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衣撩生活

    唐代以來地主田莊裡佃農和僱農的通稱,包括明代皇莊的佃戶和清初旗莊的莊丁。地主佔有土地,按照阡陌相連的一片,組成一個農業生產單位,通稱為莊。

    漢魏稱園,東晉、南北朝也稱墅、塢等。唐中期以後,均田法廢棄,莊田成為主要的佔地形式。失去土地的農民或受僱於田莊,或租種莊主的田地。

    宋元以來,莊客除耕種外,還須服役,並負保衛田莊的責任,受莊主和莊頭的雙重莊迫。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冥跡》:“劉晏判官李邈莊在高陵,莊客懸欠租課,積五六年。”《水滸傳》第四七回:“這三處莊上,三村裡算來總有一二萬軍馬人家,惟有祝家莊最是豪傑......莊上自有一二千了得的莊客。”

  • 2 # jianchi

    過去開墾荒地時都是弟兄姊妹、親朋好友結成一幫,搭窩棚蓋草房形成聚居區,聚居區四周挖壕以防禦野獸侵襲,壕溝上沒吊橋以供人們出入耕作,這就是最早的村莊。

    當時的莊主由德高望重的長輩擔任,而且一村一莊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所以村、莊也就由姓氏命名了,比如:

    祝家莊、扈家莊、李家莊、史家莊。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財富的積累,莊內窩棚被茅草房取代、茅草房翻蓋成了磚瓦房,莊外的壕溝也被青磚寨牆代替,村莊成了居住兼備防禦作用的保壘,莊主也就成了村莊的行政軍事長官,而村莊的其他成員也就成為了莊戶,(現在許多地區的農民還被稱為“莊戶人。”)

    莊戶包括村莊的自耕農、佃戶,而莊上的僱工、長工短漢則被稱為莊客,以區別與莊戶。

    莊主一般由村莊的大戶擔任,大戶人家為了得到莊主的位置,也花錢向朝庭捐個員外郎的閒官,所以一般的莊主也被人稱為員外。

    因此,莊主與莊戶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 3 # 愛追劇劇的貓

    《水滸傳》裡莊主和莊戶的關係。

    1,首先要宣告一點,莊主和莊戶不像樓主所說的完全是依附奴役關係,樓主說的這種關係更想是莊主和莊客的關係。要想知道莊主和莊戶的關係,首先得弄明白莊客和莊戶都是什麼意思,看我慢慢道來。

    (1)莊客,莊客在水滸傳裡主要是負責招待,看守莊園,當轎伕,飼養牲畜,殺豬宰羊,看家護院,還有幫莊主平事的職能。莊客完全依附與莊主,包括他的家屬。基本沒有人身自由,就連莊主要造反,投奔梁山,莊客也得跟隨。如果想投奔其它莊主,也得經過原莊主的首肯。莊客為了保衛莊園,有的莊客還練就一身好武藝。莊客也有等級之分,有收租子的有伺候人的,有打雜役的,各憑本事吃飯。甚至有的莊客還能當總管。

    (2)莊戶:莊戶地位相對於莊客要高,水滸裡描述,莊主命令莊客殺豬宰羊,備酒,招待莊戶。水滸裡的莊客多數主要職業就是種田,交租子,有的莊戶開店,租用莊主的店鋪開店,交租子,但是人身較自由。上述所淑為俠義上的莊戶,廣義上來說,莊戶和莊主就是地主和佃農的關係。水滸裡有這樣的描述。此市場有700戶人,有賣肉的,賣酒的,賣菜的,還有打鐵的,他們的房子都是從五臺山租來的,如果他們不按照五臺山寺廟的要求辦事,那麼他們就有被追了本錢,趕出屋子的危險。由此可見,五臺山就是這些租戶的莊主。

    總而言之:莊客在現在來說,就是給別人打工的服務業從業者。而莊戶是實體作業者,寫的有點毛燥,不對之處請指正哈。

  • 4 # 天涯坐看

    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宋代,是沒有農奴的,當然西藏等個別地方除外。

    趙康胤有個讓民族,讓後世蒙羞的政策:重文輕武。

    杯酒釋兵權後,出於現狀的考慮,趙氏朝庭實行“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允許土地在市場上自由流通。

    於是,功臣們回鄉廣置田產,便連鎖反應,引發了宋代嚴重的土地兼併。

    宋朝政府將農戶分為“主戶(莊主)”和“客戶(莊戶)”,主戶擁有土地,需要納稅和維持公共秩序;而客戶沒有土地,亦不需納稅。

    但實際上,莊主是“維持”公共秩序了,納稅則相反。

    宋神宗時,王安石試圖透過“一條鞭法”改革,但以失敗告終。

    就這樣,導致了土地高度集中在某些特權階級手中。

    中華民族也就內憂外患,噩夢連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大二的兒子和同學一塊在校園裡晚上賣切好的水果拼盤,是不務正業的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