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溯路之行2
-
2 # 艾虢者
通假用法文字不甚瞭解,將知一、二作以淺答。一、古文或現文,如選擇通假,就要熟知字義,使讀者一看便知有意妙用此"白"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中秋贊餅便說:贈你多功能月餅,使你"竄月"時空,
無比"喜月"...,一看便明其義。二、將字隱深化還正確。如人民日報的報字多寫一橫,避暑山莊的避字也多寫一橫,其實並不差,報和避就有這種或更多寫法,看是異曲同工就對了,如有異感只能說自己文學涵養深淺了。
-
3 # 安寧廣播電視臺
通假字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成因也十分多,不能以錯字一概而論,下面試分析幾種情況。
一種是本無其字,如“冬”,本像繩的兩端,表“盡頭”、“終結”之意。為表示一年的“終結”,借指“冬天”。這樣用了一段時間,又在“冬”旁加“糹”,以示區分,專指“終結”本意。所以有了“冬”和“終”,但在“冬”“終”不分那段時間時,都作“冬”,為了現代人理解,就有了“冬”通“終”這樣的現象。這現的字還有許多“鄉(鄉)”、“嚮(向)”;
有時表現的概念是抽象的如一些語氣詞之類的,就“隨便”寫個同音字上去,日後會覺得不妥,會加偏旁變成新字,去“隹”通“唯”。但有時會變得亂七八糟“於戲”“於乎”……好多,其實都是“嗚呼”。
文字的分化也是一個原因,如“命”、“令”;“司”、“後”,屬名的“司母戊”、“後母戊”,就是因為“司”乃“後”之反書,在當算是一個字的不同寫法,甲骨文中非常常見,後來為了適應逐漸變多的意項,才分化成兩個字。
史記中有大量的“蚤”“早”相通,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實“早”字出現得較晚,在“早”出現之前,人們習慣用“蚤”表示早,有人認為是因為跳蚤在黎明之際吸血,讓古人很苦惱,所以把兩者聯絡了起來。不管怎麼樣“早”表示早的概念要比“蚤”字本身要晚。後來隨著文字的發展,又造出了“早”字代替“蚤”,這是這對通假字的來源。
但按理來說漢朝時“早”字早已出現,但史記中仍有大量“蚤”代替“早”,為什麼不用“早”呢?這是因為司馬遷“尊重傳統”的結果。因為有前人的傳統,所以雖然已經有了這個字,但還是寫沿用古人的寫法。
在學習書法的時候,我曾經問過,古人寫字沒有統一標準,一個字寫法多樣,怎麼判斷對錯?回答是:前人寫過,且沒有太大爭議,就是對的,可以寫。前人沒寫過,就不要亂來了,要慎重。
寫小篆是最痛苦的:小篆只有萬把字,很多現在用的字以前沒有,又不能胡亂創造,就只能用“通假”,填補缺漏,實在沒有通假字時,“造字”得小心翼翼,徵求多方意見才敢下筆。
其實就現在來說,我們的標準文字,也不一定比古人用得有道理,所以有時候你認為古人用的是“錯字”,但站在文字演變的角度上可能我們用的才是“錯字”。
-
4 # 青霞人文
古人用的通假字,其實也不是古人寫的別字。所謂通假字,是本字在古書中已有,但寫的時候不用,而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形近的字代替。
為什麼呢?還是古代漢字書寫不夠規範,抄寫的時候忘記本字了,或者方言不同等等,所以找一個字代替。
如《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就是“悅”;《荀子·勸學》“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史記·項羽本紀》的鴻門宴裡有“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其中的蚤,實際是“早”,這也是通假。這些是古人的書寫習慣,約定俗成,不是今天錯別字的意義。
古代女子做針線繡花等成為女工,但一般寫作女紅(gong ),這就是通假而且已經約定俗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彫”通”凋”就是形近通假。
回覆列表
謝邀。通假字是現代人的理解。古時候,文字沒有現如今的豐富、全面、分門別類,故在用字上,存在著約定俗成的寫法。而這些,以今人的看法則稱之為錯、別字,實則不然。以彫為例,其義相當於今之雕,古時即作凋用。具體的用法分作幾類:闢如今古字,異體字,同音字,借代字等。至於如何應用,一是專家、一是實踐,學習吧。還有古之仄聲字,如歌字,具體要查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