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胡說三農
-
2 # 菲菲的vlog
確實是這樣,為什麼夜交藤不叫何首烏藤呢?就是因為它這一特性,藤子會在晚上的時候纏在一起,夜交藤可以泡茶喝、煮粥、煲湯,入藥也是個寶貝,需要夜交藤的可以找我哦。。。
-
3 # 本草世界
有一種藤子比較有意思,也很有特點。如果說藤蔓在夜裡“啪啪啪”,你會相信這是真的嗎?然而,大自然往往很神奇,神奇到令人不可思議。而這種藤蔓也就是因為這種獨特的特點,被取名為——夜交藤。
夜交藤何許物也?何首烏的藤莖是也。從植物學的角度來說,夜交藤是蓼科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何首烏的藤莖或帶葉藤莖。人們對何首烏這種植物很熟悉,但對夜交藤卻知之甚少。然而這夜交藤也是一種良藥,且功效與何首烏各有特點。
中醫認為,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無毒,歸心、肝經,具有安神養血、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於陰虛血少、虛煩不眠、風溼痺痛、面板癢疹等症。夜交藤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可用於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之證,常與合歡皮相須配合,也可與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同用;夜交藤既可以養血,又可以通利經絡,對於血虛周身痠痛療效頗佳,常與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夜交藤煎湯外洗還可以治面板癢疹,有一定止癢作用。
在歷代本草中,對夜交藤的作用還有補充描述,比如在《本草正義》中認為,夜交藤是“治夜少安寐”的專藥,而在《本草再新》中則是認為夜交藤“補中氣,行經絡,通血脈,治勞傷”,點出了夜交藤在祛風通絡方面的獨特作用,但同時也是認為夜交藤是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的;在《飲片新參》中除了認為夜交藤具有“安神催眠”的專有作用之外,還認為夜交藤具有“養肝腎,止虛汗”的作用;但在《本草綱目》中,對於夜交藤的作用,則是“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甚效”。
但後來,民間中醫在實踐中,發現了夜交藤的更多作用,比如用夜交藤和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外敷,可以治療癰疽;用夜交藤、假蔞葉、杉木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可以治療痔瘡腫痛;用夜交藤、枸杞子、杜仲、菟絲子、蛤蚧、巴戟天等可以治療性冷淡,等等。
夜交藤的這些作用中,更專的還是治療失眠,尤其是在《醫醇賸義》中記錄了一個叫甲乙歸髒湯的,專治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狀,具體藥方是:夜交藤12克,真珠母24克,龍齒6克,醋炒柴胡3克,薄荷3克,生地黃18克,當歸身6克,酒炒白芍4.5克,丹參6克,柏子仁6克,夜合花6克,沉香1.5克,紅棗十枚,水煎服。
夜交藤與何首烏本是同根生,但是在功效上還是有一些差別,但夜交藤在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暢大便、助消化等方面療效較好,對人體的健康有益,但對於躁狂屬實火者,應謹慎服用。
回覆列表
夜交藤是中藥何首烏的藤徑。具有安心養神、養血通絡,止癢等功效。
關於夜交藤的傳說非常多,個個都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其中一個傳說是這樣的: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何田兒。嗜酒成性,並有陽痿的生理缺陷。以致於到了58歲還不敢娶妻生子。
有一天夜裡,他又在酒館喝酒至夜半。待他回家走到半路的時候,突感醉意上頭,於是,便臥倒在路邊酣睡。過了一個時辰,他的酒醒了。正待起身趕路的時候,藉著明亮的月光他突然發現在他身邊有兩根相距約一米遠的草藤慢慢互相接近,並交合在了一起。他感到很驚奇,於是,決定看看最後的結果。過了一會兒,交合在一起的藤蔓自動分開,大約幾分鐘後又自動交合。就這樣,一連交合了多次。
他不認識這種能互相交合的草是什麼草,想挖一株回去讓村裡的人辨識一下,於是,便挖了一株。
第二天,他把挖回來的草拿給鄉親看,並講述了這種草神奇的交合情況。大家看過草後都不知道這個草叫什麼名字。於是,作罷。
過了幾天,有位老中醫來到村裡,鄉親們給老中醫講述了何田兒發現“奇草”的經歷,老中醫連忙來到何田兒家察看“奇草”。經過辨識,老中醫告訴大家:這種草叫“夜交藤。”
夜交藤對於治療失眠及血虛身痛有較好的療效。至於傳說中的“交合”之事只是傳說,並沒有科學的驗證結果,所以,我們不能說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