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善若禹
-
2 # 六千年
說曹丞相是千古第一英雄,有些牽強,英雄之名是人民賦予的,關鍵在於其是否為社會和社會發展貢獻了什麼,以及貢獻多大來判定的。
遠的不說,當代的毛主席貢獻值大不?秦始皇統一六國,完成了統一,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傳統,這貢獻夠大的吧,應該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曹操的貢獻如何,世人有目共睹。雖然曹操的功績很大,但是不能極大的推動社會發展,也是沒法評價其過高的功績的。確實曹操在經濟政治軍事以及社會層面有所建樹,畢竟成績還是很有限的,曹操的情懷是很豪邁的,在亂世之中可謂梟雄,最終還是上升不到千古一人的高度。
再說冉閔,雖然在位時間短暫,但是事情做的是扭轉乾坤的事情,雖然現在不提倡講他的事蹟,人們還是認可的。而曹操的家國情懷確實值得稱讚,但是不能稱千古第一英雄。
提到曹操,幾乎一片唾罵,罵漢賊的最多,都認為他挾天子令諸侯,實乃奸賊之舉,我卻想說:“看三華人物,曹操才是真英雄!
第一,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倒想說,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你真放心把朝政交給一個孩子去把持嗎?小皇帝有那種魄力和勇氣去面對天下事嗎?還不是會引發戰爭,你敢說袁紹、公孫瓚等人沒有圖謀天下的想法,還不是天子不在自己手上,所以一個個大義凜然的說要匡扶漢室。後來袁術不就稱帝了嘛,因為明眼人都知道大漢氣數已盡,大廈將傾,何不就著時勢顯身手,學學漢高祖,那多快哉!起碼曹操一直到死都是丞相和魏王,雖說他不稱帝的原因是怕天下人反對,但要知道以曹魏當時的實力和在北方的威望,真要稱帝有何不可?後世趙匡胤不也從孤兒寡母的柴家奪了僅有半個半個中原的江山,最後建立大宋,你怎麼不去罵趙匡胤不仁不義?當然了,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是明朝人,而明朝的文人普遍對前朝宋(明朝不把元朝視為中原王朝)有種同情心,自然不會說他的壞話,所以曹操成了衛道士指責的物件,唉,想想後世的劉裕、楊堅為何沒人去罵?那司馬家族奪了曹魏的江山誰又去指責?只說天下之勢不可擋,哼,敢情曹操一人背了大半個歷史逆賊的黑鍋,豈有公平可言?莫不是曹操其貌不揚,而讓人不喜,所以大肆批評?看來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說曹操殘暴不仁,譬如殺了好心收留他的人一家,還有殺楊修,殺華佗等等,伏皇后說是也被他所害。第一個殺人事件有誰可以拿出確鑿證據?《三國演義》麼,那裡面有一半是虛構的,不可信。殺楊修,我想說這種愛耍小聰明的人留著遲早是禍害,你敢說曹操不殺他,楊修就很討同僚歡喜嗎?天天揣摩上意,自視甚高,遲早被人排擠,雖說曹操殺他後有些後悔,但你看看曹操身邊的幾個主要謀臣,又有誰像楊修這樣恃才傲物的?又有誰像楊修一樣橫死?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高祖,或者後世君主,誰沒殺過身邊的重臣,即便是明君如李世民,對魏徵的殺心不知起了多少次?但他真殺了魏徵,你能說他是暴君嗎?最後說殺華佗,可笑,華佗說要治曹操的病需用利斧剖開頭顱,恕我不才,那個年代華佗竟有如此手段?連評三國的都說這豈不要曹操命乎?既然你要我命,我為何不殺汝?看來華佗是忠心於漢室或者蜀漢的,那等於是個刺客啊,借看病之名為天下除害,曹操殺他也沒什麼話說。其實說曹操殘暴,又要說後世了,哪個開國君主不是四方殺戮得了天下?朱元璋征戰時真的沒動平民百姓一分一毫嗎?要知道那時的義軍可是喜歡燒殺劫掠的,雖說後期大加整頓,但前期誰知道呢?畢竟明朝的文人斷不會寫什麼屠城之類的文章。
第三,曹操識人。看三國,大家在拼什麼?土地、人口、財力、軍力,還有就是人才。曹操手下能人最多不可否認,而且曹操真的是做到禮賢下士、仁至義盡,對關羽,明知不可留還是放其回到劉備身邊與自己作對,說關二爺義氣,沒有曹操的先仁,哪有他華容道的義?而龐統在孫權、劉備眼中就是個相貌猥瑣的齪人,唯獨在曹操眼中是高人,可見曹操是真的識人才、愛人才,而不是以貌取人。就衝這點,以貌取人的孫權和劉備有什麼資格稱英雄?做個偏安一隅的軍閥就夠了不得了,圖謀天下,痴人說夢。
最後還是要說,真小人也罷,難掩曹操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