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馨止
-
2 # 滕州妙手徐長芳
感冒是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會發生的疾病,每個人對它都不會陌生,典型症狀就是:發熱、惡寒、頭痛及鼻部症狀等。
頸椎病中的“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等症狀也是頸椎病中常出現的症狀,有的有一個症狀,有的有多個症狀。
但是:你知道感冒與頸椎病(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看似不相關,實際關係很密切嗎?
頸椎病(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這一類的症狀,出現少則一兩天,多則3-5天后,就出現感冒(發熱、惡寒--怕冷)的現象。或者出現感冒(發熱、惡寒--怕冷)這一類的症狀後,隨後又出現了頸椎病(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的現象。這兩種現象在患有頸椎病的人群中是很常見的,很難去斷定是感冒誘發的頸椎病,還是頸椎病誘發的感冒。同時,這也是頸椎病容易背上反覆發作這個黑鍋的一個常見原因,大家能原諒感冒的發生,但不容易原諒頸椎病症狀的發生。感冒了叫得病了(新得的),而頸椎病的症狀(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肩背痛等)叫“又犯了”。
這種現象在頸椎病的推拿、正骨、艾灸、拔罐等方法治療過程中,很常見。
先感冒了,然後頸椎(頭頸肩背部)不舒服了,或者先頭頸肩背部症狀出來了,馬上就感冒了。
有人可能會說:感冒了,前期那是以病毒感染為主,和頸椎病的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有何關係?
還真別說,這個關係還真有,在《軟組織外科學》中論述落枕,就提到“落枕”發作時多有偏低或偏高於正常體溫,以及實驗室檢驗常提示“白細胞與血小板數減少”說明本症與病毒感染有關聯。【“落枕”也叫失枕或者急性頸僵硬,是因頸部突然發生疼痛,頸部部分功能障礙,國內常用的通俗診斷名稱。急性發作叫落枕,慢性發作就是頸痛、脖子僵硬。】
也許有人會想:感冒(發熱、惡寒--怕冷)體溫超過38.5度就吃退燒藥了,推拿拔罐的基礎理論是“經絡”,這有什麼關係?
這個也真有,可能不會太留意。
我們先說“經絡”,在《傷寒論》中記載:
【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而腰脊強。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其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未發熱,必惡寒,體痛,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傷寒論》中記載的這個太陽經病(足太陽膀胱經)不就是現代的受風寒後感冒(發熱、惡寒、惡風)+頸椎病(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的症狀。治療方法以“解表”為主,“解表”體現在出汗。
同時還記載了兩個治療太陽經病的穴位:“風池穴、風府穴”,這兩個穴位不光是治療頸椎病的要穴,同時也是治療感冒的要穴。
所以:感冒(發熱惡寒)與頸椎病(頭痛、頭沉、頭昏、頸痛、脖子僵硬)是關係很密切的。
在說退燒藥:
退燒藥中比較常用的“對乙醯氨基酚”在很多感冒藥中都有,它的主要作用:感冒發熱、關節痛、神經痛及偏頭痛、癌性痛及手術後止痛等。退燒體現在哪?還是出汗。退燒的同時,還具有治療疼痛的作用。
綜合傷寒論中的內容及退燒藥的原理,發熱、惡寒與頭頸項痛同時存在時的解釋方法不同,但治療路線大同小異,汗出痛解。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感冒與頸椎病的症狀有很多情況下,是難捨難分的。預防頸椎病的發作,預防感冒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
3 # 師出經方
當然有關係了,在張仲景得太陽篇裡就有啊屬於傷寒溫病得一種。《傷寒雜病論》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這個病是怎麼得得呢?因為頸椎在太陽膀胱經,是人體得第一道防線,最先受邪就是太陽經所屬得時辰是下午3-5點,自上而下走向,所以很多患者汗出以後自己不注意招風以後,使營衛失調,初病就是後背肌肉疼痛強几几,頭疼惡風,無汗高燒,二三天以後就會寒鬱化熱,喉嚨痛。因為精液不能上達於肌膚,風寒束表。
回覆列表
通常我會告訴人們:身體上有疾病發生,首先檢查頸椎問題,但是,感冒與頸椎病可以說沒關係,感冒一般屬於病毒或者細菌感染,頸椎病多屬於骨骼移位變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