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死了,在哪復活呢?
3
回覆列表
  • 1 # 撒豆南山下

    我想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二次人生

    16歲的時候,年少無知和人鬥毆心包被捅破,差半公分到左心室,血如泉湧三層衣服侵透了。當時心臟停跳一分三十八秒,醫院裝置受限沒有起搏器,醫生用拳頭硬砸起來的。

    當時我是有意識的,並沒有像電視劇裡說的什麼冷,而是無限的累,不是困是累。隱約中聽見父親的聲音,我知道他怕,我想睜開眼睛給他證明我沒事,就這麼簡單卻沒有力氣做到。當時已經不怕死了,而是我完了,年紀輕輕就走了。腦子裡面比電視的畫面快千萬倍,常人達不到的速度,有千萬個不甘心,那個時候我祈求最簡單的生活,只要每天能讓我看日出日落只要活著就好,從來沒發現不甘心的時候會那麼急切。後來慢慢睡過去了。

    當我再醒來時,已經過去了11天,在重症監護室,各種儀器,全身插滿了管子(做了心包填塞手術),小便有導管插入膀胱不用動,後來大便要人陪護,拿著輸液的瓶子,自己要提著水壺,一頭插進肺裡一頭在壺壺裡,每天要聯絡吹氣球恢復。

    偶爾看見樓道里有跑過的孩子,我躺在床上眼淚不自覺的流,我多想像他一樣奔跑。我怕再也站不起來。那個時候才開始怕死,回頭想想一切如果當時就瞭解了是多麼可怕。而當時沒有怕死,是千萬個不甘心,不甘心離去的這麼早。

    再後來,看見街上有人打架就下的躲得遠遠的,喜歡上了詩詞,沒事就去山山水水的地方。能看見日出日落,真好!

  • 2 # 嗅嗅情感驛站

    所有人都怕死,只不過在面臨死亡時的心態不同罷了。有的人可以坦然面對,有的人就不能接受。其實生和死沒有太大的區別。正如臧克家為紀念魯迅而作的詩中的一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一樣,生和死的界定並不單單是指你的醫學上的死亡。我不記得在哪看過的一句話說:“一個人真正的死亡要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麼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步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步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所以說定義一個人的生死不能單單看他是否沒了氣息,還要看他給世間留下了什麼。就如千年前的孔子、孟子、老子你能說他們死了嗎?是他們的肉體已經化作塵土,但是他們的精神、學識還活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從這方面他們還活著。

    你問這個問題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是你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了嗎?但是人無完人。每個人死時多多少少會有遺憾,這個遺憾就多種多樣,有的因為未完成的孝道、有的因為未完成的事業、有的是因為沒有得到的愛情,但是這些遺憾也只有在臨死的那一刻,我們去總結我們的人生時才會感到。只要我們活著那就不會有遺憾。因為你還活著,你可以有你不遺憾的機會,也許有人會說活著怎麼可能沒有遺憾那,比如:我現在就遺憾我當初沒有好好學習。那你現在學呀。不要在這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又有人說了我遺憾當初失去了我的初戀,我要說這有什麼可遺憾的呀!最起碼當初你擁有了,愛了。沒有在一起那就是緣分的問題了。所以說不要為自己的不努力找藉口了,也不要為自己失去的感到困惑了。只要你活著就不會有遺憾,遺憾只是失敗者的墓誌銘。

    所以朋友不要糾結生與死了,活好當下,不管前面的路多難多苦,只要你活著就會有到達彼岸的那天。彼岸花雖很美麗但我們看一次就夠了。生活雖然很苦但我們只要活出滋味那也是不一樣的人生。

  • 3 # 是安格斯愛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 早死晚死都待死 生命是短暫的與其早死不如在短暫的生命過程中好好享受 到了體驗死亡的時間你自然就能體驗了

  • 4 # 哈密哈

    不怕死,想死…怕死了以後老孃會難過,以後的日子不知道怎麼活…所以為了她也要好好活下去…命運瞬息萬變,沒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只希望老天不要太早讓我離開,讓我給老母養老送終~

  • 5 # 魚樂眼

    無牽無掛的怕什麼死,怕死其實不是怕自己死,是怕自己死後自己關心的人、牽掛的人會傷心難過,會無依無靠,會生活艱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煜的小周後下場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