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搞哥讀史
-
2 # 九灸貴一
謝邀!先說天賦,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在出生時都會賦予他們不同的天賦,這是生存的技能,俗話說,蟲有蟲道,獸有獸道,萬物都有各自的道,人也有萬道維持在世間的生存!能夠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模式才會長久!社會就像人的氣運,每個時代都有時代的主題,就像流年氣運,當在對的時代,並擁有對應這個時代大勢的天賦時,就很容易發跡!這就是時代造就英雄,這就是時代輩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幾年。5年,10年,30,60。。。都是時代的週期!長久這個問題,世間就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一樣,世間充滿善惡,好壞,充滿誘惑,機遇,勾引人的七情六慾,貪嗔痴放大,去犯罪,就是看人是否有控制能力,是否能領悟世間真諦,是否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方能夠成佛成聖成神!全部都是陰陽兩面,就是讓世人不斷在紅塵中煉心,煉性,煉德,提升境界和靈魂的境界,國家氣運長久也是一樣,亂相少,腐敗少,人民真正的幸福感越長久,社會越安定和諧就長久!不然就像人量變到質變就會生病,病入膏肓就會死亡一樣,天道也是如此,不斷對人,對社會,對國家的不斷考驗和輪迴!古人早就預見了未來,要不一起走向大同社會,要不就是走向毀滅。為何全世界都會有各種宗教,這就是傳道,給人間留下解救自己的辦法,能救自己只有自己,宗教的教義可以參考,沒有必要崇拜,都需要自己去修行,踐行!
-
3 # 軍都弩
那要看天賦怎樣定義了?曾國藩對八股文四書五經之類天賦中等,但是對於搞軍事政治還是相當厲害的,能在八旗綠營皆潰敗的時候,自己組織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天賦其實是相當傑出的,畢竟那些狀元榜眼不知道躲哪裡去了?至於清朝命不久已,曾氏生前已經知道不出五十年清朝即會抽心一爛,故他只盼早死而已,對於清朝覆滅,他已經迴天乏力。
1.軍事天賦。曾氏徵對南方水網地區特點以及天平軍善於機動偷襲的特點,提出結硬寨打呆仗,把進攻戰轉換為防禦戰,迫使太平軍每戰都需攻堅,防守反擊,非常有效,故湘軍能以比太平天華人數少得多的軍力消滅了對方。
2.政治天賦。曾是漢人,清廷對其始終防範制肘,曾氏能團結滿漢官僚,將軍事行動佈置得有條不紋,將可能發生的內耗降到最低,能駕馭左宗棠這類刺頭,能不露痕跡的幹掉害群之馬,能讓慈禧這種統治者授權,平定江南之後功高蓋主還能全身而退,而且部下將領得到官職,士兵也分到了實惠,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3.識人天賦。曾氏湘軍極少叛變和內訌,反觀太平天國即是亡於內訌和叛變,曾提拔任用的將領皆是恰到好處,對於刺頭左宗棠和不甘人下的李鴻章均能巧妙駕馭,成其功業,容其不敬,能識別任用駕馭成全人才也不是一般的庸人能做到的。
4.教育天賦。曾氏兄弟子孫皆能被他教育成傑出人才,曾氏子孫幾乎無明顯劣跡記錄於歷史,他能在殊死激戰之餘以書信言談教育兄弟子孫,而且效果極其顯著,這也不是一般庸人能做到的。
-
4 # 安三壞
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就是小時候的曾國藩在家裡背書,小偷在樑上聽,小偷都會背了,而曾國藩還沒有記住,當然只能算作笑料。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率領湘軍經過10餘年的戰爭,鎮壓了太平天國,被清廷稱為“同治中興”的第一功臣;他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1861年),成為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嚴於治軍、治家、修身、養性,實踐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後世視為道德修養的楷模。九十年代人稱做官要學曾國藩,做買賣就學胡雪巖的格言,也被譽為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清末的四大名臣。由於漢人為官原因,在滿清的統治下,不得不低調做人保全自己,顯得老實忠厚天賦不足。其實一對老鼠般的小眼睛,透露出狡猾睿智。
回覆列表
許多人誤解曾國藩沒天賦,是因為一個流傳很廣的野史故事。這則故事說,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裡讀書,家裡進了個小偷。小偷本來打算等曾國藩背熟當天的課文睡覺後再行竊,誰知曾國藩讀來讀去,始終記不熟,氣得這位樑上君子跳下來,當著曾國藩的面把課文背了一遍,把曾國藩大罵一番,便揚長而去了。
那麼事實的真相如何呢?
曾國藩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進士,那一年他28歲,殿試考了三甲第四十二名。結合後來曾國藩參加朝考、散館等的成績來看,曾國藩的考試水平,應該排到全國前五十。這是什麼概念?放到現在,基本上就是高考省狀元的水平。
一個成績這麼牛逼的人,說他沒天賦,有點過分了吧。
二、曾國藩發跡的過程,既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也離不開一定的機遇。
《清史稿》曾國藩的本傳記載,“國藩,道光十八年進士。二十三年,以檢討典試四川,再轉侍讀,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部。”曾國藩從出仕以後,從道光中至咸豐初,十年時間當上了二品侍郎,而且一人兼署五部,算是非常難得的。
曾國藩升官快,一方面是因為他辦事能力強,得到道光皇帝的認可;另一方面是他很注重理學學習,與京中名士如唐鑑、倭仁等交好,得到許多人的支援。
另外,曾國藩曾在日記中記載,道光年間考場風氣惡劣,朝廷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經常有許多官員作弊被抓包。只要腳踏實地,不鑽營取巧,又何愁沒有出頭之日呢?
三、至於後來曾國藩封侯拜相,位極人臣,則除了自身努力之外,還靠一定的機緣。
如果說晚清時,沒有發生太平天國事件,曾國藩可能會一直留在朝中,繼續擔任文職,等積累了一定資歷後,要麼內轉尚書,要麼外放巡撫,運氣好的話也能入閣拜相,當個一品大員,但不會有後來的那一番功業成就。
太平天國起事之時,清朝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墮落得不堪一擊。曾國藩團練湘勇對抗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對他自己、對湘軍、對清朝,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其中多少艱難,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曾國藩能夠在那樣動盪的時代中嶄露頭角,平步青雲,並不能簡單地說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如果沒有曾國藩的出現,並培育出一批能獨當一面的中興名臣,可能清朝會更早地被列強操控,中國也可能更早陷入被瓜分豆剖的境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