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週末實驗室

    可以想象的到,大部分回答應該都是針對孩子來說的,那麼我再回答這些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也不是什麼育兒專家,也提不出什麼金點子。

    但是,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聊一聊孩子剛上幼兒園,對家長來說重要的是培養什麼。

    1.放手

    孩子去幼兒園前期,大部分都會哭鬧,而大部分家長也都會狠著心讓他們去適應新的環境,可是狠心和放手是兩個概念,當孩子被老師帶去教室,有多少家長能夠完全放心,那個天天圍在身邊的小寶,突然離開你的身邊,可能有很多家長會覺得自由啦,但是時間一長,孩子可能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卻未必適應沒有孩子的時間。所以儘快適應這種生活,並且找到自己的事業或者興趣儘快回到自己的生活圈子很重要。

    2.發現

    找到自己原本應有的生活只是一方面,我們的關注點必須有一部分在孩子身上。我覺得孩子回家可以少問一點今天吃的怎麼樣,老師對你怎麼樣這種問題,多問問孩子在班級裡有沒有很好的朋友,看看孩子的社交能力,多問問孩子喜歡和不喜歡的同學,並且問問為什麼,然後正確的引導他們如何看待小朋友們的做法等等,多問問孩子喜歡什麼課程,發現以他們的視角看不到的閃光點和天賦,以後可以著重培養。當然,誰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毛病,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會犯錯的天使。早發現,早扼制。

    3.時間管理

    家長不單單只是告訴孩子應該管理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以身作則這個問題就是這麼奇怪,你天天告訴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做到了嗎?答應孩子的週末郊遊是不是又因為工作取消了?答應孩子的上學時間你起床了嗎?與孩子約定好的放學時間,你趕去了嗎?不要總拿自己時間忙作為藉口,真的忙,就別答應孩子去接送。承諾從來不是兒戲,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說出:爸爸(媽媽)答應我的事情從來不算數。

    4終身學習思維

    家長總是站在過來人的立場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可是學習是終身的事情,有多少家長還在以身作則的告訴孩子:你在學校學習書本知識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在學習著什麼樣的知識,嘗試新的工作等等,等你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會與你分享我們在自己學習軌道上的成就等等。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我還沒有為人父母,有些東西可能讓人感覺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我覺得這些道理還是可以聊聊的。

    以上。

  • 2 # 皮特老師科學育兒

    你好,我是皮特老師,擁有7年教齡的早教老師。

    關於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準備,可以分為兩方面:

    長期準備

    一、 語言能力的培養:

    大多數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年紀已經擁有不錯的語言溝通能力了,但仍有部分兒童,由於語言發展較慢或者害羞等原因溝通能力較弱。

    培養語言能力主要在兩方面。

    1、教會小朋友表達自己的生理需求

    如上廁所,渴了,餓了,肚子疼,累,困等。

    2、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幫助孩子認知並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心,生氣,難過等。這樣在小朋友回家後,就可以更好的與我們交流在幼兒園的情況啦。

    二 自理能力:

    兒童在上幼兒園之前,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飯,上廁所,睡覺等。

    這些小朋友力所能及的事,應當儘早去訓練小朋友做,一定要分清愛和溺愛的區別。

    如上述這些生活技能在小朋友兩歲多時即可開始鍛鍊。

    三 鍛鍊分離的能力(全職媽媽們注意啦)

    要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小朋友與父母,尤其是媽媽的分離能力。

    前期可以在保證小朋友安全的情況下,讓小朋友獨立的玩耍,媽媽呆在另外一個房間。

    在小朋友逐漸適應短時間的分離之後,可以與小朋友做好約定。

    比如媽媽下樓一趟,等你拼好拼圖就回來;媽媽出去給你買好吃的,你睡醒了就回來。

    在這個過程中,讓小朋友適應分離。同時,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感。讓小朋友知道,媽媽走了,是一定會再回來的。

    四 自我保護的能力

    1、安全人員名單。

    給小朋友做一個名單,告訴小朋友哪些人才是安全的人,哪些人可以相信。

    2、 身體安全,小朋友之間難免發生摩擦。

    第一,教會小朋友勇敢大聲的說“不”。

    第二,告訴小朋友在玩耍時,保護好自己的脆弱部位,如頭部,眼睛。

    第三,自己的私密部位,禁止任何人觸碰!即使是父母,也要在小朋友同意之後。

    3、對一切陌生人說“不”。

    五 規則感和聽從指令的能力

    要在小朋友兩到三歲之間,逐漸培養小朋友的規則感和聽從指令的能力。

    也就是要給小朋友“立規矩”了。

    具體的方式就是要跟小朋友約法三章,提前告知哪些行為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讓小朋友知道這就是規矩,以及打破了規則之後會有哪些懲罰。

    剩下的就是貫徹落實了,做錯了那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去糾正小朋友違反規矩的行為。

    最終將規則意識內化,讓小朋友擁有自律的能力。

    短期準備

    一 上學前

    1 與小朋友的溝通,以及心理疏導。

    讓小朋友知道即將發生什麼,用正面的方式去疏導小朋友入園前的焦慮。如:

    繪本引導,如《我愛幼兒園》《一口袋的吻》等。

    實地參觀,讓小朋友看到幼兒園小朋友快樂玩耍的情形。

    場景模擬,在家裡模擬幼兒園的場景,爸媽來扮演老師。

    2 調整作息。

    幼兒園有其作息表,家長至少提前一個月開始調整小朋友與作息表不符的習慣。

    3 家長的心理準備

    家長切勿表現出焦慮不安,小朋友能敏感的感知到我們的情緒。試著用輕鬆,愉快的態度來感染小朋友。

    4 請一定一定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

    他們永遠更比我們知道該如何處理孩子入園的不適。

    二 放學後

    1 按時接!!

    2 一個大大的擁抱!

    3 聽聽小朋友一天的經歷。

    切不可一上來就問: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

    待小朋友平靜下來後,慢慢引導他說出這一天的經歷,並且強化那些小朋友喜歡的部分。

    如“對呀,如果你上幼兒園的話,你就能天天跟你說的那個小妹妹一起玩了。”

    4 與老師簡要溝通小朋友當天的表現,同時告知老師小朋友的性格特徵以及一些生活習慣。

    以上,

  • 3 # 快嘴辣媽小叨

    1,首先當然是自理能力,孩子離開家最怕的就是受委屈啊,你想如果他天天拉褲子老師也不會有好臉色,如果吃飯不會自己吃,那也沒有人像爸媽一樣喂他,就只能餓著了。所以學會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脫簡單的衣服,穿鞋脫鞋,起碼讓孩子脫離你視線的時候不會因為生活上的問題委屈自己。

    2,培養孩子敢大膽找老師提需求。你再怎麼培養這麼小的孩子離開父母一定有自己辦不到的事情,老師要照顧很多孩子不一定發現每個孩子的需求,一定要敢於向老師提出自己的正當需求。

    3,多陪孩子,讓孩子信任你,有什麼事敢回來對你講。這麼小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本來也不是很強,學校每天發生了什麼你只聽老師講了解到的未必特別真實。下班回來一定要多陪孩子,聽他講學校裡的事。孩子如果在學校裡犯錯了闖禍了,也不要急著責備,耐心跟孩子瞭解前因後果,搞清楚原因,再教會孩子以後麼正確處理。

    4,培養孩子學會分享和交流。幼兒園裡的東西和家裡不一樣,不是他一個人的,要學會分享。平時可以讓他帶著玩具下樓去和小區裡的小朋友多一起玩,培養他與人相處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 4 # 欣儀佳

    孩子九月份上幼兒園,最重要培訓的有以這幾點:

    第一點,一定也是必須讓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新生入園,一個班少則有十多位小朋友。由於每位小朋友都是第一次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下,第一個星期會有很多小朋友不適應而哭鬧。老師不可能都能照顧到每一位小朋友,所以家長朋友們首先得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免得在幼兒園天天尿褲子。

    第二點是讓孩子要學會把自己的訴求大方說出來,不要怕麻煩老師而不說。比方說自己尿褲子了而老師又沒有注意到,這時小朋友就得勇敢的去告訴老師。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的時候,自己想喝水啦或者不舒服啦也要自己告訴老師。

    第三點呢,要教會孩子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吃飯。三歲一點的孩子,讓寶寶學會能獨立的自理一些事情。

    第四點呢,也是我們家長朋友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每次都會問寶寶在幼兒園怎麼樣啊,有沒有被打啊。我們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被打或者被欺負了一定要馬上告訴老師,寶寶也不能在幼兒園打人欺負人。自己衣服遮住的地方不能給別人碰,不能讓人親自己的臉,要學會拒絕別人的要求。

    小寶寶在外不開心或欺欠了回家要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愛著小寶寶的。

  • 5 # 加油兒寶貝

    還有三個多月寶貝就入園了,最急迫的就是做好入園準備:

    1)心理準備

    孩子入園可能是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和家人分開,大人覺得簡單的事情孩子不一定理解。要讓孩子知道早上他去幼兒園,爸爸媽媽去上班,晚上一家人還會見面,還會一起回家,分開只是暫時的。可以通過類似的繪本故事讓孩子慢慢體會和了解;也可以通過在家裡玩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提前體會,做好心理準備。

    入園準備的書籍,可以多買幾套,孩子會很喜歡,也順便了解了幼兒園的生活!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孩子參觀要去的幼兒園,提前熟悉環境。讓孩子重點體驗在哪兒上課、在哪喝水、在哪如廁、在哪午睡、在哪兒遊戲等。也可以帶孩子參觀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如果條件允許,帶孩子一起工作一天,讓孩子瞭解爸爸媽媽的一天也是不錯的呢!

    往往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孩子大哭不肯進去,主要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進去以後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和家人分開是暫時的,內心充滿恐懼,才會不願意去。再一點就是,幼兒園的生活小朋友不能自理,也會因此拒絕去幼兒園的。道理是很抽象的,孩子未必全懂;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的切身體驗來判斷事情。

    2)生理準備

    最好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基本的

    自己會吃飯!

    自己能如廁!

    自己會穿衣!

    自己能入睡!

    自己整理衣物、書本、玩具等都可以邊遊戲邊練習的,寓教於樂,大人小孩都輕鬆!

    3)爸爸媽媽一定要在小朋友入園初期,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小朋友在幼兒園的生活,特別是小朋友的感受;最好也和老師多溝通,幫助孩子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讓小朋友儘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 6 # 怎樣做家長

    一、3-6歲孩子的人格發展狀態

    埃裡克森認為,三到六歲的孩子,人格發展處於主動對內疚的階段。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階段是孩子建立積極主動思維習慣的重要階段,心理髮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

    “我能成功地執行自己的計劃嗎”。

    當這個階段孩子受到友好對待、被我們充分支援時,就能培育出孩子良好的目標意識,清楚自己的行動目的;反之,孩子就會出現畏懼退縮、缺乏自我價值感、內疚、失敗感等心理髮展障礙。

    二、呵護3-6歲孩子的發展狀態

    這個階段,我們家長要更加註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孩子在三到六歲,身高和體重都有了明顯的變化,能夠隨意運動,可以推動傢俱,自己開啟各種瓶瓶罐罐,爬上爬下。加上這個階段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會更加主動地探索世界。我們家長在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為孩子的探索行為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環境,還要注意危險家電的擺放,廚房刀具的收納等。

    這個階段,我們家長要呵護孩子的主動性。

    面對三到六歲孩子的主動性,埃裡克森是這樣說的:“對自己的看法改變了,面臨著想要不依賴父母獨立做事和失敗時產生內疚之間的衝突。他們迫切地希望自己做事,但在努力失敗後又感到內疚。他們視自己為具有自主權利的人,並且開始自己做決定。”如果我們家長可以覺察並保護孩子的這種主動狀態,孩子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就是在為孩子提供自立的機會,幫助孩子形成主動性,為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基礎。

    相反,我們家長對孩子的主動行為表現得不屑一顧或是嘲笑孩子的主動行為,就會讓孩子陷入內疚之中,變得沒有自信。

    三到六歲,孩子普遍進入幼兒園生活,孩子會呈現出積極主動的心理髮展狀態,會積極地跟同學交往,很願意去幼兒園跟夥伴玩耍。但是我們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跟同學處不好關係,會跟孩子說“到了幼兒園要好好跟小朋友相處哦”, 經常提醒孩子,跟孩子講大道理,甚至在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時候批評孩子等。這些都會讓孩子走向內疚的心理狀態,產生受害者心理。孩子還會用自己的想象來理解世界。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常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家長當然要及時迴應,引導孩子思考。對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的問題,可以直接說“爸爸媽媽也不知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答案,營造一種積極思考、快樂學習的氛圍。

    另外,我們家長要積極參與孩子發起的遊戲,做到永遠讓孩子贏。

    遊戲是每個兒童的基本權利。美國兒科協會認為遊戲對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身體、社會和情緒幸福感是必要的。充足的遊戲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孩子對同伴的接受程度也與父母為孩子創造遊戲機會的程度相關。

    三到四歲,孩子喜歡一個人玩遊戲,到了五歲,孩子更加喜歡互動的遊戲,尤其是競賽性的遊戲。孩子很享受贏的狀態,而且會積極、主動地組織遊戲。比如孩子會自動發起躲貓貓、過家家、老鷹抓小雞、拼圖等遊戲,需要我們大人配合。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怎麼做呢?會不會覺得太幼稚了,不符合我們的形象?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建立親密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培養自信、組織能力的機會。

    那麼,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支援孩子的行為,主動參與到孩子發起的遊戲中,全身心投入遊戲;

    其次,永遠讓孩子贏,在遊戲中示弱,滿足孩子“贏”的心理需求;

    然後,在遊戲結束的時候,跟孩子交流玩遊戲的感受,分享一起玩遊戲的快樂,告訴孩子:“跟寶寶一起玩遊戲,真開心”。這既能加強親子間的溝通,也是培養孩子社交技能的有利時機。另外,還可以組織家庭聚會,主動為孩子創造玩遊戲的機會。

    三到六歲的孩子處於主動對內疚的階段,我們家長要做到呵護孩子的主動狀態。家長及時滿足孩子主動的需求,孩子就會形成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積極主動、自信的良好品質;

    而我們家長有意無意地限制孩子,忽略孩子的主動需求,孩子將形成沒有擔當、缺乏創造力、懶惰等不良品質。

  • 7 # 懶媽育二寶

    9月份上幼兒園,從現在開始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家長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什麼方面的能力呢?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也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我給你的建議就一個:獨立性!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與外人接觸——減少對家中某一人的依賴

    工作十七年來,我發現大部分焦慮情緒持續時間長的孩子一般都是隻依賴一個扶養人。比如:從小都是媽媽帶大、奶奶帶大、帶大的。

    因為習慣了只對同一個人依賴,所以孩子很難建立對媽媽奶奶以外的人建立依賴。就比較難適應。

    家長可以讓家裡的其他家長輪流陪孩子玩,也可以多帶孩子去親戚家,讓親戚們帶他玩。消除孩子只對一個人的依賴。

    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如廁、飲食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是因為幼兒園是個陌生的環境,老師也是陌生的。如果自己的事情又不會做,面對陌生的老師和環境就會更加緊張。

    一般會自己吃飯、懂得自己如廁、自己獨立玩玩具的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適應得都比較快。

    所以,一定要培養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入廁,讓孩子有獨立玩玩具看圖書的空間和時間。

    獨立與同齡人遊戲——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孩子到了幼兒園,如果同班的同學有好朋友在,焦慮情緒會緩解許多。

    但是大部分孩子之間都是陌生的。如果您的孩子平時能主動和同齡人交往,一起玩玩具、一起看書……

    那麼,入園後,他會很快交到朋友,和朋友一起玩就會忘記對陌生的恐懼和焦慮。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只要重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能有效地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情緒。

  • 8 # 斯琴慧子生活視角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的心情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孩子適不適應幼兒園,喜歡不喜歡幼兒園。其實家長不必要擔心太多,一般孩子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剛開始時肯定不習慣,可能還會哭鬧,但是幾天之後就會習慣了。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很多孩子還是很喜歡幼兒園的,那麼孩子要上幼兒園,媽媽應該做什麼準備呢?

    孩子上幼兒園,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要學會自己穿簡單的衣服,寶媽最好給孩子穿簡單衣服,便於孩子自己操作。孩子要學會自己穿鞋子,寶媽要給孩子穿粘帶子鞋子,不要給孩子傳繫帶的鞋子,因為孩子太小不會繫帶子。孩子也要學會自己吃飯,每個孩子都讓老師喂,老師也忙不過來的,孩子還要學會自己上廁所,自己提褲子。這些自理能力對要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寶媽一定要讓孩子學會這些自理能力,不要太慣著孩子,什麼都替孩子做,使孩子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哪個幼兒園都不願意要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

    2、寶媽要按照幼兒園的時間給孩子調節生物鐘

    因為,幼兒園的時間和在家裡不同,到時間必須起床上幼兒園,早晨吃飯,中午休息睡覺等都和在家不一樣。所以,寶媽要提前按幼兒園時間,調節孩子的一天的時間,讓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的時間,調節好孩子的生物鐘。

    寶媽要對自己選擇的幼兒園瞭解清楚,幼兒園的規模大小,基礎條件怎樣,園內環境好壞,老師的執業情況,伙食的情況,收費情況等等,才能貨比三家,為孩子挑選一個合適的幼兒園。

  • 9 # 全職寶媽小包

    孩子9月份上幼兒園現在最重要的是培養什麼?最重要的培養是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準備上幼兒園了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做準備。

    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般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都是在三歲左右,那麼這時候孩子一定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如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自己穿鞋子、自己睡覺等。

    孩子的表達能力

    上幼兒園的孩子一定要具備簡單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跟老師和小朋友正常的溝通。如果前面的自理能力比較差,那麼溝通能力一定要有,起碼會跟老師說想上廁所等。

    孩子的交際能力

    多帶孩子去跟別的孩子玩,讓孩子學會去交朋友。因為幼兒園裡孩子比較多,如果孩子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玩的,那麼當面對那麼多小朋友的時候孩子會有些膽怯和不知道怎麼跟別的小朋友玩,就容易被孤立。所以儘量讓孩子多跟同齡人接觸,可以通過讓孩子跟同齡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和零食等來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

  • 10 # 小酒窩爸媽

    入園前,除了調整孩子的作息,鍛鍊他的表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外,最重要的是還要通過各種方式給寶寶足夠的心理建設

    因為人總會對未知的世界充滿恐懼,寶寶一下子離開溫暖的家到了一個新地方,身邊還沒有爸媽的陪伴,肯定會害怕的。

    所以寶寶入園前,我們可以事先做一些引導,緩解孩子對未知世界產生的恐懼,幫助孩子度過入園焦慮,安撫好孩子的心理

    1.藉助繪本

    我們可以藉助繪本來引導,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熟悉幼兒園。

    比如《魔法親親》緩解孩子入園焦慮,安撫和媽媽分開的情緒;

    《愛上幼兒園》:告訴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有哪些活動;

    《媽媽一定來接你》:緩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分離焦慮;

    《老師我想上廁所》:鼓勵孩子在幼兒園大膽表達自己的需求;

    《噓,午安》:養成孩子在幼兒園好好午睡的習慣;

    《我想和你做朋友》:鼓勵孩子在幼兒園勇敢交朋友;

    《幼兒園裡守規則》: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應該遵守的規則;

    還有非常真實的《我愛幼兒園》都非常適合。

    2.角色扮演遊戲

    通過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生活情況。

    3.提早熟悉幼兒園環境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孩子提前參觀幼兒園,熟悉一下環境和老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工作適合寶媽在家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