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都市回收人

    信用卡本質上是一款信用產品 ,是年輕人累積自己信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信用卡對現在的年輕人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會有重要幫助,用的不好就會讓自己盲目消費揹負過高的負債,歸根到底 還是要加強自律性和責任感 信用卡是一款產品 杜絕過度消費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 2 # 金融筆記

    因人而異吧。

    信用卡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有自控能力的人越早使用越好,但是沒有自控能力的人還是儘量不要碰信用卡,有沒有自控能力其實跟年齡沒多大關心。

    有規劃有自控的人把信用卡玩成了薅銀行羊毛的工具

    信用卡的特點是可以無息佔用銀行的錢一個多月,這個本來是讓我們薅銀行羊毛的設定,怎麼薅羊毛呢?我簡單介紹下:

    如果沒有信用卡,我們每個月的收入就要放一筆錢在銀行卡里用做日常生活的支出。但是,如果有了信用卡,我們就可以把這筆備用金給利用起來了。我們可以把每個月的收入全部存入餘額寶,然後日常消費全部刷信用卡,或者刷跟信用卡功能一致的花唄,等到月底再把錢從貨幣基金裡取出來還信用卡。

    這麼搞能薅多少羊毛呢?我來給大家算一筆帳:

    假定每個月1號發1萬工資,然後30號信用卡還錢,要還1萬。我們把每個月發的工資都買成貨幣基金,假設收益率是3%,這樣一個月下來能賺300塊,一年下來能賺3600塊。

    雖然錢不多,但是蚊子肉也是肉啊。

    除了多出來的利息,刷信用卡還會有各種各樣的積分,這些積分可以換換禮品賺點話費免費洗車,有些銀行的信用卡還會有些VIP服務,比如在飛機場火車站有休息室等等。

    總之,信用卡用的好,能享受的福利不少。

    沒有自控能力的人把信用卡玩成了銀行的印鈔機

    遺憾的是,目前用信用卡的人薅羊毛的屈指可數,搞一堆信用卡玩套現遊戲或者分期付利息的一大把,信用卡的利息多貴啊,本來賺銀行利息的事情變成了給銀行打工。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會慢慢給銀行打工了呢?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信用卡暗藏的殺器:放大個人的消費慾望。

    以前消費要花人民幣,手上大筆錢出去後會心疼,看到包裡的錢越來越少會有壓力,消費就會很節制。

    到了信用卡時代,消費的時候,變化的就是一個數字,消費完人爽到了還感受不到付錢時候的罪惡感。除了還信用卡時被巨大金額嚇到以外,大多數時候是快樂大於痛苦的。

    用久了,不自覺就會放大消費的數量。俗話說,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消費習慣改變後,再想過苦日子就比較難了。慢慢就只能給銀行打工了。

    本質上,是無節制高消費的人在給有節制有自控的人打工

    假如玩信用卡的人都是薅銀行羊毛的人,銀行的信用卡中心最後肯定倒閉了。現在為什麼各個銀行在信用卡上爭奪這麼厲害?因為大多數人最後都淪為幫銀行打工的人。

    銀行為了招攬更多的人來開卡就會把很多福利提上去,最終就便宜了那些薅羊毛的人。對於銀行來說,只要收到的工錢比薅走的羊毛多,他們就會接著努力拼命的去開卡。

    所以,對年輕人來說,用不用信用卡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用信用卡,就努力成為薅羊毛的人。

  • 3 # 提查查

    我的觀點是信用卡辦了比不辦好。

    說說優點:

    保持良好的消費、還款,可以養徵信,有助於以後做生意週轉貸款,易下款。

    另外,關鍵時刻可以應急,還可以享受五十多天的免息期,這總比借錢欠人情要好吧。像其他開卡行優惠類的活動那些就不用提了,可以忽略。

    別人給你的建議是正確的,雖然各行批卡年齡要求在18歲到60歲不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銀行評審年齡分值項也會變化。除非個人其他資質條件優越。

    很多人沒這個意識,認為信用卡辦了沒用,這是因為不瞭解信用卡的好處。

    趁著現在資質不錯,能申請的就申請幾張,養好徵信,以後有用得著時就明白好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瞬間讓你突然覺得讀書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