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本是俗夫

    晁錯是法家人,他被漢景帝殺害是漢景帝對當時國內各大集團的一個妥協。

    晁錯這個非常強硬,主張中央集權、削藩,打壓儒家,這兩點無疑得罪了當時漢朝的各大士族文人。

    漢景帝殺晁錯,在我看來就是對當時權貴的一種妥協。

    歸根結底,就是晁錯的主張傷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就猶如宋朝的王安石與明朝的張居正,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傷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一個變法失敗,一個在死後變法也被廢除。

  • 2 # 鄧海春

    “皇上英明”,這句話在古裝劇中的出現頻率堪比“奉天承運”。在很多人眼中,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天下共主,應當是聰慧過人、英明神武,不會像平常人一樣犯錯的高高在上的“神”。然而重臣晁錯被殺,讓人不禁好奇,他的死算不算是帝王的失誤?

    晁錯,西漢名士,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高祖七年(前200),晁錯出生。早年,他跟從法家學者張恢學習法家思想。漢文帝時期,他因為個人文采入朝為官,成為太常掌故。

    後來,晁錯受太常派遣,跟隨伏生學習儒家思想,專攻《尚書》。學成歸來後,晁錯成為太子舍人,來到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身邊工作。在被擢升為博士後,晁錯上《言太子宜知術數疏》,建議太子掌握治國方略。因而不僅漢文帝欣賞晁錯,將他指派為太子家令,太子劉啟也對晁錯十分信任。

    晁錯是個真心為國,將個人利益置之度外的人。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5),面對北方匈奴威脅,晁錯作《言兵事書》,向漢文帝陳述“以蠻夷攻蠻夷”的策略。雖然漢文帝在獎賞晁錯後並未採納這一建議,但晁錯還是持續關注邊關戰事,又作《守邊勸農疏》。

    這一次,漢文帝終於看到了晁錯觀點的可行性,採納了用經濟手段鼓勵移民,以移民實邊的辦法來抵禦外敵的策略。隨後,晁錯又作《募民實塞疏》,給出了具體的移民措施。

    在朝中任職的多年裡,晁錯屢次上書議論國家大事。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頗為實際,觀點切實可行,因而總體而言晁錯的為政能力不弱。而他盡心盡力地為國效力,也著實是他對個人追求的充分實踐。

    因而要說晁錯的死是不是冤死,還得看他的死到底是有利於國,還是毫無意義,只是做了替罪羊。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太子劉啟即位,晁錯被提拔為內史,成為寵臣。晁錯沒有顯赫軍功,也沒有高貴爵位,卻得到漢景帝的信任。他頻繁發表自己的意見,漢景帝對他甚至言聽計從,這使得周亞夫、竇嬰等一眾有功重臣都對他不滿。

    景帝二年(前155),晁錯作《削藩策》,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隨後漢景帝召集眾臣商討。由於這策略是景帝身邊的紅人提出的,眾臣不敢反對。最終,景帝剝奪趙王、膠西王、楚王和吳王的部分封地。舉措一實施,朝臣譁然,諸侯反對,晁錯也成為不少勢力的眼中釘。

    《漢書·袁盎晁錯傳》記載,晁錯的父親曾勸說晁錯:“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但晁錯仍然採取強硬的削藩手段。

    蘇軾曾提出,削藩需要“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然而晁錯既未論證措施的可行性,也未漸漸推行。他的武斷激起諸侯的反抗。其此前舉報諸侯的行為,在削藩開始後也被扭曲,行為背後的正義性被忽略,晁錯和他人的個人恩怨被擴大。

    七國之亂爆發後,和晁錯結仇的袁盎向景帝建議:只有殺死晁錯,諸侯的怒火才能被平息,這場叛亂才能停止。思索再三,漢景帝最終下令腰斬晁錯。

    從漢景帝的立場來說,一個朝臣自然比不過國家。殺死晁錯,就有平息諸侯叛亂的可能,更有看清諸侯意圖,做下一步打算的空間,因而為了家國大義,晁錯不得不死。

    最終死在仇人的計謀下,晁錯確實有些憋屈。但他之所以喪命,還是國家大局的需要。像他這樣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忠臣,看待自己最終的歸宿,更多的還是看自己做出了多大貢獻。死而後已,晁錯不冤也不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魅族note9到底選擇6+64還是選擇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