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愛秋月1
-
2 # sunjin6278
大凡人做事幹活,都要講究個名正言順。曹操晚年已逼漢帝封自己為魏王,加九錫,打破了漢高祖劉邦的“非劉氏不得為王”的祖訓。之所以曹操沒有代漢自立,還是有原因的。其一曹操已是名符其實的掌權者。曹操對外挾天子以令諸侯,斬呂布,滅二袁,殺馬騰,降韓遂,一統北方,天下九州已有其六;對內定都許昌,朝堂邊置私人,除懂承,去伏丸(記不起了)?逼死皇后以曹女代,整個朝堂曹操不言誰敢言?曹操這時已是大權在握,說一不二的實際第一人,比霍光都霍光,比懂卓都懂卓,一個漢獻帝狗屁不是,供著他就行了,又名標自己是漢相,是漢的忠臣,堵塞了多少人的詆譭漫罵,何樂而不為呢?其二大漢得國正。大漢以除滅暴秦,剪滅項氏,名正言順立國,已延續四百餘年。當中王莽雖插了一槓子,改朝換代,建立大新,但很快滅亡了。本來堪比周公忠心耿耿的安漢公,竟成了篡國大盜,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前車之鑑,曹操怎敢悍然代漢自立?後來曹丕篡漢建魏,給後世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很快就遭到報應,司馬篡魏,以後南北朝十六國,乃至大隋,那個朝代不是如此得國?哪個朝代又江山永固了呢?其三時機還未成熟。當時還有江東的孫權,益州的劉備、遼東公孫康等很強的割據勢力,赤壁之戰、漢中之戰都讓老曹吃了大虧,將來天下形勢走向如何,真的還很難預測,冒然代漢自立,正好給那些割據勢力、反對者以口實,名正言順地起兵討伐。況且老劉自稱為漢室之胄,皇室正統,說不定他能開枝散葉,一統天下呢?那樣老曹子孫作為亂臣賊子,可真死無葬身之地了。其四曹操自標漢臣,忠於大漢,實際上是在為後世子孫代漢自立打基礎。他崇尚的是周公、霍光,但他的權力勢力卻遠遠超出了周公、霍光,滿朝堂都是自己人。他又自封魏王,加九錫,代漢之心,昭然若揭。正如當時某位名人所說,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他在現世不與漢撕破臉,實是在為後世子孫代漢自立打基礎。曹操嘴裡雖說沒有他老曹在,不知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而他卻建都許昌,據說許昌屬土,大漢為火,火生土,後世條件成熟,代漢自立正合適。正是鑑於以上幾點,老曹沒有代漢自立,後世雖批他為白臉奸臣,但近代以來,不少名人志士,卻已為其平反,但就沒有代漢自立這點兒,就可為老曹說道說道了。但老曹攥權自專,把持朝堂,遍置私人,終為子孫篡漢自立鋪平道路,卻為後世帶了個很不好的頭。
-
3 # 靈石蘊
有善始有善終,曹操這人做事講究
在黃巾大戰中賺到第一桶金後,曹操落到了漢獻帝眼中,漢獻帝認為這人實誠,至少要比董卓他們強,於是在296漢獻帝從長安逃到了許昌投奔老曹
看到了大漢復興希望,天下有識之士紛紛來投,一時間許昌人才濟濟
可是天下群雄也不是傻子,尤其是有個稱帝弟弟的袁紹,還有那想稱帝的劉皇叔,他們想方設法離間劉曹君臣關係。有個董貴人不斷的吹枕頭風,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畢竟年親,還不到二十,被忽悠住了
200年左右,在曹操打袁紹的關鍵時刻,漢獻帝掉鏈子了,發出了個衣帶詔
老曹尋思著,您能對不起我,我不能對不起你
順著衣帶詔,老曹就把董承、董貴人、種輯、吳碩,還有種種參與者,都給幹了,幫漢獻帝清君側,只逃了一個劉皇叔。只是漢獻帝也不領情,耍孩子氣,當時就要曹操以後見面行交戟叉頸而前舊禮。兩把大刀叉脖子才能見皇帝,老曹幹過一次之後,就再也不去上朝了
外頭戰事緊,自個兒組建了司空府小朝堂,指揮戰爭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漢獻帝褪去了青澀,看著曹操大軍不斷的衝殺在前,各路諸侯反賊不斷減少,漢獻帝對著老曹深情的說,假使天下無有曹公,不知幾人稱孤幾人道寡
醒悟過來的漢獻帝,對曹操不斷封賞,封曹操丞相銜,賞曹操可帶劍入朝,封曹操魏國公,封曹操魏王……
其實漢獻帝想一步到位,禪讓的,可老曹死活不同意。最後漢獻帝沒辦法,等老曹死後,為表彰曹操功德,把位置禪給了曹丕……
比起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的董卓王莽,老曹好人有好報
-
4 # 塵埃讀歷史
曹操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權在握,主掌朝政,集政權、軍權於一身,皇帝形同虛設,與傀儡沒有什麼區別,可是為什麼曹操自己不敢篡漢呢?
若論其中原因,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第一,漢朝自從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學說普遍流行,三綱五常這一套倫理制度,尤其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倫理思想在社會上根深蒂固,一旦違背這一套倫理制度,便被看做大逆不道。尤其以臣欺君,篡奪皇位,更是天誅地滅的事情,以曹操之智,曹家又幾代享受漢朝俸祿,深蒙國恩,加上有當時社會輿論的壓力,他決不會冒此天下之大不韙。
第二,曹操有前車之鑑。在曹操之前,弒君篡位者多沒有好下場,在歷史上揹負罵名。特別是他親眼看到董卓因為欺君枉上,陰謀篡位,引得全國共討之,朝野共誅之,最後死於非命的下場,他雖然野心勃勃,但是不能沒有顧忌。
第三,曹操獨攬朝政之後,竭力屠殺、鎮壓反對勢力,對於那些忠於漢朝的官員,特別是有名望的官員,他排擠、罷免、屠殺;對於試圖對抗曹操扶持漢室的官員貴族,曹操更是瘋狂鎮壓,甚至牽連上皇后皇子。可是,曹操雖然大肆屠殺,反對勢力卻依然存在,而且前赴後繼,不僅東有孫權,西有劉備,而且他控制下的國都也大有人在,因此曹操不敢輕舉妄動。
第四,曹操智謀超群,非常聰明,他實行的是兩全其美的策略:一方面,他自己已經把持了朝政,可以左右皇帝,實際上已經君臨天下,號令四方,只差名分而已;另一方面他又以周公自許,還想要青史留名,得到名利雙收的結果。
在《十二月己亥令》中便透露出他的這種心機:“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個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所以,不是曹操不想篡漢,而是條件不允許,他必須瞻前顧後,考慮得失,經過權衡,他最終採取了實篡而名不篡的辦法,留下一層遮羞布。到了他的兒子曹丕當政之時,便撕下這層遮羞布,公開篡漢自立了。
回覆列表
老曹是個敢作敢當的人,唯獨這事沒做徹底,大概是不想死了落個漢賊的名號吧,再說了其餘兩家虎視眈眈的看著他,他自身年紀也折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