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被老鼠咬的大肥貓
-
2 # 以史為鑑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逼不得已親率大軍聯合孫權共同進攻關羽,救援曹仁。到了冬天,孫權擒殺關羽把人頭送給曹操,曹操見戰事結束,就率領大軍返回洛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天寒地凍,曹操在回軍洛陽之後一病不起,在病榻上,曹操回想自己一生當中南征北戰,多次戰敗險死還生,也多次戰勝強大的對手,見證了亂世的爆發,也讓亂世在自己手中逐漸平定,這一生自己有做錯、有後悔嗎?
可能有些事曹操會有遺憾,但是曹操絕對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
其實對錯都是不成熟的想法,成年人只講究利益!普通人看了《三國演義》、《三國志》覺得曹操是梟雄、是奸臣、多疑、嗜殺……其實每一樁、每一件事情在曹操看來可能會有遺憾,但絕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比如董卓當權之時,曹操棄官後一路心驚膽戰逃回老家,路過呂伯奢家的時候……魏書說呂伯奢兒子打算搶劫曹操;
世說新語說呂伯奢兒子打算殺豬招待曹操;
不論事情真相如何,曹操是殺了呂伯奢一家然後跑路了。
在全天下人都指責曹操亂殺好人的時候,曹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嗎?不,曹操絕對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話語如雷貫耳。
比如殺邊讓、殺孔融等名士招來天下罵名的時候……建安七子的陳琳收到袁紹指示,寫出了著名的討曹檄文,其中提到
“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逸,以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人怨天怒,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邊讓因為瞧不起曹操,多諷刺了曹操幾次,就全家都被曹操誅殺。
孔融更是屢次和曹操唱反調,不論是軍事征伐還是重農禁酒,還是私生活,孔融無一不諷刺。曹操忍無可忍殺了孔融全家。
因為邊讓之死,讓陳宮、張邈背叛曹操投降呂布,使得曹操腹背受敵,大敗一場,差點萬劫不復。
邊讓、孔融都是名士,曹操殺他們做錯了嗎?在讀書人眼裡自然殺了名士是錯,但是在當時的曹操眼中,有些名士只會空談,不論治理地方、行軍打仗、處理政務都一無是處(參見孔融)。這些所謂名士不事生產,還要講究高消費生活,還要對曹操政策指手畫腳,在當時年輕氣盛的曹操眼中,為了大後方的穩定,自然無不可殺之人。
比如宛城之戰,長子、侄子、心腹大將全部戰死的時候……宛城之戰,因為曹操好色,導致投降的張繡再次叛變,半夜攻擊不設防備的曹操,曹操坐騎絕影身受重創無法騎乘,曹操也右臂中箭,要不是長子曹昂捨命讓馬,曹操也恐怕死於亂軍之中了。
曹昂之死,讓曹操夫妻反目;典韋身死,讓曹操少了一員虎將。試問曹操覺得自己做錯了嗎?
曹操恐怕只會後悔自己大意沒有加強防備,而絕不是想自己在完成之戰中做錯了什麼,再來一次的話,恐怕曹操也會如此,只不過會讓張繡、賈詡不會有調動兵力的機會而已。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每個人心中的定義都不一樣。
就算是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看法也不一樣。
可以說,曹操作為梟雄,根本不會在乎絕大部分人的想法,而曹操自己的想法,誰又能知道呢?可能只有站到曹操那個高度的人,才能體會吧。
回覆列表
1.不應該得罪宦官,得罪士族
2.把劉備拉進十八路諸侯
3.不應該放縱郭嘉的酒色私生活
4.宛城戰張秀不應該霸佔張鏽的嫂子,應該拉攏賈詡,
5.納降荊州劉琮之後,不該立馬發動赤壁之戰,先安撫荊州軍民,訓練水師,用遼東之計離間孫劉
6.孔融、禰衡、楊修等名人必須使用更高明的借刀殺人
7.對曹衝不應該偏愛過多,表露無遺實則害了接班人
8.立世子除了考察能力和後面的家族勢力,增加身體健康的檢查
9.臨終必須把司馬懿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