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經的一幕:"孩子掐指母親的脖子要買一樣東西",看到滿臉通紅的母親,你覺得你對孩子的關懷方式正確嗎?
4
回覆列表
  • 1 # 小雨驛站

    保姆式教育會導致孩子不能獨立,一切事情都為他打理好了,讓他太過順利,只會使他變得軟弱、依賴,如果那天遇到事情父母不在身邊就會驚慌失措,凡事不能獨立自主。

  • 2 # i貝兒

    身邊不少的朋友都反映孩子難以教育。

    和他們聊天后,實際上都有“保姆式”教育方式的存在。

    對此我只想告訴這些家長,孩子是你的孩子,更是社會的。

    他的未來只屬於他自己,而不屬於你。

    寶寶將會成長為獨立的人,而不是你的附屬品。你包辦不了孩子的一切。

    “媽媽,我不是你的寵物,我未來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世上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最終呈現。

    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孩子的獨立成人來評判父母的成功。

    但是很多寶媽們都無法清楚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親生寶貝當作”寵物”來寵,全程“保姆式養育。

    自家寶寶不是你的附屬品,更不是私有品,他最終將成為有獨立思想意識的成年人,如果將這一理念應用到自己寶寶教育身上,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首先每位家長都要明白,寶寶從有意識開始,就有獨立的潛在需求。

    “媽媽,我要獨立”

    從呱呱墜地到安全感的建立,這個過程需要寶媽咪的全程陪伴。

    但是陪伴不是代辦所有、更不是包辦一切。

    先看看我們身邊這些見怪不怪的現象

    (一)高位“供奉”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最高,號稱“家中第一”。孩子從小習慣於高人一等,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家人,更不必說別人了。

    點評:孩子不是古玩珍禽。“老大”當久了,會認為自己世界第一。

    “我是老大,我怕誰“

    (二) 焦點集中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這個稱讚說“漂亮”,那個稱讚說“聰明”。孩子在大人的誇讚下唱歌跳舞、背誦古詩……掌聲不斷。

    家裡人都把他當作開心果。孩子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不得集中,這是往後學習生活的一個大障礙。

    點評:孩子也需要私密空間,他的空間你侵佔了多少?

    “媽咪,我也需要空間”

    (三)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炫耀、攀比形成習慣。

    點評:“寵物”才只是輕易滿足所有物質需求,如果寶寶也這樣,怎樣建立他自己的建立道德底線呢?

    精神世界荒蕪的殺傷力遠大於物質的匱乏!

    “媽咪,我真的很想吃”

    (四) 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上學後家長不希望孩子在學校參加任何體力勞動。中小學生中那些常逃避做值日的孩子就是家長培養出來的。這樣包辦下去,必然養成懶惰、依賴、自私的習慣。

    點評:孩子的成長是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並不僅僅是物理體態的成長。寶媽們為什麼不試著調教自己家裡的“小大人”呢?

    “媽媽,請放開為我代辦一切的手”

    當孩子自己的安全體系建立起來以後,他就會擺脫家長的陪伴和看護。這時,他自己內心“人“的需要將被他自己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如果寶媽們不能與“寶寶”俱進,煩惱將會接憧而來。

    蹣跚學步時寶寶就想跑,你很少看到象大人一樣正常散步走路的孩子。而這時家長需要的是關注、引領、鼓勵以及危險預警。

    當他的思維進一步發育,他獨立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家長此時在安全提醒的前提下,學會“授之以漁“。逐漸的你會發現寶寶的獨立性越來越強,慢慢的他就會說:”我認為---------““我想-------“。而此時的家長已經退居引領指導位置了。

    隨著孩子進一步的發展,家長的位置已經退居二線了,基礎的安全常識都已經具備,只提供諮詢建議就可以了。

    你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已經將你的一些理念融入進他的理念,甚至成為他一生遵循的標準。

  • 3 # 奶爸的育兒生活

    保姆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首先,保姆式教育讓孩子得不到應有鍛鍊,什麼事情家長包辦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從一些小事做起,慢慢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家長過於介入就會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自不到應有鍛鍊,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就會吃虧。其次這種買東西就非要得到的習慣是非常不好的,家長要學會延時滿足,合理滿足,在一定情況下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能說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什麼,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假設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有了你滿足不了的要求了,家長怎麼?所以要做學習型家長,把好的習慣從小給孩子培養。

  • 4 # 貝貝CZY

    感謝悟空邀請,教育是一門大學問,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的。“保姆式”養育對剛出生的嬰幼兒寶寶有一定好處,可以體現寶媽的細心耐心的呵護,對寶寶各方面都可以照顧到位,避免有一些不必要的傷害,而隨著寶寶長大,“保姆式”教育的危害就體現的比較多了。

    1,生活:這是最基本的體現,寶寶的衣食住行都從小讓父母或家裡人爺爺奶奶幫自己做,孩子從小就會養成懶惰的習慣,不做家務不收拾不換衣,對孩子以後的獨立生活將造成很大影響。

    2,發育:“保姆式”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和頭腦靈活度,不同的月齡,年齡,孩子有自我發展的情況,比如聽力,視覺,觸控,行走,說話等,還有模仿行為,感知世界,如果“保姆式”教育孩子,直接斷絕了孩子自我發現的能力,讓寶寶感受不到樂趣,發育遲緩,說話,吃飯,走路都會比其他的孩子晚,反映遲鈍,表達能力有限,不愛說話,不願見陌生人。

    3,性格:直接性給孩子造成依賴性格,拖延性格,沒有人幫忙不做,自己一個人不做,不會做乾脆不做,認為什麼事情都非常困難,很容易有放棄的性格,另一方面性格比較以我為中心,當他人不在關注或幫助自己時,會非常敏感或失落,覺得沒有人對自己百依百順,漸漸就會比較孤僻或極端叛逆性格。

    4,意識:“保姆式”教育會從小給孩子灌輸他人為自己服務的意識,當父母或他人不能滿足自己時就會非常不滿,認為父母不愛自己,甚至會出現打罵父母等行為,並且在交友時,或成家進入婚姻家庭時,自己的朋友或配偶都要是“保姆式”服務自己的意識才認為是最讓自己舒服和認可的狀態和關係。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讓每位父母放開雙手,健全寶寶各種機能,寶寶是很棒的!

  • 5 # 青草悠悠666

    “保姆式”教育的後果,就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四肢健全,頭腦簡單的殘疾人的開啟方式,存心廢掉孩子所有的生存技能。

    “保姆式”教育的危害有

    1.家長一切包辦,限制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2.以我為中心,缺乏合作能力

    3.因為事事有人替,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4.過度溺愛,耐挫能力差,容易走向極端,如出現抑鬱,自殺傾向。

    5.沒有禮貌,不會動腦,不懂道理等壞習慣

    這樣的孩子,上學以後,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同學、老師的關係問題,學業上的壓力等。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比較極端、自私、冷漠、狠毒、沒有責任心,甚至和父母反目,危害社會……。

  • 6 # 陪女兒們一起長大

    看到題中描述,這一孩子的舉止,我為之一驚。我個人認為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他的家長的是脫不了干係的。說句不好聽的話,這都是他的父母嬌縱的後果。誰家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手裡的寶貝疙瘩,對孩子的疼愛也要有度。

    現在很多家長出現了“保姆式”教育,對孩子的生活學習都照顧的無微不至。

    生活上,每天幫孩子整理好書包,幫孩子決定每天穿哪件衣服,上下學親自接送孩子,學習上,幫孩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考前補習,生怕自己孩子學習成績輸給別的孩子。物質上更不用說,哪怕自己吃饅頭鹹菜,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就不能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其實,這些家長錯了,這並不是他們對孩子的愛,這是溺愛,慣子如害子,慈母多敗兒。

    孩子的成長是他們個人本能的天性,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需要他們自己體驗和規劃,而家長們的“保姆式”教育,非但不會促進孩子們的成長,反而扼殺孩子們生長的本能,更會對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獨立生活時造成嚴重影響。

    “保姆式”教育會帶來三個常見的惡果:

    1.依賴。他們先是依賴父母,後是依賴妻子和孩子。他只知道自己提要求,讓別人來給他服務,從不知道關心他人,對親人的感受視而不見。

    2.自卑。他們會發現,一旦離開父母,自己什麼都不是。所以會出現嚴重的自卑心理。但他們自大慣了,不能接受這種自卑。所以把這種自卑轉接但別人身上,並變本加厲的傷害別人。

    3.任性。“保姆式”教育,讓他們養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義,這導致他們嚴重缺乏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們的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房貸提前還款是否划算,提前還的是不是本金,房貸利率是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