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荊棘闌珊
-
2 # 大小叢生
《隋唐演義》和《西遊記》都有唐太宗入地府的故事,這是因為故事發展的需要。
《隋唐演義》唐太宗入地府,是提高唐太宗人格魅力的表現,唐太宗一輩子最不忍回憶當然是玄武門之變,親手殺了兩個兄弟,軟禁了父親,放在任何一個平常人都是骨肉相殘,倫理不容,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唐太宗竟然做了。唐太宗為了當皇帝,政治鬥爭無所謂對錯,只有勝與拜,唐太宗堵贏了,作為一個政治家理性上是對的,但是唐太宗也是人呀,是有骨肉相親的感情的,狠心殺了兄弟,心裡當然有愧疚的意思,特別是父親還在,更是沒辦法交代。直到把突厥滅了,唐高宗才高興了一下,唐太宗看到父親高興,當然也是高興。《隋唐演義》是高度歌頌唐朝的,特別是無限度拔高唐太宗高大形象,但是遇到這件繞不過去,又不好推脫的倫理慘劇,只能透過戲劇方式來處理,因此《隋唐演義》唐太宗入地府,是拔高唐太宗形象,透過地府的演繹,委婉地表述那殘酷的骨肉相殘的政治鬥爭。
《西遊記》唐太宗入地府的故事就簡單多了,就是為唐僧出場作熱身,為了西天取經而借鑑了唐太宗入地府的故事,雖然都是拔高了唐太宗的形象,但是一個是為了解釋骨肉相殘的悲劇,一個是為了演繹唐太宗慈善的形象。透過唐太宗入地府的故事,表明道家法度森嚴,不是一個好的辦法,解決辦法非佛教不可,因此要舉行佛教儀式,等著唐僧出場。再借鑑歷史上唐僧赴西天學佛,是偷渡過去的,個人行為,透過這個故事,就表示是政府認可了,還有檔案,需要到各個國家換交公文。
綜上,《隋唐演義》和《西遊記》都有唐太宗入地府的故事,《隋唐演義》的唐太宗入地府更多是為了提升唐太宗形象,為玄武門之變做個模糊的註解。《西遊記》裡唐太宗入地府,完全是宣揚佛教,貶低道教,完全是為了西天取經唐僧出場的需要。
唐太宗入地府的故事流傳已久的遊冥故事,在明清小說戲曲中也有不少記載.較早記載唐太宗入冥故事的是唐張鷟《朝野僉載》和唐敦煌變文《唐太宗入冥記》."西遊"系列小說中,《西遊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源於變文《唐太宗入冥記》,是最為人們熟知的遊冥故事.此外,楊志和《西遊記傳》(《四遊記》中)、《西遊釋厄傳》也有記載."說唐"小說系列中,《隋唐演義》第六十八回"成後志怨女出宮,證前盟陰司定案",記唐太宗入冥事,較為詳細.《混唐後傳》第一回"長孫後遣放宮女,唐太宗魂遊地府"與《隋唐演義》所記大致相同.戲曲中記唐太宗入冥事的有《唐王遊地府》(雲南唱本小說)、《翠蓮寶卷》、元楊顯之《劉泉進瓜》(雜劇)等.
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第六十八回,唐太宗魂遊地府故事成了李世民解釋“玄武門之變”的一個契機。文中寫到冥王問太宗,建成和元吉兩兄弟在陰間向冥王哭訴太宗害他二人性命。太宗說道是他兄弟二人串通謀害我在先,若非尉遲敬德相救,我必死無疑。而後又屢次三番欲要我性命,我大難不死,這兩兄弟不除掉我決不罷休。為了家國天下所以我才出此下策。
所以說《隋唐演義》中是在太宗入地府突出了唐太宗的仁德之舉,同樣是出於拔高唐太宗形象的目的.
西遊記
《西遊記》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對地府作了詳細的描述。唐太宗因魏徵夢斬涇河龍王案,被老龍王在森羅殿上告許救反誅之,要三曹對案。第一殿秦廣大王即差鬼使催請唐太宗赴地府走一趟。唐太宗渺渺茫茫來到了“幽冥地府鬼門關”路旁,在路口上迎接李世民的是判官崔玨。
《西遊記》中太宗遊地府涉及地獄十王、冥吏、酆都判官、地獄各種酷刑,唐太宗先後經歷了森羅殿、幽冥背陰山、陰山背後一十八層地獄、奈河橋等.這裡的冥界觀念是佛道雜融的地獄觀念,冥府機構完整,功能齊全,反映了明清時期社會比較流行的冥界觀念。
總結來說《隋唐演義》是中的太宗入地府是出去政治目的,提高太宗的高大形象,解釋是出於無奈才殺兄弒弟的,並非為了奪權。《西遊記》中太宗遊地府完全是佛教理念了,勸人向善,死後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