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昭楊
如果硬要分個高下,我反對現在回答中認為路易十四時代強於拿破崙時代的結論。
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強大很大程度是建立在黎塞留,馬紮然等梟雄奠定的雄厚國力基礎上的。晚年路易十四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還透支了法國國力,法華人因為飢餓和瘟疫死亡200萬,戰爭導致政府赤字高升,國債高達20億利弗爾。
相反,拿破崙帝國的基礎並不好,1799年霧月政變能夠成功就是因為督政府陷入危機。但拿破崙在執政數年內就建立起一套新制度。即便拿破崙帝國戰敗,它的很多制度和創舉也被今天的法國所繼承下來,還影響到了世界上其他國家(比如拿破崙《民法典》就影響了所有大陸法系國家)。
至於拿破崙帝國曇花一現的問題,我更願意用拿破崙自己說的一句話來總結:路易十四打一百次敗仗還是國王,而他只要失敗一次就什麼都不是了。因此是路易十四的波旁王朝正統身份給其統治帶來了一定的韌性,這更多是君主制政治賦予正統王權的好處,這是自我奮鬥突然崛起的拿破崙所不具備的。
當然,路易十四的法國也並沒有像拿破崙帝國那樣對歐洲施加那麼大的影響。除英國和俄國外,幾乎全部成為拿破崙的盟友和僕從國。拿破崙法典通行全歐。拿破崙可以動員整個歐洲的力量對英國進行大陸封鎖,同時遠征俄國腹地,雖然最後失敗,但也可見當時法國實力的強大,這些都是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國做不到的。
再回頭說路易十四,他的統治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近代歐洲王權專制的巔峰,“朕即國家”就是最好的宣言。
的確,政治上路易十四一改先王將權力委託給宰相的國策,親自過問國事。在軍事上,路易十四建立起強大的常備軍對外擴張。即使在宗教上,他廢除新教在法國的合法地位也被視為王權膨脹的標誌。
近來史家研究表明,路易十四的專制可能是後人對17世紀法國王權政治高度人格化的現象的誤解。
在實踐中,路易十四對地方政治的控制甚至不及同時期的英國,他的外交內政也建立在和權貴精英的協商和妥協之上。
比如當時法國常備軍大多掌握在權貴家族手中,成了軍事貴族建立家族庇護關係,領取軍餉的工具。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並發動對外戰爭,路易十四政府不得不發行國債,出售官職,這導致富裕的資產階級成為國家的債主。就連當時法國的徵稅工作也大多由包稅人代為執行,他們透過為法國政府提供大額緊急借款換取了徵稅的特權並從中謀利。
正因為路易十四時代既得利益者在國家機構中盤根錯節的存在,導致18世紀法國改革推進異常艱難,這加速了大革命的爆發。
相反,大革命砸碎了舊制度,拿破崙則在繼承大革命基礎上建立起了新制度。他在內政上有很多創舉,包括高中會考制度(類似高考),警察制度,榮譽勳章制度。特別是《民法典》(又稱拿破崙法典),結束了法國甚至整個歐洲封建制度。拿破崙的很多立法和改革成果在今天的法國,歐洲以及其他法語國家沿用。
拿破崙對外擴張最後雖然慘敗。但是歐洲經過拿破崙帝國的洗禮,已經再也回不去1789年的樣子了。因此,法國和歐洲會在1830,1848年再次爆發革命,否決君主復辟和傳統制度。拿破崙的侄子拿破崙三世甚至能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成果當選總統並最後登基皇位。充分說明拿破崙的治國和改革方向代表歷史的趨勢,具有超越法國一國的影響力。
拿破崙說,世界上有兩種力量,一種是刀劍,一種是精神,在刀劍與精神的較量中,刀劍總是會被精神戰勝的。
因此,拿破崙帝國的失敗並不能掩蓋拿破崙帝國的創舉,你們認為呢?
回覆列表
從影響力來說,顯然是路易十四時期。此時的法國,為歐洲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法國通常是作為歐洲國家的調解人與監督者存在,武力只是後盾。因此,法國對各國對外政策、軍事戰略有強大影響力。當時,普魯士還是不起眼的小國,奧地利西班牙匍匐仰望巴黎,俄羅斯還是化外的野蠻國度。
拿破崙時期,法國軍事力量被嚴重透支,雖然多次打破反法聯盟,但英華人只要獲勝一次就能夠將拿破崙流放。顯然,法國此時失去了歐洲裁決者的榮耀,失去了朋友,也喪失了對歐洲各國的潛在影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