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于謙力挽狂瀾,挽救危局。如果沒有他,明朝若南遷,是否能成功?是否會演化成偏安一隅的小政權或者甚至直接亡國。
11
回覆列表
  • 1 # 浪78405407

    大多數的情況下,太師也先還是敗,從蒙古內部看黃金家族的影響力還在,也先很難在短時間內整合蒙古因為利益引發的矛盾,而也先也不可能在短時間滅了我大明。一旦遷都南京站穩腳跟利用江南的財源,而大明九邊重鎮的精銳還在,就是到明末九邊依然有戰鬥力的。那時雖不能說是巔峰,但是絕對可以一戰的。還有南京的三大營。而也先的騎兵不過三四萬人敗是必然的只是損失大一點而已

  • 2 # 二龍192182988

    于謙和岳飛只是兩個雷同的故事!見證當權者的自私和無能。對中國歷史改變不了多少,可貴的是他們的精神代代相傳扶直了華人的脊樑!

  • 3 # 雲淡忘了

    當年明朝若非有於這樣的強臣,才能保持大明強勢!但即使沒有於,也會有其它強臣出頭的!這是歷朝必經之歷難,強明也是在此後強勢!所以,結論,明若南遷必亡!於只是歷史的擔當者!

  • 4 # 木鐸聲碎

    不會,明朝是以文人儒教治國,國家雖然腐朽,但會僵而不死。儒教治國,從漢武帝興起,就會產生這種現象,儒教使人奴性加重。

  • 5 # 狐聞野趣

    如果沒有于謙也就沒有今天的郭德綱,也就沒有於麒麟,也就沒有現在的歡樂戲劇人,以次來看,于謙是相當重要的。!

    好了,不鬧了,認真來說,你這樣說有點高估于謙了,明朝最後滅亡是被農民起義軍滅掉的,所以說于謙在明朝的歷史大潮中僅僅起到了潤滑的作用,沒有他可能有些轉折會變的十分生硬,但是他並不是決策者,並沒有改變明朝當時的頹廢局勢。

    你這個問題就好像這個個例子,一個人死了,他死前已經很多病了,一個醫生曾經給他治過感冒,治完之後那個人又活了一段時間,但是你能說沒有這個醫生他當時一定死嗎?不能吧?那你能說如果當時感冒不治療會引出更多的病症所以他十分偉大這種話嗎?好像也不能吧,不管治病還是救國都要找到病根,而不是僅僅治療表面問題就算曆史的功臣。

  • 6 # 與小普吉

    沒有于謙,會有第二個于謙。歷史的潮流奔湧,但絕非一人可以逆天的。土木堡之變,如果沒有于謙,大明朝也會擁立其他皇帝。後來的南明就是證明。只不過,南明的時候大明已經江河日下,天災人禍,把偌大一個王朝搞到垂暮之年,無力迴天了。而土木堡的時候,大明正是青春年少,國內矛盾沒那麼多,一切都是向上的時候。其實歷史沒有假設,一切假設都是偽命題。

  • 7 # 輕吟古風

    1.土木堡之變的來龍去脈

    1449年蒙古瓦剌部太師也先兵分四路入侵大明。明英宗朱祁鎮在權傾朝野的大太監王振的蠱惑下,冒然率20萬大軍御駕親征,這時大明已經承平已久,將士多久疏戰陣,已不能像明初先祖那樣馳騁塞外封狼居胥了,大軍剛到大同,英宗聽到邊境前線全軍覆沒,心中生寒,逐下令東返,途中多次分兵抵抗或變更路線,當大軍到達一個叫土木堡的地方,被也先軍趕上並圍困,最終全軍大部被殲,英宗朱祁鎮被俘,文武大臣戰死50餘人,罪魁禍首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

    2.于謙其人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明朝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府,明英宗時期,因不給權監王振送禮,被構陷下獄,得眾多百姓大臣力保而復職,起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變以後,力排眾議,堅守北京,退瓦剌軍。為人兩袖清風,剛直不阿。

    3.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之後的作為對明朝歷史的影響。

    在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先是力排南遷之意,堅守北京以拒強敵,再扶郕王朱祁鈺為帝,以絕蒙古人的攜英宗以挾制大明的想法,最後急調各省兵馬火速來京救援。要不是于謙這一系列的做法,大明朝廷可能隨大多數人的意由此南遷,這樣就會把半壁江山讓予他人。儘管蒙古騎兵勇猛彪悍,但遠道而來,幾經征戰,已十分疲憊,如據城而守,蒙古人補給困難,久戰必敗,若棄城而逃,蒙古人進城以後就會得到應有的補充。恢復了元氣,再順勢南下,不但丟的這半壁江山找不回來,剩下那半兒估計也保不住,至此大明朝就此夭折,都等不到女真人崛起的那個時候。所以說于謙當時的這些做法,不但挽救了北京城,也挽救了大明,避免了蒙古人的復辟,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淺表性胃炎,該如何治療?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