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昊哥
-
2 # 語文路老師
不知道你所說的額外多付是怎麼回事?是借讀費、學費還是人情費。我覺得大多數人應該說的是學費。
一、現在民辦學校確實很厲害,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最好的學校差不多都是民辦學校。
不是我危言聳聽,大家可以查一下上海最好的學校名單,幾乎清一色的是民辦學校,就連現在很熱門的衡水中學也是民辦學校,(衡水中學本身是公辦學校,但是公辦學校只能招收區域內的學生,所以對外招生的其實是衡水第一中學,是徹底的民辦學校,因為兩所學校一套班子,一套管理制度,升學率對外宣傳都是合併到一起來說的,所以很多家長是分不清的。)
二、高收費也帶來了優質的師資。
就算是前幾天因為招了清華北大研究生的華師一附中,大家可以在網站看一下,下屬的八大分校,又有幾個是公辦的,我相信之所以只招到清北研究生,恐怕也是民辦學校的高工資,如果是體制內四、五千的工資,你覺得能招到清北研究生嗎?現在你可以隨意去找一個比較出名的民辦學校的網站上看看,幾乎都有特級教師,公辦學校又胡幾個學校有特級教師呢?而且民辦學校的特級教師一般還都是上課的,並不是只掛名。
三、教育是投資,不是消費。
有人專門做過統計,教育是所有的投資裡收益最高的,所以不要想著我為孩子上學花了幾萬塊錢,應該想著我為孩子的教育做了多少投資,當然所有的投資都有風險,教育也不例外,很可能你花了幾萬塊上了一所學校最後孩子的成績還不如別人家孩子在家門口上的片內學校。
-
3 # 我是平安
沒有什麼妥當於不妥的。就看你把問題怎麼看。我覺著吧,只要把孩子放在一良好的教育環境下,他學到的知識也不一樣。所以選擇初中與高中。在你能力範圍之內多花點兒錢應該是可以的。在我自己的親身體驗當中。我是多花錢啦,把我的孩子送到更好的一個環境當中。在那裡學到的知識和做人的品格一點兒都沒問題,現在我的兒子很優秀,我覺得。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憑自己的努力。希望給孩子最好。教育他成為國家的棟樑。將來做一個更有用的人。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對的人,那你們愛咋咋地,願意噴就噴吧。
回覆列表
就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來看的話,多付幾萬元去讀個好一點的初中或高中,是值得的。
一、全國來看,每個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配置是不均衡的。最優秀的肯定集中在幾個特大城市以及眾多的一線城市,然後依次是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直至小縣城。而在每個大或小城市內部,各個學校之間在硬體設施、師資力量、文化底蘊方面也存在不同。毫無疑問,當地老百姓都看好的那所學校是稀缺的,既然是稀缺的,多付幾萬元正是這種稀缺性的貨幣體現。當然,成績足夠優秀被正常錄取另當別論。
二、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的日常區別。首先,政府部門在進行教育資源配置的時候,會按照重點--非重點的順序來;其次,師資力量的不同,眾多的特級、高階教師哪所學校最多?不用說大家也明白;再次,師生所處平臺有優勢,平日裡的教師進修的機會,學生遊學的機會,重點學校多於非重點學校;最終,畢業生考取高一級學校的機會,重點學校多於非重點學校,以2018年某地高考為例:
三、應考慮到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人的發展中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為了孟子的成長考慮,三次搬家,最終在學館附近定居下來。當週圍的同學人人都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的時候,是人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正面影響。而非重點學校的學生在學習的主動性方面還是略有欠缺的,因為,習慣會傳染。
四、好一點的學校培養出的奮鬥精神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以河北衡水中學為例,外界不少人認為,衡中的教育方法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泯滅人性的。其實並非如此,很多衡中的畢業生表示,那大多是他們的自發行為。衡水中學追求卓越的校訓已根植於每一個學生的內心,以後無論是走創業之路還是走研究之路,追求卓越都是一種永不過時的精神。而對於其他很多學校來講,校訓?可能僅僅是停留在口號上而已。
看過對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採訪,他說,對國家來講,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那麼對於一個家庭來講,教育就是最廉價的投資,將來的產出是無法用幾萬元來估算的。作為家長,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在財力上多付出一些;作為學生,更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埋頭苦讀,趕超先進,不枉費身後眾多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