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許77462912
-
2 # 網暈者
有。我們江蘇常州把年糕叫做“大(dou)糰子”,八寸長二寸寬一寸厚,七份糯米三份粳米粉揉團成型蒸制,涼幹後可久放,吃的時候一般切成三分厚蒸軟,蘸食(蘸料系紅醬油豬油同蒸),過去的紅醬油和鮮醬油即現在的老抽和生抽。後來,油供應得多了,可把料片放油裡煎,煎至表皮微脆,吃甜的取出蘸綿白糖;吃鹹的噴些醬油和少許糖提鮮。但是,正宗的味道是第一種吃法。
-
3 # 梅奶奶7怎麼照啊
我們老家沒有做年糕的習慣。你可能是南方人,或者是貴州那邊的人。那邊的人最喜歡吃年糕了。其實年糕挺好吃的,粘粘的,甜甜的。
-
4 # 彩虹姐的生活
作為“老杭漂”,每當臨近過年,我媽就開始焦灼地盼我“放”她回家的時間早點到,“過年必做事宜”已經在她肚子裡來回轉了好幾遍,特別是有一樁事體早回去做越好,那就是做年糕。
我老家在寧波北侖白峰,浙江地圖陸地部分最東部的尖尖角位置,距離杭州不遠,2.5小時車程,是個藏在浙江角落裡的農村。
我們白峰的年糕是粳米做的,約20釐米長,扁平形,中間略厚、兩側略薄,切片下來,橫截面接近橢圓。年糕口味根據做法、輔料不同而變化,比較多見的有蔥年糕(加入了蔥花的)、青年糕(加入了艾草)、紅糖年糕等;比較有寧波特色的做法是烤菜年糕(在寧波烤菜里加入年糕段),味道交關贊(非常好吃)。
年糕年糕年年高。
年糕不是我家過年必吃的東西,可能是為了討個彩頭,做年糕倒是我家那邊主婦過年前必須籌備的事情,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去年糕作坊裡做年糕,以至於作坊過年前檔期習慣性“吃緊”,這就是我媽盼著早點回去的原因。
做年糕這樁事,我兒時的記憶並非在作坊裡,而是從家門口的一口石臼開始的,石臼長得有點像淺底的廣口水缸,石頭鑿出來的,那是做手工年糕的必要工具。煮熟的米粉被大人們倒進石臼以後,就是在那裡一點一點被敲打成年糕的。
再後來,村裡有人家開起了年糕作坊,負責來料加工。每家主婦就省事了,只要提前將做年糕的粳米浸透,就可以送去加工了。
從大米到一條條“盤靚條順”的年糕,花不了半天時間。在我小學、中學乃至大學期間的寒假,總有那麼一天是去陪我媽做年糕,我要負責把從磨具裡“擠”出來的熱乎乎、軟塌塌的年糕分攤到晾曬的竹排上,靜靜等著它們變硬實,再橫三條、豎三條地碼整齊了帶回家。
熱氣騰騰的米粉在一片熱火朝天的敲打中變成手中熱乎乎的年糕團,裹上一點紅糖再吞進肚子裡的好滋味;村裡的阿姨嬸嬸們湊到作坊裡排隊做年糕時,家長裡短聊天的熱乎勁;外婆從灶爐中掏出幾根帶著炭火的煨年糕,外焦裡嫩的口感 ……細細想來,關於年糕甜絲絲的記憶似乎很多。
“你不曉得,我們白峰蝦蠟年糕已經去你們杭州展銷過了!買的人不要太多哦。”要不是有位嬸嬸在我過年回家吃青菜湯年糕時嘮叨這麼一句,我怎麼也想不到這打小就有得吃的玩意 “長本事”了。
再一瞭解,才意識到這年糕還可能帶我的老家走上鄉村振興的路子。
蝦蠟是白峰一個靠山面海的村莊,那裡的村民據說從明代開始就利用當地的龍潭水和稻米做手工年糕了,所以蝦蠟年糕算得上是我們白峰的一個典型特產了。
去年省農博會在杭州舉行,蝦蠟年糕作為寧波市水稻產業鏈唯一的農產品代表參加現場展銷,賣得相當火。
今年1月初,白峰又舉辦了第四屆年糕節,一天就賣出了6萬公斤的年糕,有很多寧波市民特地跑去買的,甚至有人直接騎著三輪車來大采購的。
看到年糕食客一年比一年多,當地政府打算圍繞年糕產業,融合當地的旅遊資源,建設以年糕產業為龍頭的農旅經濟,開發民宿、推廣相應的旅遊線路等。
其中已經建成的蝦蠟龍潭森林遊步道就是其中之一,這條全長6公里的森林遊步道起點就在蝦蠟,最高的地方海拔有250米,爬上山頂還可以看到北侖港、梅山島、象山港。這兩天天氣好的話,我打算拉著全家老小都去走一走、享受一把“森林氧吧”。
回覆列表
我是山東濰坊人,我家過年有蒸粘糕的習慣,過了臘月二十三就開始蒸糕,蒸包子,蒸花饅頭,現在這些食品商店,集上都有賣的,年青人不弄了,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還喜歡自己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