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M短Z

    從都挺好到我的父親母親

    《都挺好》大結局了,可生活還得繼續不是?當蘇大強牽著明玉,含糊說著對那個十五歲的女兒歉意,說歉意倒不如說是深藏的愛!決定要追這個劇是來自老媽的一個電話,她說她羨慕蘇大強的三個兒女。還拿我做了一通比較,而此時的微博已經將《都挺好》罵上了熱搜,我決定我要看看,想看看都挺好到底有多好!

    第一次觸動我是趙美蘭的葬禮,明玉和明成大吵,明玉發怒開車而走,把骨灰盒丟落在地,這是一種怎樣的仇恨,可以在這般讓人追憶的場面不歡而散。這是我第一次覺得明月受了委屈,而且一定是大委屈。這也讓我反思起我和我的姐姐,是啊,相差五歲,我常常笑著說我有兩個媽,從小被姐姐打罵出來,直到姐姐出嫁那天我才放下了心中對她所有的懷恨。我已經預感到結局一定會是冰釋前嫌,因為親情這個東西永遠不會因為過程而影響到達終點的結果!

    當我看了蘇大強作死,去美國,買大房,搞理財....也忍不住上微博貢獻了我對大強的憎惡,也內心暗暗慶幸我的父親是如此深明大義,怎麼說呢,我的父親是一名煤礦工人,他的前半身有十年是沒有白天的,到現在都記得母親開玩笑說,當初瞎了眼,看上了一窮二白的父親。但還好生活沒有辜負他倆對生活的付出,省吃儉用,終於兒女學業有成,姐姐出嫁,兒子長大,當我認為母親應該去活出自己想活的樣子了的時候,媽媽竟然又去學了月嫂,相比較蘇大強我這樣對子女付出的母親,我同樣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在某一個時刻,母親會為自己的一味付出而指責我們對她不夠好。我很害怕這個危機終有一天會爆發,但我毫不懷疑,如果有那麼一天,我願意滿足母親所有的願望,和不滿!

    當我看到蘇大強立下遺囑的那一刻,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我一開始就把蘇大強的人設想錯了,他或許也是一個受害者,去掉“或許”他就是受害者,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一輩子的委屈工作,難道這不就是像籠子裡的獅子嗎?他不是變了,變的沒有了王者的樣子,而是忘了。忘了怎樣做一個父親,但又對籠子外的世界充滿了新鮮!我錯了,我們都錯了。人生沒有彩排,難道做父母就有彩排嗎?沒有!他們也在試著學習,學著怎麼做你的爸爸,怎麼做你的媽媽,我們要學著理解,學著互相成長!而此時我的父母呢!母親為什麼學月嫂,因為姐姐懷孕,她在學怎麼做一個姥姥;父親也開始一天兩個電話的給我打,他變了,不是那個只負責掙錢的男人,他想我了!

    當明玉得知父親得了老年痴呆,當明玉拉著父親的手哭的不像一個身價千億的老總時,當明玉從眾誠離開時,當除夕之夜父女倆拉著手和兩個兒子打電話時,這是我們想看的結局,這是《都挺好》。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但我相信,菜系都是東北的一鍋燉,好不好,在時間,因為每一個菜熟的時間不一樣!

    希望每一個人都挺好!

  • 2 # 九陌熙熙

    現實生活中能作的人還真不少,我身邊就有一位。

    平時生活中,我一直都秉承以真心換真心,人與人相處,坦誠相待不會錯的原則,幸好我接觸的人都是真心相待的。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去表姐家走親戚,遇到了她作天作地的婆婆。她婆婆六十歲左右,平時不跟表姐一家同住。據說她婆婆偏愛自己的二兒子,二兒子也比較有錢,一直在二兒子家住。來表姐家這兩天,不僅不幫子女分擔家務,還經常大半夜開大音量看電視,影響別人休息全然不顧。而且一到家裡,看到表姐家裡用的吃的,她全都要求也要一份,面膜化妝品也不落下,也是沒誰了。

  • 3 # 椒鹽甄姐

    以甄姐的觀察來說:有的,可能不是特別多但也不少,尤其在農村。

    具體原因可以長篇大論甚至專門做書。

    作的方式總結大概就是:

    1、虛榮:身份、輩份、頭銜的意淫,端架子充大佬,要別人的臣服與尊敬,而不是靠才能和威望。

    2、攀比:物質、金錢方面的顯擺,衣食住行等等都是要與別人攀比的方面。

    3、享樂:不注意適度,而當成生活的主題和全部,並且理直氣壯,稍有反對就扣道德大帽子。

    甄姐忠告:這種人,如果不是自己法律範圍內負有責任或義務的,速速遠離,不要沾惹;如果是自己的至親或負有責任義務不能推脫不管的,耐心勸解、量力供養、態度明確、適度相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睡木板床的人身體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