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王174820366

    鄙人並不精通曆史,不過我想,修長城固然費錢,但它耗不垮明朝政府。明朝政府的頭號敵人始終是貪汙腐敗,其次,由貪腐引出的各地邊陲叛亂也是大把花錢的地方,以致最後連一點救災的錢都拿不出。這正是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 2 #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明長城是中國現今儲存的最好古代軍事遺蹟之一,當時明朝在用了100多年陸陸續續修建的六千里長城主要防範當時少數民族的侵擾對民間有利而無一害,當時正值明朝建國初期到鼎盛時期過渡階段對鞏固明朝政權形成多民族統一起到關鍵作用。但從古代各朝修建的長城原因的很大程度上軍事用途比戰略威懾的作用的更大是一個國家繁榮財力鼎盛的象徵,同時也讓一些遊牧民族望而卻步。

    在明朝時期長城修到了那裡那裡的經濟就得到了顯著發展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城市發展,使得全國的商品文化得以交匯,類似我們現在全國修建的高鐵一樣,明長城也是中國曆朝歷代修建是最軍事功能最全面用途最廣最為軍事意義的長城,高大而雄偉讓人望而卻步,攀登上長城之後內心就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覺不僅感嘆當時工匠的技術高超,明朝鼎盛時期的財力雄厚。

    很多人一看這個題目可能會聯想到後期明朝的腐敗無能,明長成的修建開始於明太祖洪武五年,中期修建於1448~1566,從明朝開國之初到明朝後期長成修建完善工作一直沒有停止過,見證明朝從強盛到衰落276年曆史,說到明朝衰落真正開始時間是在萬曆北韓戰爭之後,當時明朝打贏對日本的戰爭,卻埋下國力日漸衰落的伏筆,這其中跟一個人的誕生也有直接的關係那個人就是魏忠賢。

  • 3 # 風逍逍兮易水寒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是中國的代表性建築。長城修建於秦朝,當時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全國已經沒有秦始皇的對手,但是北方匈奴的存在一直威脅著秦朝邊境的安全。為了抵禦外敵,秦始皇徵召民夫修建了這一舉世聞名的奇蹟。

    實際上在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等國家就陸陸續續修建了一些兵堡來抵禦強敵,秦朝長城就是建立在戰國時期的基礎上。像長城這樣舉世矚目的巨大工程,秦朝僅僅用了五年就修建完成了,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極大消耗了國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長城為中國古代鞏固北方安全形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秦朝以後,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以長城為北方的第一道防線,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北方疆域也是以長城為邊境線的。

    就在秦朝修建長城2000年後,又有一個朝代將長城重修了,這個朝代就是明朝。朱元璋滅亡元朝後,建立了明朝,這天下又回到了漢人的手中。明朝版圖基本上繼承了元朝,迫於北方的安全形勢,明朝統治者決定重修長城。

    明朝前期,因為北元勢力尚未被剿滅,明朝北方邊境的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於是明朝在隋長城的基礎上,將山海關至居庸關的延邊關隘和北京西北到大同一線進行了重點重修,區域性地段將土垣改為石牆。由此可見,明朝修建長城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抵禦外敵,而明朝北方的國境線也基本上與長城一線相吻合。

    據歷史學家估算,明朝每修建一公里長城,至少要花費7700兩白銀。照這樣來計算,明朝總共修建了6300多公里長城,花費可能超過了5000萬兩白銀。而當時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兩三百萬兩,就算是張居正輔政時期,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是400多萬兩。

    如此耗盡心血的巨大投入,雖然在抵禦外敵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給明朝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明朝中後期,尤其是張居正死後,明朝的財政狀況不斷惡化,國庫赤字甚至達到了200多萬兩白銀。

    所以明朝統治者只能靠不斷徵繳稅收甚至是售賣官爵來增加財政收入,明朝中後期與東漢末年一樣,官職幾乎是被明碼標價的買賣。而徵收賦稅也因為東林黨人的反對而推行困難,本應該成為救命稻草的海關稅,也因為海匪的猖獗使明朝的海關稅收入極為有限。

    雖然明長城不是明朝中後期衰落的罪魁禍首,但是明長城耗費甚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明朝衰亡的腳步。當然,吏治的腐敗、政治鬥爭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才是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現在我們也只能以史為鑑,方知得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種婚姻叫喪偶式婚姻,終於找到自己目前婚姻狀況的形容詞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