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耆角木
-
2 # 勇戰王聊歷史
各位都等過火車吧,最焦急的是人進站以後,火車快到以前的那幾分鐘。只要你沒上車,都有一萬種可能,讓你上不了車!雖然,有句俗語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還有一個成語叫“夜長夢多”。不吃到嘴裡怎麼能確定豆腐是自己的。
李顯也是這麼想的!非常心急,嘴都張開了,哈喇子流了一地,還不讓咬一口!?只有吃到嘴裡嚥下去,自己才安心。
當年,日本人逼李中堂簽字確認割地的時候,也說過:“還沒有嚥下去,餓得厲害!”。
-
3 # 中孚鑑
雖然當時李顯已經立為太子,但是朝廷政權還是在武氏手中,所謂事事難料,當時的情況還是很複雜的。權利派系還是很多的。
首先是武氏一黨,以武三思為首,武則天曾經一度想要立武三思為太子,後來被狄仁傑以自古都是兒子做了皇帝,會把自己立為宗廟,沒有聽過侄子做了皇帝,會供奉姑姑於宗廟!
同時兒子畢竟是兒子,兒子和侄子,對於武則天而言,或許最終還是覺得兒子要親些!所以才立李顯為太子。
雖然如此,武三思經過多年的經營,勢力還是不小的。
其次,自古皇帝都是有很多妃子的,而武則天是一代女皇,到老了自然有一些面首,最受寵的放人是張易之張昌宗張氏兄弟了。
在張氏兄弟得寵的時候,氣焰很是囂張,帳著武則天的寵愛,很是飛揚跋扈,並且和李氏宗室發生很大矛盾。
最後就是忠於李唐梁山的老臣,以張柬之五人為首。
同時太平公主,上官婉兒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些勢力都是各自為政的,誰也不服誰,能壓住他們的就是武則天。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張柬之覺得雖然李顯已經為太子,但是若是武則天一旦駕崩,各方的勢力肯定不會安分,太子李顯即使能登上皇位,也是一波三折。
武家的人不想讓李顯登基為帝,張氏兄弟和李氏有惡,或許會做手腳。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很難預料,也許又是一場多方的宮廷兵變。
由於這些原因,就先下手為強。所以張柬之最終選擇發動政變,殺死張易之兄弟,讓武則天禪位於李顯。武則天看大事已定,已經無可奈何,同時自己也老了,就退位,讓兒子重新登基為帝了!
回覆列表
神龍政變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為恢復李唐王朝正名,二是防止夜長夢多。
先說第一點,為恢復李唐王朝正名。有一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武則天立的太子不叫“李顯”,而叫做“武顯”!雖然在經過立子還是立侄的猶豫後,武則天採取了狄仁傑的建議,召回被廢為廬陵王的兒子李顯,但是武則天在封李顯為太子時賜姓“武”。所以說,如果李顯以太子身份等武則天駕崩以後繼位,他就成了武周王朝第二代皇帝,而不再是當年的唐朝皇帝。這個有天壤之別。
雖然武則天當年用自己的強勢壓制了反對她的聲音改朝換代。但李唐宗室和文武百官中依然有許多忠於當年的大唐王朝,如起兵反武的徐敬業和為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曌檄文》的大文豪駱賓王等等。而武則天不立風頭正盛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等人也是怕這些忠於李氏的大臣反彈,故而採用折衷的方法,立兒子李顯,但是讓他改姓武,既繼承武周王朝名正言順,又不讓大臣們太牴觸。
但是顯然這種妥協並不能完全讓大臣滿意。因為一旦武則天駕崩,李顯繼位。那他就是武周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就做實了“武顯”這個名字,就算他是唐高宗李治的兒子也沒用。如果李顯繼位之後再恢復李唐國號,則又是對母親的背叛,他的繼位就變的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一場政變才能名正言順的推翻武周王朝,讓李顯心安理得地以李唐王朝皇帝的身份繼位,恢復唐朝江山。
第二點就是防止夜長夢多。李顯雖然回來了,但是日子極不好過。武家實權派人物武三思、武承嗣等對其虎視眈眈,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以便自己武氏能繼位。更有武則天晚年老邁昏庸,寵信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兄弟二人也是完全控制武則天,對外發號施令。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女兒李仙蕙、女婿武延基因為私下議論張易之等人,被武則天得知後竟將他們全部處死,李顯身為太子也無力搭救。後來張易之等更是目中無人欺壓群臣,眾大臣敢怒不敢言。武則天晚年甚至不見外人,只與二張在一起。李顯和眾大臣也擔心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殺二張,同時逼迫武則天讓位,讓李顯恢復了李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