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趨勢當然是向好了,首先中國的市場空間足夠大,相比美國日本70%的無人機植保普及率,中國才不到5%,其次國家大力支援,農業部多次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航空植保,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無人機購置補貼試點;再有就是無人機植保能夠大幅節省農藥用量,對全國2020年農藥零增長的目標是最關鍵,最大的助推點;無人機植保效果好,效率高,安全無公害等等諸多優勢也使它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必備機械。其他答友就這方面已經闡述很多了,我主要從實際應用方面來說說吧。
有人說飛機打藥效果不好,這其實很片面,效果不好跟人,飛機,藥的配比用量,飛行技術,設定,天氣等都有關係,不能單純說效果不好,就不用飛機打藥了,效果真不好,國家還那麼大力推廣幹嘛?無人機因為涉及很多航空知識,很多老百姓並不瞭解,包括很多受過培訓的人,其實也是一知半解,更別說茫茫多的黑飛人員了,10米/秒的速度飛完收錢走人,完全不管效果如何。市場初期,亂象叢生也是預料之中,好在民航局、公安系統都在逐漸加大監管力度,促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規範飛行資質,提升飛手素質,這都需要一個過程,相信在幾年以後,無人機飛手隊伍都會被規範起來,專業化作業,那時打藥效果應該會普遍的到保證。
有人說飛機貴,我就想說了,那不是玩具,更不是工具,那可是飛機,以前十幾萬,幾十萬的飛機你喊貴可以,現在普遍飛機都降到3-5萬就能買一臺的水平,還喊貴,我就真搞不懂了。一千畝地,打1次藥,就是萬把來塊錢,打多幾次藥,就是一架飛機錢了,你種地不可能只種一年吧,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划算的。現在的人就是,又想佔大便宜,又想一分錢不掏,最好是躺在床上人家把錢送到跟前,還要是花不完的錢,這個後面還會說。
有人嫌飛機藥量太少了,我就很無語,這根本就不是靠水多就可以打好的東西好麼,飛機靠的是精準噴灑,霧滴粒徑大小和噴灑密度都是經過測試的,一平方釐米60-80個霧滴算是比較好的效果了,但這個有幾個老百姓或者飛手去研究過?機車靠水洗,人工靠慢速近距離,飛機靠的是小霧滴下壓風精準施藥。
還有很多人說飛機打藥貴。。。。我就真是無語了,就算機車打藥4塊錢,飛機打藥10塊錢,貴了6元,那我們來算算別的帳,以棉花為例,機車打藥一畝地損失10kg棉花,市價7元/kg,你損失多少錢?機車打藥一畝地幾十公斤水和藥有了吧,飛機打藥600g/畝,你又省了多少錢?機車你要叫吧,要排隊吧,飛機花幾萬元自己買一架,能用好幾年,需要就拿出來,便攜好用,配件備足以防萬一,你又省了多少心?
人才隊伍建設,這是整個行業最關鍵的一環,沒有合格的飛手,再好的飛機,再多的地都是白搭,關於到哪裡學證,學什麼證,怎麼學,怎麼才不會入坑等等,我以前的回答裡有,歡迎關注我檢視。我這裡遇到太多人,聽說高薪就業就來了,一聽培訓要收錢就變臉了,難不成我還吹口氣你就會飛了?去幹活坐在地邊只收錢?到時候又要嫌麻煩乾脆不要起床讓我把錢給你送過去得了。這裡再強調一下,飛機是航空器,不可以隨便飛,也不是想飛就可以飛,做到對飛機的熟練操控,還是很需要技術的。大家對無人機操控一定要心存敬畏。
再說說實際運營,現在無人機植保行業的運作無非是以下幾種:
1.個體打游擊:自己買架飛機,自己找地幹活,自負盈虧,適用於有農業資源的人,如果活多完全是暴利的生意。要求就是要了解飛機,會飛會修會管理,效果一定要好。這種模式在飛機越來越便宜的未來,我認為是比較主流的方式。
2.組建植保團隊:植保公司、飛防大隊等等越來越多,但是運營起來還是不容易的,首先這一行吃的是季節飯,人少了,淡季還好安排,如果規模大的話,淡季如何安排?不安排明年誰給你幹?投入那麼多,需要幹多少活才能掙得回本錢?人多,問題就多,員工的利益分配,吃喝拉撒等等,都需要操心,反正這兩年下來,幹得好的大有人在,搞不下去倒閉的也不少。
3.投資合作:自己不懂沒關係,只要有錢,投資一點,找專業的人來幹,不失為一種好的合作模式,共享共贏,很多農資商就是這種模式,手裡不缺作業地塊的情況下,投點錢找我們這樣的單位合作,我們給他提供人員、飛機、管理等等,他坐等分紅。
發展趨勢當然是向好了,首先中國的市場空間足夠大,相比美國日本70%的無人機植保普及率,中國才不到5%,其次國家大力支援,農業部多次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航空植保,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無人機購置補貼試點;再有就是無人機植保能夠大幅節省農藥用量,對全國2020年農藥零增長的目標是最關鍵,最大的助推點;無人機植保效果好,效率高,安全無公害等等諸多優勢也使它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必備機械。其他答友就這方面已經闡述很多了,我主要從實際應用方面來說說吧。
有人說飛機打藥效果不好,這其實很片面,效果不好跟人,飛機,藥的配比用量,飛行技術,設定,天氣等都有關係,不能單純說效果不好,就不用飛機打藥了,效果真不好,國家還那麼大力推廣幹嘛?無人機因為涉及很多航空知識,很多老百姓並不瞭解,包括很多受過培訓的人,其實也是一知半解,更別說茫茫多的黑飛人員了,10米/秒的速度飛完收錢走人,完全不管效果如何。市場初期,亂象叢生也是預料之中,好在民航局、公安系統都在逐漸加大監管力度,促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規範飛行資質,提升飛手素質,這都需要一個過程,相信在幾年以後,無人機飛手隊伍都會被規範起來,專業化作業,那時打藥效果應該會普遍的到保證。
有人說飛機貴,我就想說了,那不是玩具,更不是工具,那可是飛機,以前十幾萬,幾十萬的飛機你喊貴可以,現在普遍飛機都降到3-5萬就能買一臺的水平,還喊貴,我就真搞不懂了。一千畝地,打1次藥,就是萬把來塊錢,打多幾次藥,就是一架飛機錢了,你種地不可能只種一年吧,這筆賬怎麼算都是划算的。現在的人就是,又想佔大便宜,又想一分錢不掏,最好是躺在床上人家把錢送到跟前,還要是花不完的錢,這個後面還會說。
有人嫌飛機藥量太少了,我就很無語,這根本就不是靠水多就可以打好的東西好麼,飛機靠的是精準噴灑,霧滴粒徑大小和噴灑密度都是經過測試的,一平方釐米60-80個霧滴算是比較好的效果了,但這個有幾個老百姓或者飛手去研究過?機車靠水洗,人工靠慢速近距離,飛機靠的是小霧滴下壓風精準施藥。
還有很多人說飛機打藥貴。。。。我就真是無語了,就算機車打藥4塊錢,飛機打藥10塊錢,貴了6元,那我們來算算別的帳,以棉花為例,機車打藥一畝地損失10kg棉花,市價7元/kg,你損失多少錢?機車打藥一畝地幾十公斤水和藥有了吧,飛機打藥600g/畝,你又省了多少錢?機車你要叫吧,要排隊吧,飛機花幾萬元自己買一架,能用好幾年,需要就拿出來,便攜好用,配件備足以防萬一,你又省了多少心?
人才隊伍建設,這是整個行業最關鍵的一環,沒有合格的飛手,再好的飛機,再多的地都是白搭,關於到哪裡學證,學什麼證,怎麼學,怎麼才不會入坑等等,我以前的回答裡有,歡迎關注我檢視。我這裡遇到太多人,聽說高薪就業就來了,一聽培訓要收錢就變臉了,難不成我還吹口氣你就會飛了?去幹活坐在地邊只收錢?到時候又要嫌麻煩乾脆不要起床讓我把錢給你送過去得了。這裡再強調一下,飛機是航空器,不可以隨便飛,也不是想飛就可以飛,做到對飛機的熟練操控,還是很需要技術的。大家對無人機操控一定要心存敬畏。
再說說實際運營,現在無人機植保行業的運作無非是以下幾種:
1.個體打游擊:自己買架飛機,自己找地幹活,自負盈虧,適用於有農業資源的人,如果活多完全是暴利的生意。要求就是要了解飛機,會飛會修會管理,效果一定要好。這種模式在飛機越來越便宜的未來,我認為是比較主流的方式。
2.組建植保團隊:植保公司、飛防大隊等等越來越多,但是運營起來還是不容易的,首先這一行吃的是季節飯,人少了,淡季還好安排,如果規模大的話,淡季如何安排?不安排明年誰給你幹?投入那麼多,需要幹多少活才能掙得回本錢?人多,問題就多,員工的利益分配,吃喝拉撒等等,都需要操心,反正這兩年下來,幹得好的大有人在,搞不下去倒閉的也不少。
3.投資合作:自己不懂沒關係,只要有錢,投資一點,找專業的人來幹,不失為一種好的合作模式,共享共贏,很多農資商就是這種模式,手裡不缺作業地塊的情況下,投點錢找我們這樣的單位合作,我們給他提供人員、飛機、管理等等,他坐等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