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園丁梁Sir
-
2 # 中車社
不該打!如是青年已成年——憑啥一定要聽父母話如是少兒——嚴重者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父母與子女要平等相待,多做溝通,當然子女更要注意多尊重自己的父母
-
3 # 育學筆談
該打!但打完之後,你會後悔,你會痛哭,因為這都是過往教育缺失導致的必然結果。從小孩子就嘴不饒人,看到一次你就要批評一次,直到改正為止。
這種不良習慣要從小糾正,到了青少年時期很難去管束。另外,父母自身也要注意言傳身教,要審視自己的行為處事方式,是不是也影響到孩子了。
目前,要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讓孩子母親找孩子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談,用母性的力量去感化孩子,看看能否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並改變;
2、要搞清楚不聽話的原因,到底是哪些方面不聽話,是天天玩遊戲不學習,還是其他?找到原因,解決孩子面對的問題,相信也會有所改善;
3、不要簡單粗暴的指責孩子不聽話,要注意言語輕重度的控制,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容易暴躁,有時候也並非本性就壞。
-
4 # 似八卦非八卦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初見題目,我也覺得這真是大逆不道,本能就想到:“該打,並且該狠狠的打”。但後來冷靜下來,細心思考,反而覺得“打”未必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為什麼很多人會本能的覺得“應該狠狠的打”?我想是受了中國幾千年以來孝義的影響,從而認為父母的權威不可侵犯,犯了就是大逆不道,為世所不容。古時所推崇的孝義,儘管也有可取的地方,但也未必全對。因為古時的孝義太過“極致”了,“極致”到兒女幾乎成了父母的私有財產。於是便有了“父母之命不可違”,“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那麼我們現在還能認為兒女是我們的私有財產嗎?顯然是不能的,我想現在也不會有多少這麼迂腐的人。
回到上題。青少年如果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青少年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是與家庭過去太過寵溺有關。要扭轉這種局面,有很多選項的,例如耐心的說教,讓老師做思想工作,讓他比較尊敬的長輩做他的思想工作等,而“打”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選項。很多人都選“打”這個選項,我想除了覺得這孩子大逆不道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一勞永逸。但是一個10多歲的學生,真的會因為你的一次狠打而徹底改變了嗎?我想成功的機率不會太高。一個10多歲的學生,已經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儘管這種“獨立”不一定正確,但既然稱之為“獨立”,就表示改變是不那麼容易的。
出現上題中的現象的青少年,大多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立”思想。他覺得周圍的人都要對他好,照顧他,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要扭轉這種局面,必須改變他的這種思想方法。而一味的說教,估計起不了什麼作用,因為這顯示著你正在愛他,關心他。我覺得用冷處理的方法比較好。也就是除了基本保證他日常生活,其他的一些照顧和優待都取消了,並且儘量不和他說話。如果孩子問起來,你就告訴他:“爸爸媽媽平時無微不至照顧你,是基於覺得你值得愛,並不是因為理所當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人理所當然的照顧你愛你,包括你的爸爸媽媽。由於你上次的爸爸媽媽所說的話,傷了爸爸媽媽的心,爸爸媽媽要冷靜一段時間,思考一下你還值不值得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然後繼續冷處理。如果中途你的孩子還敢出言不遜,那就真的要揍了。這次揍得是理所當然啊!因為先撩者賤。揍完繼續跟孩子冷戰。
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他的意志力也強不到哪裡去,孩子認慫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在他認慫以後,你就對他稍微熱情一點。直到感覺他真的改變了,再回復以前無微不至的照顧。
總之,“打”是其中一個選項,但絕對不是最佳的選項。一個被寵壞的青少年,你想不付出一些代價,一勞永逸的改變,可能性真的不高。
回覆列表
先考慮三個問題:
1.先問下發生了什麼事?
2.青少年為什麼會有此舉動,背後原因是什麼?
3.打能解決問題嗎?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