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忘初心242650426

    現實工作生活中,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的不同,結果必然大相徑庭。

    本來大都渴望成為富二代一樣,去超前消費,享受現代生活方式。卻由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願望與現實差距十萬八千里,落入了"負二代的"的生活困境之中。

    父母輩對於量入為出,必須有些應急積蓄的生活經歷、經驗之談完全當成耳邊風,不去譴責自己的父母,還算有些教養或者良心發現。

    有些顛倒過來,訓斥父母的言辭比教訓兒子還尖刻!出手指鼻子甚至大打出手,並非鮮為人知的罕有事情。

    說世風日下有些言過其實,卻不孝之子比比皆是,是不爭的事實。其實當今社會環境下,絕大多數父母的傳統觀念正在喪失殆盡。

    更多的不是歲月無情的磨失了什麼,而是在圍繞著子女轉的過程中,失去了個性中的稜角。

    這種由小到大一定程度上,苦了自己不能苦孩子,希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理念支配下,溺慣寵愛隱忍子女缺點毛病,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兒皇帝"待遇環境下,一直長不大,生活不能自理的子女,能不成為"負二代"才不正常呢!

  • 2 # 飛天分享

    追求時尚,時髦,盲目跟風,好面子,虛榮心,收支不平衡,缺乏理財觀念,得過且過造就了一些90後成為了"負二代"。

    俗話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任何的盲目消費,奢侈消費,攀比消費都有可能擊垮普通年輕人的經濟承受能力。所以說平時就要懂得開源節流,適當約束自己的消費行為,成為一個好的消費習慣,適度理財,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才能讓生活更加有保障,讓明天更加美好。

  • 3 # 使用者4949473786485

    因為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消費情況不同。因為總總願因。我不一一說明了。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作事風格,個人有個人的原因。個人有個人的難處。總之一句消費大於了收入。日積月累就成了負二代。

  • 4 # 風和日麗燕歸來

    由於九零後,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再不肯讓孩子吃一丁點兒苦,就嬌生慣養起來,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這樣成了習慣,結婚後,自己又不肯吃苦,付出努力,還一味地追求高標準的物質生活,去高階酒店、穿名牌衣服、各處去旅遊……養成高消費的理念,卻沒有更多的資金來源,慢慢地,他們就成了“負二代”。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讓我們努力地工作,量力而行地生活。這是我的回答。

  • 5 # 鴻雁2528866

    現在的負二代,主要是父母嬌生慣養,長大後就只知道好吃懶做,而且不上班,不工作,還要吃好、玩好、穿好,於是把自己父母存的一點錢款揮霍一空,自然就成負二代了,所以現在的九零後,確實讓人擔憂。

  • 6 # 向之初

    第一,物質為靈魂的環境;

    第二,缺乏教育意識的家長;

    第三,沒有任何道德和缺乏監管的債務公司;

    第四,缺乏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的無知又無辜的孩子們。

    這裡有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慾望是人的本性,剛剛成年前後的孩子們往往無法充分理解和識別慾望的滿足方式,他們錯誤的做法令人痛心,但利用孩子們的慾望弱點賺錢的人,更加讓人深惡痛絕。

  • 7 # 使用者夏天

    90後,特別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家裡有一個孩子,有的父親一個人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照顧孩子,如果一年掙個3萬塊錢,母親在家養2頭豬,種點糧食,賣一頭豬掙幾千塊錢,全年純收入最多一萬多塊錢。如果父母親都在外面打工還好點,可以剩叄萬左右。90後讀大學要化掉10萬左右,所以一個人在外打工,讀書的錢都不夠,工作了買房要靠貸款或按揭。如果父母都在外務工,讀書不差錢,在農村一修房,如果農村房子不要了,進城買房還是錢不夠,要垵揭。如果家庭裡有慢性病或大病,以前新農合沒有,因病使家庭致貧的家庭多的很,這樣成負二代的原因。

    9o後在城市,家裡父母親有一人工作,母親待業的現象還是多,家裡也不富裕,讀書學費不愁,可能買新房子和車子還是缺錢。有的單位國家搞的自已出一半錢,國家出一半錢,這樣城市就有房子。兩個父母親均有工作,那家裡條件肯定是好,房子不愁,車子不愁,讀書的錢也不愁,那也有到一二線城市去工作買房,也要成房奴。

    90後也有富二代的,那是國家改革開發初期,有單位,有經濟頭腦的人,經商,開工廠的,下海下的早的,上輩家庭殷實富裕的,父母都有工作的,那就是富二代。讀大學,買房買車都不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有些家長總是唯我獨尊,實在是讓人無語。該不該在班級群裡懟她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