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從“我本楚狂人”到“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的名利觀想到的

      孔子稱老子為龍,老子稱孔子為鳳,聽起來有點變態,不瞭解的還以為他們倆是中國最早的GAY呢。接輿是楚國的狂士,當然是佯狂。其實我覺得那是一種炒作行為,歷史上裝狂的人很多,范蠡和造反的那個皇帝明成祖朱棣就是裝狂取得成功的典範。

      孔子有次遇到接輿,接輿笑他,說:“當今天下無道,你卻出來做官,不是同流合汙嗎,你應該隱居才對呀,你真是名利之徒|”

      李白其實一直想做官,並付出很多努力, 他不得意的時候卻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一副淡泊名利的樣子。

      李白後來在安徽蕪湖南陵縣隱居,終於等到皇帝重新任用他的命令,他大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聲大笑,一個豈是蓬蒿人,把他得意的樣子形容的淋漓盡致。真是范進中舉之李白版,只不過更有詩意罷了。你李白憑什麼笑孔子,有何資格自稱楚狂人呢。

      李白一生一直在追求名利,但是失意的時候卻寫過很多淡薄名利的詩, 雖然他的詩裡把自己對名利的看法寫的前後矛盾。但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詩歌中領悟一種生活的道理,生活有時候要學會自欺欺人。李白失意的時候他就說自己是楚狂人,我是淡泊名利的,這樣他心理平衡了。

      既然他自稱自己是淡泊名利的楚狂人,那他升官的時候應該淡然之才對,為何“仰天大笑出門去”呢,還“我輩豈是蓬蒿人”呢。這不矛盾嗎?

      我們從他的另外一句詩裡找到答案,道出了他的生存哲學,那就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

      看似矛盾的李白的名利觀,卻告訴了我們一個很實用的生活哲學。生活我們有時候要學會自欺欺人,要學會心理平衡的生活哲學。人活著不是為了淡泊名利來的,也不是象那個寫了有名“人生三重境界”的國學大師王國維那樣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的(他境界那麼高,不還自殺了)。

      對於年輕人“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是對人性的摧殘,我一直覺得淡泊名利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而不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因為人有時候很無奈,命運有多少掌握在自己手中呢,不淡泊有時候不行呀。

      對於接輿那個看似淡泊名利的楚狂人,後來有位高人道出真諦“接輿之狂,無奈也”,哪是什麼淡薄名利呀。其實連陶淵明也不是真正的淡泊名利的人,因為不肯向九江郡長行跪禮而辭官回家的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在家嘆氣,朋友問他為何嘆氣,他說“我兒子不好好學習,將來沒前途呀”。人活著起碼要吃飯,就離不開名利,如何淡泊得了呢。

      既然歷史上幾乎沒有多少真正的淡泊名利的人,我們也不要去追求了。李白失意時依然活的很瀟灑,以淡泊名利自居。得意時也從不掩蓋狂喜,“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覺得生活有時候要學會自我安慰,有時候雖然是自欺欺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名利的同時也不為名利所困惑。

  • 2 # 華夏守護睚眥靈者

    李白其人斗酒詩百篇,狂放不羈的個人性恪!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詩詞,刻畫出了李白的狂放視錢財如糞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整體形象,他諮意縱樂!亨受著生活在當下的每一刻歡娛,而不去對明天,對自己對家人的幸福的安穩而作出長遠規劃!據歷史傳聞,李白在天寶初年被人推薦給唐玄宗,玄宗任命李白為供奉翰林,讓他寫詩作賦!在《唐國史補》捲上《李白脫靴事》:“李白在翰林多沉飲,玄宗令撰樂詞,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後對御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上命小閹排出之。”力士脫靴指狂傲不羈、蔑視權貴。唐代貫休《古意》:“一朝力士脫靴後,玉上青蠅生一個。有野史傳聞讓楊貴妃磨墨,讓高力士脫靴!又一傳聞是讓楊國忠捧墨讓高力士脫靴,楊國忠是什麼人?,高力士又是什麼人,楊國忠是楊貴妃的兄長,同時是大唐的宰相,出了名的奸佞之臣,其人在當時可以說一手遮天,權勢至人臣之巔!高力士更是玄宗的寵信近臣,李白在做出這些舉動後,可以講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自我斷絕了!李白無疑是非常有才氣的人,但他不能做到審時度勢!不能做到隱忍,堅韌,所以他不能做到一個合格的從政者!只能做一個諮意人生,筆中一抒胸懷計程車人!可悲!可憐,也可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日方舟怎樣升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