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遁逃者
-
2 # 使用者6365209357
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而非代銷的。利息的高低。同等利息的選按 360天計息的。理財產品到期後返還的天數,離起息時間越近的越好。有的銀行去櫃檯開戶買理財產品,還會有積分制,年累計存款+理財產品,對應的積分可以換豆漿機,電飯煲,茶具,碗,愛仕達系列等。
-
3 # 冀蒙嘉澍
投資理財時需要注意的方面還是比較多的。但我認為有三點為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安全、二、收益率、三、流動性
安全在投資理財時,首先要注意的為安全,即防範風險,保障本金安全。這點應該作為首要考慮物件。
比如之前曾經發生過某些非正規的P2P網貸平臺資金鍊斷裂、跑路等情況,導致投資參與者損失慘重,別說收益了,連本金都收不回來。我想那時投資者最期盼的為哪怕收益一分不要,只要能夠收回本金就滿足了。因此,在理財時要充分的考慮安全性,防範風險為首先要注意的。
收益率第二點要注意的為收益率,當然要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考慮收益率。我們理財的目的為了收益率,即儘可能的多賺些,否則理財將毫無意義。
比如銀行存款為公認的最安全的理財方式。錢不但存在銀行等靠譜的金融機構內,而且還受到《存款保險條例》最高50萬元的償付保障。因此安全方面絕對有保障。唯一被人所詬病的為過低的存款利率,1萬元存入銀行1年定期存款,到期後才175元的利息(存款利率1.75%)。而此利率別提追上通脹了,連市場上大眾化理財產品餘額寶都無法企及。因此,鮮有人將全部的錢存入銀行,而都是想方設法的多賺些。
我們理財的目的為了多賺些,而多賺些的目的為了應用於生活當中。倘若單純的為了高收益,將錢存入的理財產品3-5年內無法支取,而僅為了追求賬面上的數字盈利也是不可取的。錢只有消費才能夠體現價值。
而我們日常所要注意的為,通常將3-6個月的月收入作為備付金,以補充流動性。以便在需要用錢時能夠支取。假設在急用錢時,錢在封閉期式理財產品無法支取就尷尬了,恐怕還要四處籌錢去應急。
所以,一定要保持適當的流動性為必須的,一般還是以3-6個月的月收入來補足。建議選擇貨幣基金申購,補足流動性短板。
-
4 # 財富公元
理財的終極目標,當然是實現財務自由。但是隻是透過普通理財我個人可能是屬於偏保守型,且注重流動性的一個人,所以個人理財過程中,對於高收益率或者流動性太低的理財產品一般不會投,而且對於理財平臺的琳琅滿目,我首先考慮銀行理財,其次考慮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的理財。
它們的最大特點是門檻低,流動性高,收益率還算可以,適合我們短期餘額理財。
本著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則,將自己的閒置資金進行最大化收益,並且保證可以隨用隨取,實現存量閒置資金收益最大化也是不錯的選擇。
回覆列表
1、首先理財是非常私人化的事情,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方式。因為每個人(家庭)的資產狀況不同、對金錢的態度不多,收入支出情況不同,所以別人合適的理財方式未必適合你。
2、個人對理財最看重的是安全,即保值增值是第一重要的,長期看,跑贏通脹+銀行利息就是不錯的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各種理財方式的特點比較清楚,其次要儘可能做到均衡,這種均衡不止是要避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還要注重各種理財產品的之間的對沖。第三,個人對理財產品的渠道非常重視,從來不會選擇相信路人或者一些銀行網店的簡單推薦,就隨意購買,通常會用大量時間進行了解和研究,最後選擇個人認為最安全的渠道進行投資。
3、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也是我很看重的一點,畢竟未來的事情只能計劃不能完全預知,流動性越好的理財產品在面臨突發事件的時候損失往往會越小,這點大家應該都瞭解。但是流動性和收益之間有時候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這個就需要個人的判斷和取捨了。
4、此外,理財產品是否屬於自己的能力圈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我從來不碰,或許會錯過一些機會,但風險控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