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進榮827

    這個提議好的嘛,現在美國以世界為敵,那麼全世界組建一個反美聯盟是減少被動挨打的選擇,起碼力量要大一點,我舉雙手贊成。

  • 2 # 亓官仁

    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曾與美國關係密切,美華人在中東堅定的盟友,七十年代的宗教革命結朿了美國和伊朗的蜜月期,伊朗宗教人士推翻了巴列維國王統治,實行了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美華人被驅逐出了伊朗,自此美國和伊朗進入了冰封節段,大好的形勢居然毀於一旦,這令美華人無比憤怒,開始了對這個過去的盟友殘酷的報復,美國操控的世界也開始了對伊朗的全面的制裁,經濟的封鎖令這個曾經富足的石油大國處境艱難,伊朗人針鋒相對兩國小規模的衝突不斷,有幾次都接近爆發戰爭的邊緣,可以說伊朗與美國矛盾極深,美華人也時刻有顛覆伊朗政府的打算,伊朗人如履溥冰,此時薩法維提出建立反美聯盟,是因為敘利亞戰亊讓伊朗看到了有利時機,美華人不合時宜的捲入,讓本來各有打算的幾個國家暫時抱團在一起,無論是敘利亞還是俄羅斯都不得不築壘抗擊襲來之敵,伊朗又恰是這個陣營中的一分子,如果能聯合同一陣營內國家結成反美聯盟,無疑讓困境中的伊朗多了幾分安全感,想法固然沒有錯,但這須要其它當亊國的支援,如果真的如伊朗所願,對美華人來講真的會形成巨大的壓力,美華人的新中東政策將更加阻力重重。

  • 3 #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伊朗是中東大國而中東是美國全球戰略核心。在薩達姆和卡扎菲政權相繼倒臺後,唯一一個還在與美國對抗的中東大國就剩下伊朗了。而且伊朗扼守著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如此重要的海上咽喉被一個敵對國家把持著對美國而言是如鯁在喉。伊朗是遜尼派國家,也是其他什葉派國家中遜尼派的有力支持者。這種支援必然與美國形成一種競爭所以伊朗現政府的存在對美國的中東戰略構成了挑戰,是美國推行“大中東”計劃的最大障礙。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美伊兩國對抗了將近四十年,兩國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美國對伊朗的稱呼從“問題國家”到“無賴國家”再到“邪惡軸心”,每個稱呼變化的背後都蘊含著伊朗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的演變。這種演變折射出美國對伊朗的焦慮和耐心正在逐漸走向臨界點。

    伊朗的薩法維少將建議成立“反美聯盟”,確切地說是一種未雨綢繆。在現有條件下,伊朗還是缺乏制止美國發動對伊戰爭的籌碼。直白地說伊朗沒有核武器,沒有“核威懾”就無法遏制美國採用軍事手段打擊伊朗的想法。因此建立“反美聯盟”是伊朗當前對抗美國也是防止美國入侵伊朗的最佳策略。在由俄羅斯、敘利亞、巴基斯坦和伊拉克參加的聯盟中,俄羅斯的作用至關重要。但就現實而言俄羅斯為了敘利亞已經是焦頭爛額,況且俄羅斯也不希望因為一個並不強大的“反美聯盟”與美國甚至與整個西方世界之間再度出現冷戰時期的敵對局面。這不符合俄羅斯長遠的利益。不可能為了伊朗而捨棄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加劇俄羅斯的國防負擔。

    拋開俄羅斯不講,巴基斯坦也未必會加入這個“反美聯盟”。雖然巴基斯坦近幾年因為反恐問題與美國齟齬不斷,但巴基斯坦與美國依然是傳統意義上的盟友關係,而且巴基斯坦首要的對手是印度,加入這個“反美聯盟”只會讓美國一邊倒地支援印度,顯然這個“反美聯盟”背離了巴基斯坦的根本利益。再說伊拉克,目前伊拉克面臨著庫爾德人獨立問題,而幕後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國。公開場合下美國不支援庫爾德人獨立,如果說伊拉克加入“反美聯盟”,後果就是美國將力挺庫爾德人獨立。那麼伊拉克分裂將會成為事實。所以伊拉克也未必會加入這個“反美聯盟”。伊朗薩法維少將的建議是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 4 # 188徐老大

    我支援全世界被美國欺負的國家成立反美聯盟、都團結在一起拿武器一致對美國發動攻擊、用不了多長時間美國就完蛋了、世界也就太平了、這也是全世界人民所想要的

  • 5 # 劉中元字立虎

    首先,人家並沒直白的說是反美同盟!反單極霸權罷了,沒毛病!忙著標籤化,定義化顯得親美人士很焦慮!歷史是面鏡子,能幫助人預測未來大概走勢,參看1580年各國對立情況,1770年各國對立情況,1930年各國對立情況!個人認為,新的世界架構方式正在逐步型成!如何能在新架構中佔據有利位置是各國首要目標!這也能解釋為何各國都頻繁出臺出現一些爭論極大的政策及行動,比以往更顯草率及魯莽!

  • 6 # 喇叭與利劍

    原因有如下的幾個。1,伊朗在1979年發生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政權。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成敵對關係。2,美國支援伊拉克和伊朗進行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3,美國處處壓制伊朗。4,美國以伊朗的核問題,聯合盟國經濟制裁伊朗,限制伊朗出口石油,不準別國出口採油煉油裝置設施,給伊朗的經濟造成極大的損失。5,美國支援遜尼派同什葉派爭中東的老大。6,美國侵略北韓越南寮國高棉巴拿馬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7,封鎖霍木茲海峽。

  • 7 # 皇家橡樹1972

    蟹妖!其實,伊朗1977以前和美國關係非常好!伊朗“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關係視乎比當時的美國與沙特關係都略強一點,圖片上這架大型戰鬥機就是美國當年剛剛研製出來的F14“熊貓”艦載戰鬥機,全世界除了美國以外,只有伊朗使用這個戰鬥機(大貓在兩伊戰爭期間當小預警機使用,伊拉克空軍吃盡了苦頭!),要是關係一般,美國怎麼可能將這種“國寶”級的東西賣給伊朗?但是,這種關係到了79年“伊朗革命”以後戛然而止!

    伊朗革命的原因是,伊朗“皇帝”巴列維,在有了石油收入以後開始將伊朗社會美國化,也就是說-將伊朗社會向“美式”靠攏,全面接收、不加辨別的將美國的“一切都要移植”到伊朗。由於過於“激進”的移植造成了伊朗的社會“不適”,引起了伊朗全國性的罷工甚至騷亂,“皇帝”作為統治階級,誰亂就鎮壓,沒有什麼妥協…結果引發的更大的暴亂…然後“皇帝”就出國避難去了…“革命群眾”熱烈地將什葉派“精神領袖”霍梅尼迎接回國…然後“精神領袖”講演,說:伊朗的亂局“全是美帝國主義”搞的鬼…這下“革命群眾”義憤填膺!將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包圍!禁止任何人出入,並且扣押的美國大使館“一干人等”當做“人質”(53人)被抓的美國大使館人員。營救失敗以後 丟棄的CH-53直升機,先頭又兩架是著陸時候相互碰撞失事的。

    這美國一看怎麼會這樣?趕緊救人…隨即派出了 “三角洲部隊”幾百人8架CH-53大型直升機(載180人先期突入營救)和C-130運輸機(後續接應)打算趁夜暗 飛進德黑蘭,將美國大使館的人救出來(代號“藍光”),但是任務失敗了,原因是晚上太黑了,視線受礙,有兩架直升機著陸的時候相互碰撞…由於爆炸聲音巨大和火光沖天,引來了伊朗軍隊,突擊隊在慌忙撤退的時候有一架直升機故障…只能丟棄…任務失敗了!

    感到現場的伊朗部隊檢查飛機殘骸以後確認是美國飛機…美國飛機入侵伊朗這還了得?隨即反美情緒更加高漲…這就是伊朗與美國交惡的最簡單描述。

    從79年到了現在已經快40年了,美伊關係仍然是這樣,貌似絲毫也沒有改善的跡象,並且美國也將伊朗列為“邪惡軸心”很久了!伊朗也視美國為“不共戴天”,這期間有經歷了“兩伊戰爭”美國支援伊拉克、海灣戰爭、伊朗核危機、對伊朗禁運…一系列的美國壓制伊朗的行動。

    再略微囉嗦幾句伊朗,前面兩張圖片是70年代伊朗沒有“革命”,伊朗的社會人民生活狀況、後面兩張照片是現在的伊朗社會,好壞就不評說了,那是他們國家自己的事情。

    總得來說,伊朗“皇帝”巴列維這個人還是開明的(封建帝王不能要求過高),他當政期間一直將伊朗推向“世俗化”、打擊宗教勢力、實行“政教分離”,他認為宗教這些人整天不幹活,躲在清真寺裡唸經迷惑群眾,不但這樣還與政府分庭抗禮!(意思是:一個國家明裡暗裡,兩個政府算怎麼回事?)社會本身在進步,你們這些人拿著古老的“沙里亞法”禁錮思想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所以 巴列維皇帝與伊朗宗教勢力極端不合…進而觸怒了伊朗宗教勢力的上層…這也是他最後被迫流亡的一個主要原因。

  • 8 # 幸福地帶2

    其實伊朗和美國最早的時候是非常友好的國家,伊朗和美國的國家關係最好的時候,在伊朗的所有的婦女們都不需要戴頭巾穿黑袍。那個是厚的伊朗和美國的關係非常好,那個是在伊朗還是君主制國家。

    伊朗的1979年發動了伊斯蘭革命運動,這是伊朗歷史上的大事,伊斯蘭革命最早在一九70年後期在伊斯蘭發生的事件,到了1978年1月發生了反伊朗君主體制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活動,同年8月至12月,民主街示威活動癱瘓了整個國家,1979年1月中旬,阿沙被迫流亡國外。因此在兩個星期後流亡聊15年的霍梅尼回到了德黑蘭受到了數百萬伊朗人民的歡迎。

    在不久後的2月11日,游擊隊和叛軍在巷戰裡擊敗了沙阿的政府武裝力量,終於導致皇室政權的崩潰,伊朗在1979年4月11日正式推翻了伊朗的君主政權。經過國家全民投票成立了伊斯蘭共和國,並通過了新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平憲法。廢除了伊朗君主制制度。阿亞圖拉革命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革命運動,並在1979年成為了國家的最高領袖。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伊朗外交官和平民必扣留為人質。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隻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美國。因為美國一直是伊朗君主政權的支持者。美國軍情局情報部門為了幫助舊的國王發動了推翻伊斯蘭革命運動的政變。

    伊斯蘭革命之後,巴拉維政權被完全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職人員執掌伊朗政權,新的政府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志,伊朗神權統治者改造了貧富差距和弱勢群體的面貌,禁止西方文化等等,成為了伊朗新的國策。

    美國,以色列自然而然的被列為了伊朗的頭號敵人,由於體制的改變,更加與美國勢不兩立。所以當時的伊朗的國際地位上顯得非常孤獨,而被伊朗人更加的敵視被判刑的國王,卻逃跑到美國去,這也徹底激怒了伊朗的革命派,在情緒憤怒到了頂點之下,1979年的11月4日百多名穆斯林學生衝進了美國大使,綁架了大使館主樓裡的工作人員,扣下了52名外交官,伊朗以此來換取伊朗逃往美國的國王巴列維。

    伊朗方面認為,這種把美華人扣為人質的行為是正當的。由於美國對於伊朗獨裁製度前國王的獨裁主義統治進行支援,這是一種報復行為,美國必須把巴列維國王返還給伊朗,且進行應有的審判。但有意思是實際上在是伊朗新政權對美國的不平等的示威行動,美國政府當然是不服氣的。當時的總統卡特下立即對伊朗進行了外交和經濟的雙重製裁,終於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伊朗人被美國驅逐出境,80億美元伊朗人在美資產被凍結。

    1982年2月,伊朗向美國提出了一系列的釋放人質事件,其中包括遣返被廢黜的國王。卡特無法答應,於是,決定透過諸如瑞士等等第三向伊朗公開尋求談判。同時,他批准了一項喂名為鷹爪行動的跨軍種秘密營救計劃,但是,由於準備不足,營救行動成為了一種高難度的特種部隊作戰,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

    最後伊朗人質危機的解決方案終於出現了轉機,1980年7月1日,前總統巴列維竟然病死在美國,伊朗綁架的人質無人可換了,美國隨後支援的兩伊戰爭終於爆發了。美國總統的大選中,卡特輸給了後來的里根總統。因為種種原因促使下,伊朗認為應將人質危機亟待解決,否則里根總統上來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對伊政策,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減少麻煩,經過多次秘密談判,伊朗和美國終於達成協議,於1980年1月20日裡根總統上任第一天,扣押的人質被釋放了。

    儘管如此美國對伊朗的仇恨依然很深,並且製造出了許多的顛覆伊朗的計劃,兩個國家的敵對長期持續下去,一直保持到現在。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一個大國,一直對美國支援以色列耿耿於懷,所以伊朗一直認為以色列的存在是美國支援的結果,所以在伊朗人的眼裡,美國一直是頭號敵人。

  • 9 # 程勇【川力藍直飲水】

    當今世界,戰亂不斷,美國就是亂象的製造者。其根源,就是美國利益優先,容不得他國的社會發展形態所致。為了美自身利益,美滿嘴民主自由,卻做著損人利已的勾當。美國意識形態所到之處,無一有安穩的社會秩序。伊朗人非常明白,以伊朗國力,難與美國強大戰爭機器抗衡,再加上世界已看清楚美國第一的用意,抱團抗辱不失為弱國有效的辦法。如伊朗這一設想成功,對世界格局將會起到好的作用,會進一步推進世界多極化程序,對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將起積極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51回到60回的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