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一千五

    書法藝術,離不開載體。

    中國文字的起源大致是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其間又雜有草書之類。

    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周王無力控制各諸侯國,文字也雜七雜八各寫各的。秦始皇統計文字就勢在必行了,因為他需要一種統一的文字來傳達法令制度。

    李斯接受詔命,著手進行這項工作,把秦國自己使用的小篆為藍本,經過一系列筆畫規範,刪繁就簡成新休秦篆,作為帝國的通用文字。 他寫了字帖《倉頡七章》作為書寫標準,另外還有趙高的《爰歷篇》,胡毋敬 《博學篇》作為標準參考。一起在全國發行。這是文字方面的貢獻。

    至於書法,當時的文字載體是一指二指寬的竹簡木牘,於書法有嚴格限制。而絹帛,昂貴而又便墨汁,也是於書法有礙的。所以,說李斯的字寫得好有創新藝術,但就其書法造詣,也許僅限於勾勒篆書吧,這就是後人為什麼叫篆刻,而不叫篆寫。李斯在篆書書法上有貢獻,也僅此而己。

    東漢蔡倫發明紙後,書法才有了真正地載體,唐宋宣紙的登峰造極,使中國書法走向巔峰。這點恐怕不會有錯。

  • 2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觀點,供各位網友參考之。

    秦朝丞相李斯在書法上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大篆(金文)的基礎創造了小篆,亦稱“秦篆”,秦始皇將文字統一後,秦篆即成為秦國的官方文字。

    上圖為秦朝丞相李斯書的小篆《嶧山刻石》。有人說秦篆沒有藝術觀賞性,但我的觀點正好與之相反。秦篆是藝術觀賞性最強的書體。我認為。

    大家試想一下,古人創造出一種書體是何等的不容易啊!古人的智慧和膽略是不能低估的。特別是秦朝丞相李斯,他在漢字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做出的貢獻是極大的!書法五體,李斯就創造了一體——秦篆,有這樣貢獻的人,在中國書法史上又有幾人呢?

    上圖為秦朝丞相李斯受命於秦始皇而書的《會稽刻石》。《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都是歷史上的宏偉之作,影響力極大,這些都應該歸功於李斯的發明和創造!

    我曾經多次說過,學習篆書,就從李斯的《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入手,至於秦朝之後的小篆,還是先不要碰的好。這叫取法乎上!明白?

  • 3 # 千年蘭亭

    書同文,車同軌,是天下一統的標誌。小篆的產生,讓中國有了全國通用的文字,而不再是像秦朝以前,各諸侯國都有自己的文字。

    小篆,大小劃一,威嚴博大,端莊肅穆,沉著雄秀,它不僅拓展了書法作品中的書體創作,而且豐富了書法的審美樣式。

    相傳,小篆是李斯所創。關於這一點,我有異議。

    地球人有個共同點,都喜歡英雄,於是,一些歷史事件就被歸功於英雄人物,正如說隸書由程邈所創,小篆也歸功於李斯。

    任何一種書體的產生,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小篆之前的石鼓文,其實與小篆已經很相似了。

    李斯在其中所扮的角色,我想,更多的應是領導者和組織者,小篆的產生,當然離不開他,但是,起更大作用的是廣大不知名的勞動人民。

  • 4 # 唐聖寶

    謝謝邀請。丞相李斯在書法史上的貢獻,還不如說他對於中國文化史的功績。秦朝統一文字,首先李斯有大功勞。現在流傳於世的小篆,可能就是李斯的嶧山刻石等最早吧?且這些書法作品又非常好,應該超越了大部分歷史上寫篆書的書法家。中國文化史就這麼奇怪。詩歌產生了,詩經楚辭便再難超越,繪畫在宋朝又達到巔峰和高峰,等等。

  • 5 # 神韻軒書法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一公六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公元前221年,李斯向秦始皇提出"書同文字″的建議,得到了秦始皇的採納,命令全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由李斯製作標準字型。就是小篆。李斯親作《倉頡篇》七章,每四字為句,作為學習字帖,供大家臨摹。

    李斯篆書《嶧山刻石》(見圖),(高218釐米,寬84釐米。有典型的小篆風格特徵,用力均勻,線條粗細一致。重心多偏上,字呈長形,大小一致。圓轉流暢,有均衡美,裝飾美。

    張懷瓘《書斷》稱其書"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

    黃庭堅稱其篆書"氣質高古,與陽冰並驅爭先。

  • 6 # 手機使用者23255590438

    李斯主導了秦國統一文字的國策,有了小篆、隸書的書寫體,使漢字徹底擺脫了象形文字,開始了有利於書寫的筆畫文字,不只是影響了書寫,更是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基礎應該如何自學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