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戶外旅行798
-
2 # 屯迷糊進城
我的家鄉是東北,節日是曾經最渴求的。
幾個小夥伴提著玻璃瓶做的煤油燈,兜裡踹幾個小鞭炮,再拿幾塊糖,那年代過年能有糖吃已經很不錯了,一塊糖恨不得幾個小朋友分著吃。
穿著大棉襖,大棉褲,蹦蹦跳跳的去村口的橋底玩,這裡元宵節要送燈,說是燈就是用鋸末煤油燈攪拌均勻,由父親拿著鐵鍬,撮一堆,端著,我們拿著小棍跟在後面,隔幾步拔下來一小撮,等走到村口,往後一瞧 走過來的路,閃著小火苗。這就是東北流行的送燈。
小時沒有元宵吃,有東北豆包吃,會把豆包放爐蓋上一烤,還可以纏著父母給烤個土豆。
那個年代永遠回不去裡了,純真質樸。
-
3 # 俺家滴韓大王
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做的燈,用蘿蔔,裡面挖坑加油,中間是用棉花包根火柴,然後小心翼翼的放到大門口的石墩子上,想起小時候每年正月十五就是這樣,好快啊,
-
4 # 鄉居小菜
小時候你們是怎麼過元宵節的?都會有什麼感受?說起小時候過元宵節,真是滿滿的回憶,各種純真、快樂的場面浮現在眼前!
雖然那年代生活很貧窮,過元宵節當然不會像現在這樣有煙花放,有很多美食吃了,但每一年都過得很開心!元宵那天學校是不放假的照常上課,而中午放學的時候回家匆忙吃點粥就跟村裡的小夥伴們去後山摘樹上的柚子,拿回來去削掉靠柄的那一截,然後把裡面的柚子肉挖出來,再綁上根線提著就是燈籠了,而摘的是苦柚子,裡面的果肉不吃也不覺得浪費!
下午放學後也沒有出去玩了,趕緊回家幫忙媽媽摘菜煮飯菜吃,而晚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菜,就平時吃的青菜,多點豬肉炒蒜苗還有鴨肉(自家養的)。
吃完飯也快晚上八點了,爸媽忙著做點油炸的小吃,而我跟哥哥妹妹則出去玩;那年代晚上出門感覺還是很安全的,沒有路燈,不用父母陪著,手電筒也不拿,就拿著用柚子做成的燈籠,裡面放點花生油點著,雖然不夠亮,但拿來照著走路卻特別的開心,因為那是自己做的呀。
做成的燈籠是拿到水塘去放的,不僅是我們這些小孩放燈籠,一些青年甚至爸媽叔輩的人也喜歡放,幾畝大的水塘岸上甚是熱鬧,而本來不怎麼明亮的水面上因為有多個亮著的燈籠飄著,變得更亮了,而且帶點朦朧美在夜色中很有特點。
放燈籠後,一般大點年紀的人就回家了,而我們這些小孩、青年則是去村裡最寬大的那個曬穀場上圍成個大圓圈賞月、“K歌”、暢聊,沒有麥克風,也就隨便的唱唱歌、誰想唱就唱,唱什麼都行;不想唱歌了就聊聊天;那時候那些青年最喜歡說的話題就是哪個村有靚女啊,在街上遇到了什麼的。
一般玩到快10點就回家了,回到家爸媽還沒有睡覺,在看電視,而我們玩餓了,洗個澡出來就坐著吃爸媽做的油饃,一起看電視,到快零點的時候才睡覺,而且還是被媽媽催去睡覺的,雖然那時候廣西臺沒什麼電視劇好看,但依然喜歡熬夜看電視。
現在的元宵節感覺都沒有以前的那種氛圍了,跟平常的日子比,也就多了個放煙火的活動,是我們太忙了嗎?
-
5 # 9638456
一晃好多年了啊,對小時候的記憶有點模糊了都,一家人聚一起,熱熱鬧鬧吃上一頓飯,揣著小鞭和同齡的一夥拌一起瘋,一起鬧,很懷念那時候,
-
6 # 全全217406407
元宵當然是買的,有好幾種餡,特別是媽媽做的幾個萊很好吃、有一種大團圓的感受、現在媽媽不在了,我們的兄弟聚會也少了許多,這不今天就是自己買了半斤吃了,其它的感覺也沒有了、有的只是媽媽的殷容笑貌,訪服再說:兒子再吃幾個!
-
7 # 戶外旅行798
小時候十五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再有就是晚上看放煙花那時候煙花很少的那時候無憂無慮童年哪像現在壓力工作哎。。。奮鬥吧加油
-
8 # 哈哈的生活嗯嗯
記憶中的元宵節,那時候在安化,一到元宵節下午開始,就會有很多拿著竹樓賣紅色的蠟燭,賣竹片燈籠,吃完團圓飯,等天黑了,家家戶戶就開始點蠟燭,放鞭炮,吃元宵,看元宵晚會,看完元宵晚會就開始點燈籠,小孩子開始提著燈籠專門挑一些黑暗的小巷子走來走去哈哈那時候真的好開心,可以回去不了,我也離開安化好多年了
-
9 # 屯迷糊進城
我的家鄉是東北,節日是曾經最渴求的。
幾個小夥伴提著玻璃瓶做的煤油燈,兜裡踹幾個小鞭炮,再拿幾塊糖,那年代過年能有糖吃已經很不錯了,一塊糖恨不得幾個小朋友分著吃。
穿著大棉襖,大棉褲,蹦蹦跳跳的去村口的橋底玩,這裡元宵節要送燈,說是燈就是用鋸末煤油燈攪拌均勻,由父親拿著鐵鍬,撮一堆,端著,我們拿著小棍跟在後面,隔幾步拔下來一小撮,等走到村口,往後一瞧 走過來的路,閃著小火苗。這就是東北流行的送燈。
小時沒有元宵吃,有東北豆包吃,會把豆包放爐蓋上一烤,還可以纏著父母給烤個土豆。
那個年代永遠回不去裡了,純真質樸。
-
10 # 孫村一戶
我們家鄉過元宵節一般都是自家做湯圓。村裡會組織龍燈會,在整個村裡遊玩,各家各戶接燈祈福,放鞭炮,掛紅綢,然後給你龍燈糊須,保佑一生平安
-
11 # 俺家滴韓大王
小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做的燈,用蘿蔔,裡面挖坑加油,中間是用棉花包根火柴,然後小心翼翼的放到大門口的石墩子上,想起小時候每年正月十五就是這樣,好快啊,
-
12 # 鄉居小菜
小時候你們是怎麼過元宵節的?都會有什麼感受?說起小時候過元宵節,真是滿滿的回憶,各種純真、快樂的場面浮現在眼前!
雖然那年代生活很貧窮,過元宵節當然不會像現在這樣有煙花放,有很多美食吃了,但每一年都過得很開心!元宵那天學校是不放假的照常上課,而中午放學的時候回家匆忙吃點粥就跟村裡的小夥伴們去後山摘樹上的柚子,拿回來去削掉靠柄的那一截,然後把裡面的柚子肉挖出來,再綁上根線提著就是燈籠了,而摘的是苦柚子,裡面的果肉不吃也不覺得浪費!
下午放學後也沒有出去玩了,趕緊回家幫忙媽媽摘菜煮飯菜吃,而晚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菜,就平時吃的青菜,多點豬肉炒蒜苗還有鴨肉(自家養的)。
吃完飯也快晚上八點了,爸媽忙著做點油炸的小吃,而我跟哥哥妹妹則出去玩;那年代晚上出門感覺還是很安全的,沒有路燈,不用父母陪著,手電筒也不拿,就拿著用柚子做成的燈籠,裡面放點花生油點著,雖然不夠亮,但拿來照著走路卻特別的開心,因為那是自己做的呀。
做成的燈籠是拿到水塘去放的,不僅是我們這些小孩放燈籠,一些青年甚至爸媽叔輩的人也喜歡放,幾畝大的水塘岸上甚是熱鬧,而本來不怎麼明亮的水面上因為有多個亮著的燈籠飄著,變得更亮了,而且帶點朦朧美在夜色中很有特點。
放燈籠後,一般大點年紀的人就回家了,而我們這些小孩、青年則是去村裡最寬大的那個曬穀場上圍成個大圓圈賞月、“K歌”、暢聊,沒有麥克風,也就隨便的唱唱歌、誰想唱就唱,唱什麼都行;不想唱歌了就聊聊天;那時候那些青年最喜歡說的話題就是哪個村有靚女啊,在街上遇到了什麼的。
一般玩到快10點就回家了,回到家爸媽還沒有睡覺,在看電視,而我們玩餓了,洗個澡出來就坐著吃爸媽做的油饃,一起看電視,到快零點的時候才睡覺,而且還是被媽媽催去睡覺的,雖然那時候廣西臺沒什麼電視劇好看,但依然喜歡熬夜看電視。
現在的元宵節感覺都沒有以前的那種氛圍了,跟平常的日子比,也就多了個放煙火的活動,是我們太忙了嗎?
-
13 # 9638456
一晃好多年了啊,對小時候的記憶有點模糊了都,一家人聚一起,熱熱鬧鬧吃上一頓飯,揣著小鞭和同齡的一夥拌一起瘋,一起鬧,很懷念那時候,
-
14 # 全全217406407
元宵當然是買的,有好幾種餡,特別是媽媽做的幾個萊很好吃、有一種大團圓的感受、現在媽媽不在了,我們的兄弟聚會也少了許多,這不今天就是自己買了半斤吃了,其它的感覺也沒有了、有的只是媽媽的殷容笑貌,訪服再說:兒子再吃幾個!
-
15 # 哈哈的生活嗯嗯
記憶中的元宵節,那時候在安化,一到元宵節下午開始,就會有很多拿著竹樓賣紅色的蠟燭,賣竹片燈籠,吃完團圓飯,等天黑了,家家戶戶就開始點蠟燭,放鞭炮,吃元宵,看元宵晚會,看完元宵晚會就開始點燈籠,小孩子開始提著燈籠專門挑一些黑暗的小巷子走來走去哈哈那時候真的好開心,可以回去不了,我也離開安化好多年了
-
16 # 孫村一戶
我們家鄉過元宵節一般都是自家做湯圓。村裡會組織龍燈會,在整個村裡遊玩,各家各戶接燈祈福,放鞭炮,掛紅綢,然後給你龍燈糊須,保佑一生平安
回覆列表
小時候十五吃湯圓是必不可少的再有就是晚上看放煙花那時候煙花很少的那時候無憂無慮童年哪像現在壓力工作哎。。。奮鬥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