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迴廊壹寸相思地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關於個人在歷史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這裡就要提一下政治理念裡的兩天思想:唯心史觀和唯物史觀。

    唯心史觀把歷史的發展看作是由少數英雄人物和帝王將相的意志、品格、才能決定的,舍英雄幾無歷史,過分的誇大了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起到的作用。

    唯物史觀則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著,對歷史發展起決定性作用,而個人對歷史發展起次要作用,這也就是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團體的天下。

    臥龍鳳雛以及劉備的自我宣傳

    三分天下,曹魏獨得其二,吳蜀共得其一。三國曆史中,曹魏勢力不論是地域還是人口都遠超於東吳和蜀漢政權,就算是和孫權的東吳相比,劉備的實力也是最弱的,所以三國中實力排名順序魏>吳>蜀。

    這裡再說一下諸葛亮,隆中對中介紹諸葛亮時說好為《梁父吟》,自比於管仲、樂毅,也就是說諸葛亮本身是有建功立業的想法的,但在亂世中,想被人知道你的能力需要什麼辦法呢?-自我包裝宣傳啊!就好比今天電視上天天宣傳廣告產品一樣,只有別人知道你這個產品了,才有可能讓別人想著去買去用一樣,諸葛亮想在亂世中出人頭地,必要的宣傳工作就得做好。

    劉備的想法和諸葛亮也是差不多,也是屬於想樹立自己求才若渴、招攬人才的形象的,畢竟三國中蜀國實力擺在那裡,軍事實力、經濟實力不行,先從人才資源上彌補一下自身短板也是可以的,再說大家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我兩個人才都得到了,也有利於劉備宣傳自己,吸引更多人才投奔效力蜀漢政權。

    實力的最終對比

    說到底,戰爭拼的是戰爭雙方自身的綜合實力,雖然劉備擁有臥龍鳳雛這兩大人才,但是曹操文有荀彧荀攸賈詡等,武有五子良將等,人才資源不遜於蜀漢人才,再加上經濟人口等差距,蜀漢敗給曹魏政權是情理之中的。

    臥龍鳳雛加入劉備政權只是增加了劉備政權取得成功的籌碼,但是並不能確保劉備最終佔有天下。

  • 2 # 辰均111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之後,水鏡先生說過:諸葛亮是得其主而不得其時。用迷信的說法就是,劉姓的大漢王朝氣數已盡,諸葛亮能耐再大,也無法逆天而行。別說一個諸葛亮不行。即便是臥龍鳳雛都在,哪怕再有幾個牛逼人物,也不能違背天意。從這一點來說,劉備註定是不能統一天下的。

    從現實來說,臥龍鳳雛都是王佐之才,可惜鳳雛早死,臥龍不得重用,這是劉備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之一。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奇怪,劉備不是很重用諸葛亮嗎?

    劉備真的重用諸葛亮嗎?別忘了,劉備入川的時候,帶的是龐統。如果劉備更注重諸葛亮的話,當然會帶著諸葛亮入川!龐統投奔劉備比諸葛亮晚的多,為什麼帶龐統?只怕是劉備更重用龐統,當然,龐統也是人才,帶龐統也沒錯,我說這一點只是說諸葛亮並沒有象大家想的那樣對諸葛亮言聽計從。

    如果不信,有一件事更能證明諸葛亮並沒有受到重用。關羽死後,劉備為了報仇,親帥大軍征討東吳,諸葛亮再三勸阻,劉備不聽。說好的言聽計從呢?

    不聽就不聽吧,這次居然也沒帶著諸葛亮,這是對諸葛亮的重用嗎?劉備帶兵走後,諸葛亮感嘆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勸說住主公。

    原話我忘了,意思就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法正能勸住劉備不出兵,諸葛亮勸不住。這也說明,諸葛亮在劉備跟前,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受重用。諸葛亮既然勸不住劉備,劉備當然親自帶兵征討東吳。七十萬大軍,這幾乎是蜀國的全部精銳,劉備就這樣葬送了。這不但造成了劉備的死亡,更是直接導致蜀國的兵力多少年翻不了身。

    劉備死後,諸葛亮才算真正掌握了政權,諸葛亮掌權之後,不顧當初自己的設想,一意孤行,六出祁山,諸葛亮為什麼這麼做?就是因為劉備在的時候,劉備不聽他的,現在,他終於掌權了,當然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這個時候的蜀國,跟他未出茅廬天下三分的蜀國已經不一樣了。最終,諸葛亮也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真的能懂感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