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凍七月
-
2 # 春天來了7270
七零後上有老下有小,現在一般人都沒有工作,孩子面臨著結婚,買房買車再給彩禮,這個困難是重重疊疊的。
八零後買房買車孩子還小,工作有時候也不順利,生活中開銷十分大,壓力也不小。
九零後工作緊張,消費大,有得人還在唸書,沒有畢業,就面臨著失業。
市場惡性競爭太厲害,生活處境尷尬,真正的勞動者收入不怎麼樣,生活中開銷太大了,物價上漲也厲害,額外費用也多,所以說無論哪代人壓力都大。
(這幾代人都是指普通人家的人說的,濫竽充數的人不能算數。除了那些什麼代,這個二代,那個二代的,這些人不能算數,人家一出生就是抓著“金鑰匙”來的,人家吃盡穿絕,享受盡了榮華富貴。)
-
3 # 生如夏花1312
我認為目前70後的壓力大些吧,上有老需要贍養,下有小要撫養,讀書,幫孩子們成家立業!80後的相對來說壓力輕鬆些,大多數人家裡,都有父母打點,幫著照看孩子,只做個直活,少操心啦!
90後的剛出茅樓,步入社會,有機會,有時間,奮鬥,創造一切有利的優越上條件,爸爸媽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是吧。
-
4 # 白水空山
活的越久壓力越大,抗壓能力越強。時代是不同,但經歷的事情一個也不會少。
各個情況都會困惑。
所以情況不同,壓力一樣。
所以沒事多思考,有事好好幹。
不要整這沒含量的問題了。
-
5 # 佘笑
其實每一代人的壓力都大,都不容易,不管是處於哪個年代,你都會覺得你處的年代壓力最大,因為每個人看待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角度都不同。
每個時代,每個家庭,給個人,身上都扛著不同的重擔。
先說70後,70後的成長經歷十分不容易他們過的是物質匱乏的年代。大部分70後,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一家人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這讓70後的童年時光充滿了節約和約束。在70後的大家庭裡他們學會了犧牲自己的利益維護著大家庭。更因如此讓70後的大部分父母童年是苦日子過來,但是對孩子愛的無微不至。心疼自己的孩子以至於中年時期還要揹負著子女的壓力。
在說說80後,80後是相對尷尬的一代,他們享受計劃生育政策下的第一代獨身子女的待遇和光環,讓大部分的80後面臨著一對小夫妻贍養4位老人,買房育兒。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二胎政策的放開卻養不起二胎的艱難現狀。而這一代也是伴隨著炒房一族哄抬房價成長的一代,大機遇下造就的巨多房奴。
最後身為90後的我們,看似享受著最好的教育、衣食無憂、家中的寶貝本應該是無憂無慮地生活。但是為什麼這麼多的“90後已經禿了”90後已經出家了”等各種網路名詞,70後的苦源於物質匱乏,但是每個70後堅信著只要努力就會改變生活。80後源於房貸和養老的經濟壓力,但是80後的機遇是努力咬牙還是可以付個首付。而最好90後的我們享受著70後女兒的高彩禮,80後炒房的高房價。看似物質無憂的我們面料的是階層固化的社會。奮鬥看不到未來的經濟壓力,咬牙付不起首付的天價房。90後享受著網路世界發展帶來的便利也享受著馬雲爸爸帶來的螞蟻花唄。具資料顯示90後人均負債12萬,在網路世界下渲染高配生活同時承擔著鉅額的負債。
總的來說70後面對的壓力是物質匱乏帶來的物質壓力,80後面對的壓力是房價上漲帶來的經濟壓力,而90後是享受著著各種便利帶來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70後的工資是月餘族,89後的工資是月光族,90後的工資是月負族。每個年代都有著壓力,但是每個年代的人都在努力奮鬥。最後給已經不在年輕的90後我們,每個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卻都有著相似的辛酸。二十幾歲的年紀,彷徨又孤獨,好像什麼都來不及,好像什麼都無能為力。儘管這樣,我們還在奮鬥和迷茫的漩渦裡掙扎,我也希望我們能堅持下去,早日遊到彼岸。
回覆列表
謝邀:70後的這些人孩子沒結婚,上邊還有父母要養,自己也已經慢慢老去,打工困難。80後孩子都在上學,是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奔波在工作一線上的一代主為軍。90後就業壓力大,房價高,男多女少媳婦難找,他們這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馬上面臨二小養四老的局面,所以各個時代有各時代的不易,要說最難的還要算90的一代吧,我哀心希望他們走好每一步。認同我觀點的請點評,點贊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