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樹童英語官方號

    楊冪的女兒小糯米,2歲就會說三種語言,

    可以直接用英文和媽媽打電話;

    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和生氣的爸爸對話,

    說得是英文“Can you stop angry now?”;

    黃磊的女兒多多,小學三年級就用英文寫劇本。

    明星的孩子當然跟咱不一樣,

    可這也讓越來越多爸爸媽媽疑惑和焦慮:

    “孩子究竟幾歲開始學英語比較好?”

    【孩子學語言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

    關於語言學習,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關鍵期假設”。

    這是神經生理學家Penfield和Roberts從大腦可塑性的角度提出的,10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

    他認為人的大腦從二歲開始“邊化”,在“邊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腦來學習語言的,約在11-19歲左右,大腦會完成“邊化”,從此,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人腦“邊化”後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來得好。因此,語言學習最好在大腦完成“邊化”之前,這也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TED演講摘錄內容

    再來看看美國華盛頓大學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所副主任、言語聽覺學教授帕特里夏﹒庫爾的TED著名演講。

    Patricia Kuhl認為,0-7歲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7歲以前的寶寶完全有能力同時習得兩種語言,7歲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急劇下降。

    在關鍵時期以前,主要透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和無意識的影響,最終演變成可以自如使用的語言。而關鍵時期以後的語言是主動學習的,比如我們學英語的過程就是透過背單詞、記語法等等來進行有意識的學習。

    7歲之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下降;等到17歲後,語言的學習效率變得很低,基本失去了第二語言學習的天賦。

    【七歲以後再學英語會怎麼樣?】

    學習語言,從來不是學習語言本身,學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語言,可以把這種方式,潛移默化成一種本能。

    3歲開始學英語,孩子的母語思維尚不強勢,如果是在正確的方式方法和環境的保駕護航下,學習一門外語就像是先建構(整體感知),然後再完善細節——這種先對語言產生整體認知的建構過程,更符合語言產生的規律、貼近語言的本質。這是一種相對自然的方式。

    但如果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再系統地學英語,孩子的母語思維已經非常強勢,不得不透過肢解語言結構的方式去學習,以產生視覺化、可量化的學習結果,但是這種看似高效的學習方式,通常會造成很難整體建構有效的輸入輸出系統。這也是大多數中國孩子“啞巴英語”和“中式英語”的原因。

    語言交際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對複雜的跨文化情境中的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都需要較早接觸語言,才可能被培養起來。

    【多語言並行的環境會讓孩子語言混淆嗎?】

    很多爸爸媽媽能理解提前學習語言的好處,但卻擔心:同時學習多種語言,孩子會不會搞混了,最後英語沒學好,中文也說不利索?

    庫爾教授的研究小組發現,嬰兒對語言的資料統計不僅限於單種語言,而是你對他說什麼語言他就統計什麼語言。

    無論孩子是一種語言還是多種語言環境下成長,語言的數量本身既不增大也不減少他們出現語言障礙或者遲緩的機率。也就是說,多語言並行學習並不會導致小孩“說話晚”或者“語言混淆”。

    嬰幼兒具備成人無法複製的高效的多語言習得能力,過早的英語啟蒙不會造成孩子語言混亂,更不會影響漢語的學習,若在語言關鍵期內能獲得足量的語言輸入,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雙語/多語者。

    【英語啟蒙越早孩子越聰明嗎?】

    越早學習不同的語言,能讓孩子越聰明!

    哈佛大學有幾項關於兒童學習外語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在3歲前能學習第二語言,這個語言學習本身將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大腦靈活性。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中提到,在大腦左側頂下皮層有一個區域,雙語或者多語者的這個腦區面積比單語者更大,而且,小時候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或那些外語非常流利的人,這個腦區的面積更大。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蘿蔔的原產地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