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朋友,春節是春天開始農業耕做的意思,春節與餃子在中國共同存在了幾千年,大字都知道子在中國是第一的意思,春節吃“餃子”有什麼說法嗎?
1
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春節吃餃子,一般來說,是在除夕夜裡就要吃。這個習俗,在明清時期就有了。除夕和元旦,是新舊兩“歲”的交替,具體的時辰在“子時”——按現在說,就是23點至凌晨1點——這個時候,“更歲交子”,全家一起吃餃子,恰好與“交子”諧音,象徵辭舊迎新,闔家團圓,幸福平安。

    明代宦官劉若愚寫了《酌中志》,裡面記載,明宮廷""正月初一五更起,……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就是餃子)。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也。” 清初文人王譽昌在《崇禎宮詞》上注曰:“翊坤宮近侍劉某善治扁食,進御者必其手造也”——進奉皇帝的餃子,必經他親自手包。 上面說的,餃子已經有了兩個別名——水點心和扁食,其實再早還有別的更多稱謂。

    據說,餃子最初來自東漢神醫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恰值冬至,他看到一些窮苦人冬天手腳耳朵生凍瘡,就支起大鍋,把羊肉、辣椒和祛寒藥放在水裡煮,然後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再煮熟後,讓患者連湯喝下,效果很好。所以,最初的餃子叫“嬌耳”,連湯一起吃,並且是在冬至。 及至三國和魏晉南北朝,“嬌耳”的名稱改成了餛飩。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九》,專門講了“水引餛飩法”。改這個名字,大約和湯不清爽有關——餛飩也就是餛燉。

    從三國時期一直到唐代,餛飩均是“餃子狀”,三國的像“月牙”,唐代的如“偃月”。在唐代,除去水煮之外,還有了蒸的餛飩。此時已經完全是美食了。

    晚唐才子段成式的書中,寫了食品湯,裡面有“牢丸”,也是指的餃子,還叫“粉角”——這是最早和餃子沾邊的說法。明代張自烈寫的《正字通》裡說:唐至宋代,北方人“讀角如矯,因呼餃餌,訛為餃兒”——餃子就是這麼陰差陽錯的來的。

    關於扁食,據說是餃子傳到蒙古後,那裡的發音接近“扁食”,蒙元佔據中原,也把這個發音帶來了。 明代,餃子很多時候已經不泡在湯裡吃了。清代更是。

    餃子曾叫嬌耳、餛飩、牢丸、粉角、餃餌、角子、扁食、水點心、餃兒,一直到現在的餃子。

  • 2 # 彼岸w2073787175

    自從我記事時過年都吃餃子,過年是個喜慶的日子,吃餃子也是把一年的酸甜苦辣包在一起吃悼,也可以說團團圓圓包在一起。

  • 3 # 知食說

    作為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美食,餃子一直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喜愛,特別是北方地區,幾乎每一個重大的日子都離不開餃子這種美食,立冬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大年小年元宵節,只要是節日,餃子就一定會出現在飯桌上,春節就更不用說了,很多地方吃餃子已經成為了過年必備節目,這是因為晶瑩剔透的餃子除了美味之餘,還有特殊的寓意。

    餃子的歷史由來已久,據三國魏人張揖《廣雅》記載,三國時期就已經有形如月牙形狀的食物,被稱為“餛飩”,和現在的餃子基本類似。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混著吃,現在很多人仍然喜歡這種吃法,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做“餛飩”。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期已經非常盛行了,那時的餃子也叫做“扁食”。人們一般會在年三十的晚上十二點之前包好餃子,待到半夜子時再吃,這時正是正月初一的伊始,又因為古代的紙幣被稱為“交子”,餃子的“餃”正好諧音“交”,形狀也酷似元寶,所以有“更歲交子”、“招財進寶”之意,人們認為在除夕時吃餃子,可以祈求來年幸福吉祥。還有一個說法是,餃子諧音“驕子”,在春節吃餃子,有期待人丁興旺,家有驕子的意思。

    除了一代代相傳留下來的習俗之外,人們春節吃餃子取以“招財進寶”之意外,餃子可以方便人們把各種餡料包進去,有些地方還會將糖、花生、栗子、紅棗或者硬幣等包進餃子裡,吃到糖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生活越來越甜蜜,吃到硬幣的人預示著財源滾滾……

    所以吃餃子也成為了人們對新的一年虔誠的祈願,希望自己能幸運吃到特殊餃子,在新的一年將心想事成。其實春節吃餃子就是為了一個美好的寓意,在新舊交替、辭舊迎新的重要日子裡,吃餃子也成為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從小就給孩子一臺電腦及手機,而期望孩子不沉迷遊戲?這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