道德經》有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俗話也講“天若有情天亦老。”由此可見,天之道並不以人的意志而有所給予或報酬。

    反觀當今,人類社會以物質發展為驅動的方向,使人心浮躁,所思所慮都以得失作為考量。由此,天道酬勤被誤讀成為那麼勢利的詞句就不奇怪了。只要你努力了,勤奮了,老天都會賞飯,這意思比起“勤勞致富”,並沒有高明一點點。

    “天道酬勤”的牌匾處處皆是,見的最多的是那些做偏門的,做金融的。以至於見到掛這樣牌匾的信貨公司,你完全有理由猜測,他們是搞套路貸的。他們確實非常勤奮,勤於在別人的車上插名片,也勤於到處打電話而不顧騷擾他人,更勤於索債、追債。

    如果天道酬這樣子的勤,我希望這天被罵崩,這天被捅破!

    所以,凡事不能斷章取義,聽話要聽全。《周易》所說為:“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

    雖然有天道、地道、人道之分,但都是人心所取,是可道之道。離開人而論,不管什麼道都失去了意義。

    所以天道是指天行健,應人而言就是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更多的是在生命層面而言。行住坐臥自自然然,不荒廢,這就是不息的生命。絕不是為了貪圖更多而有過度的自強。老天不會為了自己看起來更湛藍而天天吹風下雨。也不會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德而干涉日月的有序輪值。由此可見,少一點私心,少一點貪慾的生命動態。就是最恰如其份的行天道之勤。

    地道酬德,強調的是厚德載物。簡單的講就是要能包容。既能包容好也能包容壞,既包容的也能包容失....如此心才能如地一樣廣袤,沒有侷限的心才會通暢無礙。如此生命才包含所有,生命才會大圓滿。如果大地有所偏愛只生養紅花,而無綠草,又或者只通江河而無溪流,那就不是大地,最多是公園。同樣,太刻意選擇的人生就不是人生,最多是貪生。

    人道酬誠,誠於心,誠於意。用儒家的話說就是格物致知,良知的知。能知行合一,自然該說的話都說,不該說的不說,該做的做不該做的,絕不會做。誠意,從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誠意,也不應該當做名片,用作生意往來取悅於人,獲得更大的利益。

    總的來講。讓人生不離大道。看似遠離了,名利、愛恨、情仇等私慾,讓人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實際這是人生最好的安放。反而,偏離了大道,樹立起總總目標的人生,常常讓人迷失而痛苦、憂悲長伴直至終老。

  • 2 # 火楓一葉

    這個問題分兩個層面回答:

    一,天道酬勤釋義是上天會酬報勤奮的人。指了下苦功夫必然會有成就。

    二,天道酬勤是否理解為了得到一種滿足感,從而得到部分自我價值的體現?我認為雖有點關聯但不盡全是。

    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有三點:

    (1),天道酬勤這個語彙雖然被多數人特別是做企業的老闆當作座右銘掛在牆上,但這句話裡有個精華”道”字,佔的份量很重。“道”即道德、品德之含義,你雖然很勤奮,事業也很成功,有一種滿足感並得到部分自我價值的體現,但你思想不健康,失去道德水準,品質惡劣,即使一時得到社會認可自我陶醉,但最終根基不牢,傾刻就會土崩瓦解。最近新城集團的王振華猥褻女童案的發生,這個案例很好說明了這一點。

    (2)凡是正常人,都期盼取得成功,都期盼得到回報,但我們同樣懂得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天道酬勤是要我們一步一腳印勤奮幹出來的,不能不擇手段達到目的。如我們在經營企業時,要以質量為生命,以顧客為上帝,把好質量關和做好善後服務工作,壓縮生產成本,把利讓給消費者;對國家上交稅收不偷不漏,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這就是“道”。“道”做好了,展現部分自我價值也未必不可。

    (3),我們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完善充實自己,千方百計提高自己的思想內涵和社會的競爭力,就會有個美好的明天。

  • 3 # 董毛線

    什麼是天道,我相信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我認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天道,那就是你自己的道。

    說白了就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這就是天道,就是自己的道。也可以說滿足於自己的一些慾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錶面風風光光,背地窮的叮噹的隱形貧困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