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料完善度低
-
2 # 艾灸養生鞏傑
拔罐應該算是民間最流行的一種自治的土辦法,不管是懂不懂醫學的人都可以使用,我母親在我小時候經常用拔罐來緩解感冒、發燒等症狀,如果每次病情嚴重,再配合使用硬幣刮一下後背(那會還不知道刮痧這個概念),恢復的特別快。
並沒有很專業的知識,也沒有精準的穴位研究,一般都是哪裡不舒服拔哪裡。
-
3 # 隨遇而安139226572
我本人十年前患了強直性脊柱炎,背上如同背個大石塊壓的直不起腰,渾身疼痛生活不能自理。我的叔伯兄弟是開診所的,在中藥治療的同時我要求我弟用罐頭瓶給我拔罐(他的一套罐被一病人拿去用了,當時我們這裡沒有賣的)。十個瓶子每天一次,當時是秋後瓶子拔在脊背上用薄被蓋上,每次二十幾分鍾,拔了三四天我彎腰拾東西,發現我不再那麼用力了。死馬當活馬醫,繼續拔了二十一天,我能彎下腰了。現在每天早上來回走一個小時的路程鍛鍊因為是農村人,家人外岀打工我一個人在,種少許花生·紅薯和蔬菜,不是太重的活我都能做,現在家裡買了一套真空拔罐氣,哪裡不舒服就拔哪裡,本人認為拔罐是比較好。
-
4 # 醫聯媒體
拔罐療法廣為人知,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所以拔罐也應用廣泛。同時也存在著一部分的人持著懷疑的態度:拔罐真的對身體好嗎?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拔罐是將罐具中空氣排出產生負壓,再將其吸附在經絡穴位上,這種做法可以將毛孔吸開,把體內的溼氣、寒氣、瘀血等病理產物從毛孔吸出體外。採用這種療法,可以促使區域性血液迴圈,起到活血化瘀、調理經絡還有止痛的作用。在拔罐的過程中發生的瘀血現象,都是在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自身抵抗力,從而達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
中醫常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當長期保持同個姿勢很少活動的時候,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往往會使區域性血流受阻,那麼這些血流不足的部位就會感到僵硬難受,甚至出現疼痛的症狀。這時候拔罐就能很好地改善區域性的血流狀況,疏通經絡以降低疼痛的敏感性,緩解一些由於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礙。
拔罐雖然好處多多,但是還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項才能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
1、拔罐時身體不可亂動以免罐具總是掉落影響效果;
2、拔罐後要儘可能避免吹風,也不能著涼;
3、拔罐後8個小時之內不要洗澡,以免把溼氣帶入體內反而適得其反;
4、拔罐之後有起泡現象的,不用擔心,更不要去戳破水泡,以免引起面板感染。
指導專家:李梅,主任醫師,錦州市中心醫院中醫內科。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21年,擅長中醫常見疾病的診斷、中藥與針灸治療。
-
5 # 善德坊
拔罐可以將體內 寒氣 溼氣透過面板組織滲透出來 ,從而排除邪氣 調理人體的亞健康。健康知識
生病的步驟:
虛就會癢,寒就會酸,溼就會脹,凝就會疼,瘀就會麻,堵就會痺,瘤就會中風,癌就會失覺。
1.“虛”的體質是覺的累,疲勞,犯困,沒有精神等……
2.“寒”的休質是感覺,怕冷,怕吹空調,晚上睡覺感覺冷等……
3.“溼”氣重的人,就像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及不舒服。
4.“凝”的意思是迴圈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
5.“淤”的時間長,易出現阻塞,身體易痠痛,麻木,脹痛,在疏透過程中痧點全是黑紫色的。
6.“堵”時間長了就容易生病,每個人生病不一樣,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後形成瘤,在體內形成實質性的結節。
7.“瘤”就是體內堵的東西過多過長而不及時排出而積成塊狀影響身體正常活動!
8.“癌”就是瘤的升級板,瘤到處開花結果,就是對人的生命極限的挑戰開始。
9.提醒大家:寒溼是萬病之源,對照一下,您身體在哪個階段。
健康就是一種責任❗❗❗
回覆列表
"拔罐"本質上是一種物理療法.如"熱敷、冷敷、按摩、紅外烤燈"等.對一些肌肉組織損傷或疲勞、凍傷等具有一定輸通血液迴圈、緩解疼痛、解除疲勞的治療作用 。但"撥罐"這種方法又極易損傷面板,造成新的傷害,弊大於利,建議不要去"撥罐"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