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房產說理老米
-
2 # 雲頂大隊長
有目標的話按目標來,沒目標的話先找個輕鬆閒事的過渡一下,想想自己今後的規劃。其二,不管什麼時候抽點時間“沖沖電”。
-
3 # 爐邊話坊
在成為職場老司機之後,我觀察剛畢業的工作小白,有佔比很少的一類人是目標明確,期待找準平臺實現抱負的;其餘的要麼是想法雖多,但腳不著地,單位、崗位頻繁切換的;要麼是需要先找落腳點、後圖長遠的。我的回答重點面對後一類小白。
簡單說,“三看三管”:
“一看自己”: 對自己在職業上的發展、未來方向的選擇、能力高低、個人興趣等內容要有一個認識,儘快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判斷。然後,“大處著眼、小處下手”。從日常工作入手,從利用好業餘時間開始,強化自己通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溝通交往能力、思維決策能力、團隊領導能力等)和關鍵能力(發展所必需,但目前尚不具備的能力)的提升。
“二看環境”:對行業、企業、團隊等環境要有客觀的評估,對自己與環境的互動結果要有合理的預期。做好自身的定位,適合“久留”則儘快適應環境要求,努力做出貢獻、做出業績;選擇“速撤”則做好改弦更張的準備。(相信我,這樣的評估判斷在入職後6個月即可做出。無論在一個環境呆多久,都只是試圖去證明自己的“第一感覺”是錯的。)
“三看趨勢”: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在關注自身“點”的進步、點與點所在的“線”的發展之外,更要關注我們這個點所依附於哪個面,哪個體,這最終會決定一個人的發展速度和空間。從大處著眼,選擇一個崛起的體,尤為重要。在一個體上,如果再能尋找到一個好的面,將我們自身安放其中,那就可以事半功倍。
“管好自己的時間”:優秀的時間管理能力,意味著很多,比如良好職場習慣的養成、職業技能的提升、工作效率的保證、績效結果的呈現等等。未來的發展,不僅取決於時間投入的多少,更取決於對單位時間的管理和利用。職場初期,應在習慣養成和效率提升方面下足功夫。
“管好自己的認知”:保持學習心態,更新舊有認知,鍛煉出科學的思維和思考習慣。在思維認知的“輸入”和“輸出”上,保持同等的步調,立足於“實用之學”,致力於將“學”的結果體現到實踐之“用”上。透過績效反饋、知識變現或服務社會等方式,督促自己把自身所長與崗位、企業或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
“管好自己的目標“:對未來要有一定的規劃。我們總是會高估了未來一到兩年的發展,但會低估未來十年的變化。沒有一個發展方向的指引,我們在能力具備或機遇到來時,就容易錯失機會。同樣,缺乏與目標和規劃的對照,我們的成長和進步也不容易衡量。
洋洋灑灑近千言,總結下來,無非兩個方面建議:走好腳下的路(關注能力提升),看準前方的路(關注目標規劃)。
希望對職場小白能有啟發。
回覆列表
恭喜你,邁入職場!答者畢業8年的老鳥,有幾點建議分享一下:
首先,找到興趣點
剛畢業的前兩年,一定不要給自己設限,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大膽嘗試你喜歡或者有興趣的行業或公司。
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找到自己擅長的,並且把它做到極致,你的職業生涯就成功了。
給自己兩年時間,工作之餘去思考,去讀書,去跟高人聊天。
只要你足夠用心,是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並且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職業規劃。後面的路越走越順!
第二,要在一家公司深耕3年以上。
因為你沒有穩定性,而且只有在一家公司真正服務過三年以上才能瞭解公司發展運營的核心管理思維。
第三,保持學習
大學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學習的開始。
書本上的東西很難變現,但你在工作當中學到的點點滴滴都是你未來升職加薪甚至創業的資本。
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遇到問題,馬上解決處理。這個模組不會,就買書看書,或請高人吃飯,一定要把知識學會。
公司需要你做你不想做或不擅長的事情,也要大膽去做,這是你提高的好機會。
最後,不管做什麼前往不要急功近利,要沉下心來,慢慢做,慢慢學,慢慢積攢,延遲滿足感。遭遇失敗也彆氣餒,失敗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大膽來吧,世界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