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但凡提到干政的女人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武則天或慈禧太后,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中晚期,中國歷史上便已經出現性格極為強悍、手段極為狠辣的政壇女強人,並且曾創下連續執政41年的“驕人”記錄。這位傳奇女性,便是後宮干政界的鼻祖-秦國宣太后。

    宣太后姓羋,具體身世不詳,極可能是楚國貴族之後(“其先楚人,姓羋氏。”見《史記·穰侯列傳》),但不大可能是公主。而且羋氏似乎只有姓而無名,“羋月”只是學者們根據兵馬俑上的殘字、阿房宮筒瓦上的陶文推測而來,是否屬實大為可疑。不過為了行文的方便,這裡姑且稱呼她為“羋月”。

    從史料記載中可以推測,羋月雖然生下至少三個兒子,但她在秦惠文王的後宮中並不是很受寵,否則品級不會一直都是“八子”(秦漢妃嬪分為八級,“八子”是第五等)。但幸運的是,羋月有一位好弟弟魏冉,也正是在他的幫助下,前者才能脫穎而出,在波詭雲譎的秦國政壇闖出一片天地。

    魏冉是羋月的同母異父弟,在秦惠文王年間擔任將軍,由於屢立戰功,所以頗受秦王的器重。惠文王駕崩後(前311年),太子嬴蕩即位,是為秦武王,魏冉此時繼續用事。此時,羋月的長子嬴稷因為不受寵,便被派到趙國做人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時,僅僅過了數年時間,他的命運便發生鉅變。

    武王是個爭強好勝的國君,很喜歡跟人比試力氣。武王四年(前307年),嬴蕩決定挑戰極限,嘗試著舉起巨鼎-“龍文赤鼎”。或許是狀態不佳,或許是事出意外,秦王在即將把鼎舉過頭頂之際,意外發生了脫手,導致他因脛骨被砸斷而死(“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見《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由於嬴蕩沒有兒子,所以他的暴死使秦國陷入極度混亂之中。為爭奪王位,惠文後決意扶持公子壯,而羋月卻想將愛子嬴芾捧上臺。然而就在這緊張而微妙的時刻,趙武靈王卻派兵將嬴稷送歸秦國,並要求魏冉等人務必立他為國君。面對著內憂外患,魏冉便勸說姐姐改立嬴稷,羋月被迫答應。

    於是在當年(前307年),嬴稷被正式扶立為秦王(昭襄王),而羋月則被尊立為太后(宣太后)。魏冉在扶立嬴稷為君後,又率軍誅殺惠文後、公子壯等人,並將武王的王后驅逐至魏國。經過這一連串的操作,終於為羋月掌權掃清了道路。

    由於昭襄王即位時年紀尚幼,所以太后便宣佈臨朝聽政。或許是從血淋淋的政變中得到教訓,宣太后一旦獲得至高權力,便再不肯輕易地放棄。為鞏固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羋月封魏冉為丞相、穰侯,胞弟羋戎為華陽君,愛子嬴悝為高陵君,嬴巿為涇陽君,讓他們幫助自己處理政事。

    在此後41年間,魏冉、羋戎、嬴悝、嬴巿依仗著太后的信任操縱朝政、飛揚跋扈,毫不將傀儡國王嬴稷放在眼裡,被時人稱為“四貴”。他們的權勢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天下人皆知道有“四貴”,而不知道有秦王(“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見《史記·卷七十九》)。

    羋月雖然身為太后,但私生活極為不檢點,因貪求歡愛竟喜歡上了義渠王,併為他生下兩位私生子。然而在日久生厭後,宣太后竟毫不顧及當年的感情,將義渠王誘騙到甘泉宮殺死,並出兵吞併義渠(“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見《後漢書·西羌傳》)。

    就在宣太后貪戀權位、肆意妄為之際,被壓抑41年的昭襄王終於忍無可忍,在客卿範睢的策劃下發動政變,將“四貴”全部免職、驅逐出咸陽,並解除宣太后的權力。由於事發突然,宣太后及“四貴”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便被範睢等一批政壇新貴所取代。

    宣太后失勢後退隱別宮,雖然丟掉的權力,但好在兒子對她還算是厚待。然而對於羋月這個天生的“政治動物”來講,權力就是她的一切,如今一旦丟棄,無異於將她摧毀。所以在下野後沒多久,宣太后便一病不起,最終於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年)駕崩,此時距她下臺僅有1年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同環境下,孕婦會有不同的孕吐反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