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國文化雜談

    “離婚率”這幾年居高不下,是這幾年以來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

    我個人認為: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離婚率高可以證明一點,那就是現代人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並敢於付出行動。

    每個人不論是結婚也罷,離婚也罷,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讓自己過得幸福。結婚的時候沒有誰想著要去離婚,結婚的時候我們是奔著幸福而去的。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當兩個人組成了一個家庭,經營了一段婚姻以後,發現遇到各種各樣無法解決的問題,婚姻生活過得非常痛苦,無法再一起生活下去,那麼當雙方發現離婚是可以解決這個痛苦的方法,那為什麼還要痛苦的維繫婚姻呢?當兩個人覺得婚姻無法實現各自的幸福時候,會選擇鄭重的離婚。

    那麼從社會的穩定性來說,離婚率高對社會的穩定性會有一定的影響。因為組成一個家庭不僅僅只是兩個人的問題,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的問題,老人的問題。

    我們知道吵吵鬧鬧的婚姻對孩子的成長不利。那麼若是雙方能夠友好的平靜的離婚,對孩子的愛和關心一直沒變,那麼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幫助的。可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離婚的夫妻把孩子的關心和愛作為要挾對方的一個籌碼,或者對孩子不管不顧,無形中讓孩子在中間非常的為難和痛苦,孩子沒有安全感,那麼這樣的離婚對於孩子來說傷害是比較大的。

    在60、70年代的時候。大家的生活非常的貧困,生活水平都是差不多,都是做體力勞動,為填飽肚子而奔忙。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都沒解決,哪裡可以考慮到精神上的幸福呢?

    另一方面以前還沒有計劃生育,大多數的家庭都有四五個七八個孩子 ,那個時候,若是離婚是互相都沒辦法生存下去,有可能都會活活的餓死。那個時候真的是男人離不開女人,女人也離不開男人。需要抱在一起才能夠生活下去的。

    從大的社會環境來說:那個時候整個的社會環境都是比較封閉性的,外面的誘惑比較少離婚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

    基於上面三個原因:既是老一輩的婚姻生活過得非常的不幸福,也被忍耐著、壓抑著。

    錢鍾書作家說過的一句話:“城裡面的人想衝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無論是事業也罷,婚姻也罷,大都如此”

    結束語:

    中國的婚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今結婚的意願又是那麼的低。大家似乎把婚姻看透了。但中中國人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生活的民族。未來的婚姻生活將是怎麼樣的,我們拭目以待。

  • 2 # 珊桃和露

    介紹人剛剛介紹他和媽媽認識的時候,媽媽不怎麼說話,就只是紅著臉坐在那裡,第一印象很好。

    結婚以後才發現,媽媽不但話多愛嘮叨,脾氣也不好。動不動就大聲吼叫著罵人。爸爸後悔了,但是當時已經有了我,看著襁褓中咿咿呀呀的孩子,爸爸放下了離婚的念頭,後來就又有了弟妹。

    長大一些了,看到爸爸和媽媽生氣,每次都是爸爸躲出去,媽媽在家裡摔碗,但是爸媽再也沒有提過離婚的事。

    望著爸爸略顯沉重的背影,我突然有了想哭的感覺。後來媽媽再和爸爸吵架,我就站在爸爸的前面告訴她,再罵爸爸我就和爸爸搬出去住了。媽媽突然愣住了,覺得我是個女兒,應該愛她多,應該向著她說話。

    爸爸也利用這件事情,和媽媽談了談,說我們都大了懂事了,不要總是這麼脾氣暴躁的處理事情,要好好的講道理,再後來就好多了。

    爸爸一輩子都是讓著媽媽,經常都給我們說,你媽媽生你們姐弟3個不容易,每天操心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還要上班,你們也要理解她。

    我們小時候淘氣,爸爸從來都不打我們,媽媽打我們的時候,爸也是拉開我們,媽媽就說他做好人,結果他們就開始吵架。

    現在的人每次生氣都把“離婚”掛在嘴邊,從來不懂的互相遷就對方,更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也不考慮自己的後半輩子怎麼樣,只顧眼前自己逞一時之氣。不僅對自己不負責,對孩子更沒有責任感。對待婚姻的態度就是不計後果。

    對於我們看到的是老一輩人的相濡以沫,執子之手,卻沒有看到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隱忍和包容。

    現在的人,不可能包容對方的缺點,更做不到隱忍,所以他們也就沒有了相濡以沫的愛情。有的人離婚1次,2次甚至3次,卻沒有想過,誰家過日子不是財米油鹽,鍋碗瓢盆碰碰撞撞的過到老的?

  • 3 # 我是夜色闌珊

    作為一名六零後,我個人覺得,自己的成長過程,好像就是一箇中國當代社會婚姻遷延幻變的見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整個社會都被一種秩序的框架規範著:工作生活、行為舉止、價值取向、思想認知等等諸多方面莫不如此。

    那時候,人們關上門,過著形式上屬於自己的小日子,但當你置身於社會環境中,你的所思所想、舉手投足,無不是在他人的矚目中。

    七十年代末期,我在上初中,當時,班裡有個高姓同學的父母是離異的。在我的記憶裡,自從認識他,就很少見他有開心的樣子。整天低眉順眼、寒蟬怯懦的隱身於教室的角落裡,少與人交流,也少與人結伴,極力迴避著同學們各種各樣的目光。即使家人與鄰里間的交往,也像是彼此隔著一層紗,迷離而飄忽,畢竟,在那個年代,那樣的家庭處境真的是少之又少,好奇、意欲探究而不可得,更讓這一切顯得與眾不同,那是一個規矩重於個性的時代。

    幾十年後的今天,用天翻地覆來形容這一切的改變都不為過。人們變得愈加自我,也更有自主性。不同的意識、觀念也更易於被它人所理解、接受,似乎傳統的東西,正在被更多的人背離,其中得失、取捨自有論斷。但就婚姻與家庭而言,無論任何年代,珍惜、忠誠、包容都是要用一生來堅守的,也不會因歲月變遷而偏移。

  • 4 # 紫紫物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離婚率的確越來越高,就連前幾天深圳離婚都要預約到六月份,門口更是排起了長隊。

    但是在50.60年代甚至更早的時候,離婚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而且每個家庭似乎看起來都幸福美滿。

    大家對症下藥,看看自己的婚姻是不是也出現此類問題,如果是這樣那就趕緊想辦法解決,畢竟大家都希望兩個人能夠攜手一生,加油!

    思想觀念發生巨大變化

    在老一輩眼裡離婚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雖然每天都會爭吵但還是沒有人提離婚,這樣的婚姻雖然是一輩子,但卻不幸福,因為每天的生活充滿了硝煙。然而如今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不再去考慮那些事情,只要自己過得幸福和開心就好,剩下的都不重要,大家越來越追求自我與個性了!看問題的角度也很老一輩有很大的不同。

    生活的壓力太大

    社會進步的確是一件好事,但人們的壓力也不斷的增大,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稍不留神你就會和別人落的很遠。面對這麼大的壓力,離婚似乎成了大家的解脫,因為婚姻對一個的束縛太多了,而且婚姻會讓一個人活的很累,身子上的擔子也很重,單身的時候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結婚卻變成了讓全家人吃飽自己餓。有的人無法面對這麼大的轉變,所以就選擇了離婚。

    追求物質和精神

    社會高速發展,人人都在談論階層,危機感、壓力感很重,誰都想有個另一半幫助自己提升階層,物質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容易滿足,如果看見另一方不夠努力上進、不符合自己的經濟預期和價值觀或者另一方家裡出現一些拖累經濟的情況,家庭危機就會爆發;精神需求越來越高,本來工作壓力就大,回家還要協調工作和生活,處理家庭瑣事、繁雜的家務和家庭人際關係,情商不夠高就會焦頭爛額,導致矛盾。

  • 5 # 有幾人

    很多文章和問題在販賣現代人婚姻不穩定的焦慮感,真的那樣嗎?過去的婚姻真那麼好?只不過是暴露出問題和沒有暴露問題的區別罷了!

    “過去”指的是哪個過去?古代還是六七十年代?不認同什麼古代沒有婚姻問題,現代人多數混亂浮躁的說法。

    沒必要加什麼時光濾鏡,哪個時代都有一地雞毛的婚姻。

    古代,最近熱播的《清平樂》,曹皇后的第一段婚姻就是和離吧?郭皇后被廢,算是單方面被離婚吧?

    在南宋理學沒興盛之前,和離的現象雖然不多,可也存在,並且有過一段婚姻的婦女和寡婦,要改嫁也是常見。

    古代的風俗文化也是不斷在變的,比如裹腳,宋朝中期以前只有少數專討好男人為生的女人裹,後來成了普遍現象。

    到了明朝中後期,那才是到了不裹腳就嫁不出去的地步,但這時期都還是“纏足”,只是從小用布條以特別裹法層層纏,是束縛,但還不是直接傷害。

    到了清朝的中後期,為了簡單快Jetta到“三寸金蓮”效果,那是直接折斷部分腳骨!折足裹,就算放了腳,也是畸形的殘疾腳了。

    那麼民國提倡“天足”,到底是反傳統,還是恢復傳統?

    古代的婚姻,還有很多人家,夫妻沒有分開,但是丈夫要納妾,失寵夫人獨守空房,那和離婚有什麼區別?還不如和離了,分了家產,各走各路,各自安好。

    而真正幾乎沒有離婚現象的,是新中國的五六七十年代吧?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也聽人講過,也有資料瞭解,那是一個家家戶戶絕對和美的年代嗎?

    那個年代明明是不敢離和離不起吧?在個性被打壓到極致的年代裡,多說幾句閒話都不行,還敢鬧離婚?而且,連飯也吃不飽,又哪有心思考慮內心感受?明明是特殊時期的不正常社會狀態,反而被懷念。

    很多長輩常說那個年代的人才真正善良單純,可問他願不願意返回那個年代,又不肯返回。

    不離婚不等於過得好,我父母老了還吵吵吵,動不動就這個賭氣不吃飯,那個半夜衝出家門,與其這麼鬧,還不如年輕時好聚好散。

    現在離婚率是高,可是結婚的,有幾對是真正門當戶對又情投意合?很多是被催得急了,或看重物質條件了,或覺得到了年紀該結了,一開始就隱患多多。

    這幾年的青年男女出現不願結婚、不願生孩子的現象,老一輩的擔憂,我倒覺得這挺好的,只要個人能把工作生活安排好,比那些盲目結婚的強百倍了。

    婚姻問題,任何時代都會存在,積極解決才是正理,並不是現代的年輕夫妻道德感降低了。

    沒有走進婚姻殿堂的,請認真對待婚姻,不要草率;

    正享受幸福婚姻的,惜福惜緣,切記不能把離婚當成要挾砝碼;

    婚姻已經分崩離析的,請自省自悟,然後把過去徹底掩埋,迎接全新生活。

  • 6 # 雅青兒

    確實是這樣,主要有3個因素決定。第一是,物質條件,第二是,女性的社會地位提高,第三是,思想觀念。

    我鄰居老奶奶今年102歲了,算一下她出生的時間是1918年。她總共有6個孩子,一輩子跟隨了4個丈夫。

    那時候家裡窮,醫療技術不發達,生了大病挺過來是命,挺不過來只能等死。所以,老奶奶的第一任丈夫死後,她為了養活孩子們,只能再嫁一個丈夫。

    她帶著兩個孩子嫁給第二任丈夫後,又生下兩個女兒。過了4年左右,第二任丈夫不幸染上了傳染病,老奶奶和其中一個孩子被傳染了。後來第二任丈夫和孩子不幸去世了,老奶奶挺過來了。

    為了養活孩子們,老奶奶只能再找一個依靠。於是又跟隨了第三任丈夫,在這她生下了兩個孩子,生活了5年之後,第三任丈夫幹農活的時候發生了意外,離開了人世。

    悲慘的命運一個接一個,老奶奶又選擇跟其他人搭夥過日子,她有帶著5個孩子來到第四任丈夫這,在這,老奶奶生下來兒子,這是她夢寐以求的事啊。眼看著5個女兒都長大了,兩個女兒已經嫁人了,三女兒也到了嫁人的年紀,孩子們都不是累贅了。

    老奶奶的日子終於有盼頭了。但是第四任丈夫因為一些原因,被關押,回不了家。 就這樣,老奶奶以後跟隨著孩子們過,一直到現在。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老奶奶雖然嫁了4個人,但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下去。

    現代人離婚率這麼高,而上一輩人沒有的原因,主要是這3個方面: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也就是說,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經濟基礎良好,生存層面的需求解決了,才需要追求更深層次的需求。 之前的人,婚姻說得實際一點就是在搭夥過日子。

    那麼,只要男人勤勞肯幹,能吃苦。能完成養家的任務,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了。

    畢竟生活已經很艱苦了,已經沒有心思去想其他問題了。 就現代社會來說,離婚率高的地方,也都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那些有錢人當中。

    那些經濟落後的地方,比如小城鎮,農村地方,離婚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因為他們沒有更多的生存和物質保證。 即使婚姻中出現了問題,也選擇忍氣吞聲。

    2. 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之前社會,女性就是家裡的保姆,是生兒育女的工具。他們的生存和經濟依附於男人。所以,他們在經濟上是不獨立的,也沒有更多的選擇權。

    但是現在,女性不但完成了生孩子的責任,盡到了妻子的義務。還走出了家庭,走到了崗位上,承當了社會責任。 他們能像男人一樣,有自己的選擇權,有自己的發言權。成為了一個獨立、自由的個體。

    所以,現代的女性,如果覺得婚姻不幸福,對丈夫不滿意,她們不用考慮以後的生活,便隨心選擇,提出離婚。

    3. 思想觀念

    對上一輩的人來說,離婚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輕易選擇離婚。 但是現代人不同,離婚只是覺得對方不合適了,離婚對雙方是一種解脫。

    與其在不幸的婚姻中受傷,還不如造作解脫。

  • 7 # 森林古木

    為什麼現代人的離婚比老一輩多?這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老一輩是收音機加電視機時代,現在是高速資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及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都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進而對婚姻家庭的觀念與思想的變化。

    2現代人的經濟能力和勞動能力雙方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為經濟的獨立進而影響到思想的獨立,在各自為營的情況下,雙方的性格對家庭和對方的理解和包容,發生的變化

    3 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攀比或經不住外界的誘惑,人家有的,我們卻沒有,把責任都怪在對方身上,不是雙方共同努力和溝通來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想別人的。

    老一輩人離婚比較少,是因為有家庭觀念對眼前的一切事物比較珍惜對家庭有擔當,負責任。對每一個成員能以理解和包容的態度來對待,來自外界的干擾與誘惑也不多。

    現代男女認識接觸與相愛到走入婚姻殿堂,這就是古人中的姻緣,就是修來的緣,就必須共同去珍惜愛護它,對對方要有理解與寬容的態度,更重要的是能夠尊重對方,在這個家庭中是不可以替代的,婚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輩子的事情,要雙方共同培養維護才能夠彼此快樂,幸福的度完這一生。

  • 8 # 夜色中的太陽

    以前人用東西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的人是用壞了就丟,看不慣了就換,腦子中蹦出的第一個想法從來不會是修。

    上一輩人對待婚姻態度是“忍”,修修補補的一輩子也就過完了,很少有離婚的念頭。而現在的人對待婚姻的態度是不行就“離”,總會遇到個“合適的”。

    時代的變遷轉變了人們的思想,婚姻的地位似乎也不再如從前那般重要了。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過的很好,如不是父母的催逼,對於另一半的心理上需求或許也是可有可無的。因為現在的人都很獨立,除了生理上得伴侶需要,精神上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01.感情基礎薄弱

    好多人的婚姻不是因為愛情走到了一起,是因為自己到了已婚年齡,而且還是大齡。為了不再讓家人整天唸叨,就找一個差不多條件的,看著也不是很討厭的人,就將就著在一起搭夥過日子了。彼此之間的性格和價值觀都沒有了解透徹就倉促選擇了結婚,這樣的婚姻是不會走的長久的。

    02.工作生活壓力大

    壓力大是導致家庭生活不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是生活中的壓力處理不好都會成為婚姻不合的導火索。其中經濟問題更佔據著主導地位,物質生活是基礎,再美好的生活也必定要依賴著物質,因為這是人生存的必須條件。中國社會的家庭糾紛中,絕大部分都是因為經濟問題而產生的。

    03.缺少理解和包容

    婚姻就是一個相互磨合的過程,不斷的出現問題,不斷的解決問題。天底下沒有哪一個家庭是一點矛盾都不會產生的。如何來維護好這段婚姻,就需要兩個人的相互理解和包容。現在的社會和生活容易讓人變的浮躁,快節奏的程序很少有讓人靜下心來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如果兩人之間還不能相互照顧體諒的話,就會一觸即發。

    04.經不住外界的誘惑

    平淡的生活是經不住外界的誘惑的,過夠了乏味的夫妻生活也總想尋找一下婚外的刺激,玩一夜情或是婚外戀,這樣的事情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了。面對誘惑一但陷入進去了就很難自拔,同樣這也意味著婚姻結束的開始,沒有一個人可以容忍這種事情的存在,紙是包不住火的,玩火終究是要自焚的。

    婚姻是要靠感情來維護的,但感情往往脆弱的,需要理解、需要包容、需要擔當、需要付出、更需要對愛情的始終如一!

  • 9 # 松煙入墨735

    過去窮,離婚後男人再娶需要成本,而婦女因為某些傳統觀念也很難嫁個好人家,尤其有了孩子之後,離婚的成本雙方都難以承擔,女性在這段婚姻裡常常扮演著妥協的角色。

    老一輩人的婚姻很多時候都有父母包辦的影子,在一起組成家庭不僅是因為愛情,更多的是共同解決家庭經濟問題,吃飽飯,養育孩子就是人生的目標。而離婚對於女性更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當已婚婦女有了孩子,她也會想離了婚後,假如孩子跟了自己,是否有能力獨自將他養大?假如跟了父親,又擔心有了後母,孩子會受苦。因為過去重男輕女的思想,男性在婚姻中總是掌握主動權,女性一度的忍讓。

    而現在新中國新時代,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發奮圖強,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有上大學就業的機會。現代職場女性女強人不少見,在婚姻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話語權。男女雙方對於感情的訴求很強烈,只要任意一方不滿意,隨時都可以解散,只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誰會選擇委屈自己?

    社交對於婚姻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過去訊息閉塞,對於家庭的觀念往往一成不變,有什麼苦痛只能與家人父母交流。而現在,有任何問題可以問遠在天邊的好友,可以諮詢專家,可以問網友。現代人有著比老一輩人更幸福的生活,也知道該如何去捍衛自己的幸福,懂的取捨。

  • 10 # 小城知人

    我認為現在的人離婚率高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1點社會溝通效率大幅度提升導致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的人的聊天方式包括微信,QQ,電話,這種溝通方式極大幅度的提升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這其中也不乏能夠導致情感破裂的聯絡,而在老一輩那個時代是沒有電話的,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沒辦法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向陌生人去傾訴。

    第2點也就是現在的人的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心理上的壓力大幅度的提升,因為我們有更多的應酬需要精力去完成,有更多的問題和事情需要解決,同時我們放在自己家人上的情感的時間就更少了,時間一長就會導致我們與愛人的情感的稀釋,可能你的妻子或者老公有什麼問題需要立刻向你傾訴,你卻沒有時間,這種事情累積多了之後,就會在對方的心裡產生一種排斥,因為除了你她會向另外的人去傾訴。

    第3點,現在的人的觀念相比老一輩更加的開放,對於愛情的忠貞程度,我個人觀點是沒有老一輩那麼強烈,這也是導致離婚率上升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朝國力強大,為何最後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