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師宏文
-
2 # 西天蝸牛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馬克思《資本論》中的經典闡述: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史記》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網路借貸平臺層出不窮,歸根到底還不是因為一個“利”。
若要究其原因,我覺得大致有幾個原因吧:
(1)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國內的信貸體系不健全,絕大多數單位或者個人無法透過正規的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民間借貸的覆蓋範圍又太小,網貸平臺剛好切入了這個領域,滿足了這部分人的融資需求(即使其融資成本遠高於金融機構貸款)。
(2)普通老百姓缺乏合適的投資渠道
一直以來,國內大多數投資理財起步門檻都不低,銀行5萬起步已經是屬於較為親民的表現,但是對於那些可投資資金在5萬以下或者對流動性較高要求的人群來說,並沒有合適的資金去向。
而網路借貸平臺,則滿足了這一點,門檻低(50元就可以投資)、操作簡便(手機或者網站操作,非常方便)、收益率高(7%~18%)、流動性強(1月~2年),於是就紛紛湧入。
(3)平臺利潤高
因為工作原因,對一些網路借貸平臺做過一些考察。
這些平臺,尤其是直營現金貸業務的平臺,其淨利率真是高的可怕。
平臺大賺特賺,對應的就是平臺使用者需要承擔的高額成本,“斷頭息”以及各種名目的服務費,加上不良催收,平臺對使用者的壓榨程度令人髮指。
(4)網路借貸平臺的資金容易被操縱
前兩年,不管是否真正在做網路借貸業務的平臺,或多或少都涉及“資金池”業務。平臺可以透過事件錯配、資金錯配、關聯方等種種方式閃轉騰挪,大玩資金遊戲,風險大家一起擔,收益卻是平臺佔大頭,何樂而不為?
即使是當前,政策頻出,卻仍然是逃不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結果。
當然,各項政策出臺,也確實讓那些不良平臺生存的空間逐漸縮小,但市場什麼時候才能趨於正規還未可知。
-
3 # 財來不會晚
層出不窮的網路借貸平臺,怎樣應對呢?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借貸平臺呢?肯定是利益驅使了,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迅速,前些年起來的網路借貸,主要是把線下的高利貸照搬到網路上。線下的高利貸目標客戶少,線上猶如汪洋大海,好些網際網路貸款平臺根本沒啥風控,放款條件只要實名+小額+讀取通訊錄就可以了,逾期靠爆通訊錄催收,一套下來,即便壞賬率大於20%仍會有利潤,後來因為催收問題鬧出幾起不良事件,很快就別國家打擊取締了。
取締現金貸,放貸的人會變形,變成消費購物分期等等,這個行業監管日趨嚴格,很多不合規的平臺生存空間在不斷被壓縮,最後大多數只能退出。
網路借貸平臺也有好的一面,是那些真正注重風控,為個體工商戶或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的,這才是政策鼓勵的方向。如果投資P2P,也儘量選擇那些主動合規,順應監管的平臺。
-
4 # 渭中大老孟
所謂網路借貸,絕大多數是騙子和強盜的組合,是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建議國家要麼規範,要麼取締,同時也支援還不起錢的人當老賴,誰叫他們沒有風險意識,一味靠黑生活性質生存呢?
回覆列表
網路借款平臺層出不窮,是必然的,就猶如傳銷盤,資金盤,幣盤一樣,將來一定會繼續層出不窮。因為監管人數有限呀,而且了,說句不好聽的,公務員,大部分都是抱著鐵飯碗去的,旱澇保收呀,只要不要讓他們丟了飯碗,他們能多偷懶就多偷懶。你不信我給你舉一個例子。說說網路色情就知道。這麼多年了,你見過網路色情被徹底的清除嗎。沒有!現在網上仍然充斥了大量的色情網站和資訊。
我在這裡不是說公務員的壞話,而是人性使然。我只是建議,那些想投資P2P的朋友們,儘早丟了這個想法吧,太危險了。
將來,曾經有的,還一定會再有的,網路借貸平臺,也一樣會源源不斷的捲土重來,因為這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