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頭已無岸心中有天涯

    從記事起,我們那兒過年辦喜事都是自己手寫或請人代寫。現在生活節奏快,都是買的對聯福字,一大家子難得團聚一起,寒喧幾句就都低頭看手機了。

  • 2 # 大山220265039

    是啊!我每年都喜歡自己寫春聯,有時也幫助別人寫一些,就是要找一下那種感覺。同時自己寫可以把心裡的願望、想法、以及自己喜歡的對聯表達出來。總而言之,是一種愛好吧……

  • 3 # 月下獨酌55379

    手寫的對聯,是更有個性的對聯。正如一個人一樣。對聯,自古以來就不是隨意為之的,而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或抒發情懷,或表明態度,或展現志向,或針砭時弊,或歌頌盛世,不一而足;或喜或悲或怒或樂,亦無不可。才情,家風,精神,氣質,也可藉此展現。所以,手寫的對聯,好比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季節有每一季節的風采,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景色。又好比那廣袤自然界的植物,桃花的熱烈,翠竹的堅韌菊花的奔放,松柏的永恆,各種各樣的美爭奇鬥豔,互不遜色。春聯更是如此,好比春天裡的奼紫嫣紅,每一副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這自是手寫對聯的風韻,批次生產的春聯,毫無特色,冷冰冰,缺少內涵,豈可與之相比乎?

  • 4 # 玉輝清風

    過年了,貼自己所寫的春聯,應該是別有情感的,因為自己出句,自己所寫,符合自己一年來的實情,以及一年來的情感。

  • 5 # 束治民

    市場上買的對聯總覺得不稱心,家裡需要十好幾副對聯,要想不重複,很難。不如自己編,自己寫,自我欣賞,心情高興。

  • 6 # 山裡紅56237

    現在春節市場上賣的印刷對聯,顯然淡薄了過去家家請人寫對聯的鄰里情愫。賣的對聯都是那種撒金的紅紙,或是帶有花裡胡哨的圖案,弄的對聯都有"土豪"的感覺。更討厭印刷帶有廣告的對聯,商業氛圍濃厚,感覺真的不對年味,反正我是也不會接受這種對聯。

  • 7 # 山裡妹58893271163

    謝謝邀請:過年貼對聯大多數人喜歡手寫的,感覺好接地氣,喜慶氣氛濃。由於愛好書法的緣故,業餘時間寫毛筆字小有成就,因生計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農事多由雙親操持,忙時得鄉親們幫著收割耕種,無以為報。每年臘月回家我都準備些紅紙,宣紙,墨汁,金粉等,用兩天時間專門給左鄰右舍的鄉親及親朋好友書寫春聯,中堂之類的東西,一律免費,大年三十一天有些識字淺淡的我上門幫著貼,象廚房裡的灶神,庭房上天地神都是手寫,大家都很喜歡我這個半文化人,同時也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其樂無窮!!

  • 8 # 高閣聽雨

    手寫春聯是傳統春節文化活動的一部分,自編自寫讓人更好地體驗春節的文化情趣之美。我非常贊成手寫春聯每年也大量書寫春聯送與親朋好友。

  • 9 # 鄉村小老頭3

    受遠近聞名寫一手好毛筆字的外祖父影響自幼喜歡毛筆字,從初中時就開始自己寫春聯,文革時期寫大字報提高了寫毛筆字水平,後來就給別人家寫春聯、喜聯,到了文革時期對聯成了“四舊”,改成貼彩紙標語,撥亂反正之後貼春聯又被允許,加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手裡有了錢,過年消費也高了起來,在文革時期被破除的“四舊”又紛紛回覆,記得自己剛寫對聯那時每家基本上都是拿來一張紅紙,但是卻要寫很多東西,這就要求寫對聯的人充分利用紙張滿族來人要求,改革開放以後人們過年買的紅紙、彩紙、掛錢明顯的多了起來,很多時候是按要求寫完了還有剩下的紙,都是樂呵呵的來樂呵呵的走,每年都是從臘月廿五前後開始寫對聯一直到農曆年最末那天上午十點多才結束,筆和墨成天擺在那裡隨時服務,那時候各家除了有家族內有老人故去三年內不貼對聯以外,其他人家都貼對聯,曾經聽老人講過老祖先們當年闖關東過年沒有識字人會寫對聯,就把紅紙條上用墨筆畫上幾個圓圈貼上,這樣做除了起到:總把新桃換舊符的作用,還有一個民俗是東北人最忌諱的,怕路過的人看到沒有貼對聯說出:“這家人死人了”這句話,大正月裡即使背後有人說也不吉利。

    在後來人們的生活更富裕,市面上賣印刷的對聯也多了起來,人們不再為了節約一點錢而求人寫對聯,因為過年家家戶戶都忙,還有一部分人不再遵循老民俗,圖省事不貼春聯,我寫個當年還是門庭若市的寫對聯人變成了門可羅雀。

    貼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特定的時間、場合都有烘托氣氛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是節慶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覺得描畫的再花哨的印刷對聯還是不如紅底黑字的手寫對聯莊重大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上班都是八小時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