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秦右史

    我是在八月中旬一個晴朗的晚上看的,剛出電影院,室內的暗黑和室外的空氣,西安萬家燈火的現實和拋卻一切的孤島,或許黃渤的一出好戲正暗喻在此。

    平心而論,這是一個思考很深入的中國產作品,有可貴之處。但也是優點非常明顯,而缺陷也極其嚴重的電影。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人生確實太艱難了。到了一定年齡,不僅許多東西想得而不可得,健康,歲月,子女和經濟壓力也隨之而來,甚至連愛情都是某種奢侈。

    可能就像電影中代表底層失落者黃渤寄希望於有一天中彩票一樣。生活中唯一可以慰藉自我的,就是一個樸素的希望。

    所謂一出好戲的隱喻就基於這個邏輯,假設大家都逃出現實,人群迴歸矇昧時代,那麼會怎麼樣呢?是不是就能步入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女神呢?

    劇情繼續。在公司遇見海難之後,封閉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冷冷清清,沒有電,沒有網,沒有燈紅酒綠。人們失去了財富,失去了階層,失去了地位,失去了原有的社會關係,老闆不再是老闆,女神也得吃飯。

    只有生存的需要,人們迴歸原始的平等。可以說,最原始的是生存大於精神,物質決定一切。

    壯闊具體的電影場景描繪下,在孤島上的144天就是一部人類進化史和權威形成史,勾勒出人世百態的浮世繪。透過三代王的努力,使得從矇昧走向經濟有序,資源分配有序,人的分別也有序,又成為逃離現實前自己討厭的社會。

    那麼,逃離現實有什麼用呢?人性的陰暗,在於會超越個人的想象。王寶強飾演王的出現,權威第一次形成,伴隨著對他人的暴虐與支配,也佔有了屬於自己的女性。之後,更加優越的條件出現後,第一代王成為張總的附庸,張總變成第二代王,取代了王寶強,確立了島上的貨幣流通體系。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伴隨著群體慾望和人性陰暗面增多,大家的追求層次增多,阿興意外製造了電,黃渤透過激情的演講讓眾人信服,成為島上的精神領袖,這是第三代王,也象徵著部落秩序和等級制度建立的萌芽。

    從此,由於資源有限,權力慾增長,搶奪,暴力,洗腦和盲從,也自然誕生了。在這個時候,所謂真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認命和麵對現實。其實,島上也有希望,那就是海上的汽笛聲,可以帶他們走出荒島,迴歸現實。

    然而,發現這個秘密的人成了瘋子,被暴力管控起來,先知者一般都是瘋子。弟弟阿興在慾望和希望的雙重催生下,產生了極大惡念,試圖拋棄眾人走向文明的希望,而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危機和弱勢。

    可惜,黃渤善念尚存,不願意在虛擬的世界中自娛自樂。本來現實生活中遙不可及的姍姍,在孤島上相信了這個蓋世英雄,相信純真,打破了黃渤繼續作假的美夢,他的人生崩潰了。

    愛讓一個魔怔,也讓一個人萌發善念,愛的力量既無窮又有限,遏制慾望又催生慾望。有時候,你的意中人可能並不是蓋世英雄,而是一個被生活折磨的凡人。當然,故事的結局必然是迴歸現實。實際上,影片的最應該的結局是重回之前的秩序。可是,最後的結局卻是姍姍留了下來,這是一個底層人的美好理想。

    迎合大眾追求圓滿的理想,現實都是不圓滿的。喜劇的皮囊,背後是悲劇的核心,一場遊戲一場夢。

    善良者在追求過程中縱然迷惘,但終究意識到有一條正途,黃渤最終沒有迷失自己,渴望被愛其實是渴望被認可,追回了曾經的善良。不難看出,一出好戲當然是一個標準的悲劇,是一個充滿了哲學和人性思考的悲劇。

    不可否認,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有孤島,生活也是孤島。孤島中也有規則,也有爾虞我詐,也有欺騙和暴力,也有懲罰的方式,更有權力的傲慢。正如李宗盛所唱,想得而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但是,我們必須給人性的框架內留下空間,才是具體的人。一出好戲的深度其實可以走的更遠,然而它卻停止了,這是一個創作遺憾,可能也是一種無奈。對於每天辛苦生活的我們,或許都希望逃離孤島,但是我們卻依然身處孤島,步步圍城。

    不同在於,從一個孤島到另一個孤島而已。可悲的事,巨浪滔天的洗牌即使真的遇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可能還是一場悲劇,因為你我皆凡人。

  • 2 # 秦右史

    我是在八月中旬一個晴朗的晚上看的,剛出電影院,室內的暗黑和室外的空氣,西安萬家燈火的現實和拋卻一切的孤島,或許黃渤的一出好戲正暗喻在此。

    平心而論,這是一個思考很深入的中國產作品,有可貴之處。但也是優點非常明顯,而缺陷也極其嚴重的電影。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人生確實太艱難了。到了一定年齡,不僅許多東西想得而不可得,健康,歲月,子女和經濟壓力也隨之而來,甚至連愛情都是某種奢侈。

    可能就像電影中代表底層失落者黃渤寄希望於有一天中彩票一樣。生活中唯一可以慰藉自我的,就是一個樸素的希望。

    所謂一出好戲的隱喻就基於這個邏輯,假設大家都逃出現實,人群迴歸矇昧時代,那麼會怎麼樣呢?是不是就能步入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女神呢?

    劇情繼續。在公司遇見海難之後,封閉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冷冷清清,沒有電,沒有網,沒有燈紅酒綠。人們失去了財富,失去了階層,失去了地位,失去了原有的社會關係,老闆不再是老闆,女神也得吃飯。

    只有生存的需要,人們迴歸原始的平等。可以說,最原始的是生存大於精神,物質決定一切。

    壯闊具體的電影場景描繪下,在孤島上的144天就是一部人類進化史和權威形成史,勾勒出人世百態的浮世繪。透過三代王的努力,使得從矇昧走向經濟有序,資源分配有序,人的分別也有序,又成為逃離現實前自己討厭的社會。

    那麼,逃離現實有什麼用呢?人性的陰暗,在於會超越個人的想象。王寶強飾演王的出現,權威第一次形成,伴隨著對他人的暴虐與支配,也佔有了屬於自己的女性。之後,更加優越的條件出現後,第一代王成為張總的附庸,張總變成第二代王,取代了王寶強,確立了島上的貨幣流通體系。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伴隨著群體慾望和人性陰暗面增多,大家的追求層次增多,阿興意外製造了電,黃渤透過激情的演講讓眾人信服,成為島上的精神領袖,這是第三代王,也象徵著部落秩序和等級制度建立的萌芽。

    從此,由於資源有限,權力慾增長,搶奪,暴力,洗腦和盲從,也自然誕生了。在這個時候,所謂真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認命和麵對現實。其實,島上也有希望,那就是海上的汽笛聲,可以帶他們走出荒島,迴歸現實。

    然而,發現這個秘密的人成了瘋子,被暴力管控起來,先知者一般都是瘋子。弟弟阿興在慾望和希望的雙重催生下,產生了極大惡念,試圖拋棄眾人走向文明的希望,而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危機和弱勢。

    可惜,黃渤善念尚存,不願意在虛擬的世界中自娛自樂。本來現實生活中遙不可及的姍姍,在孤島上相信了這個蓋世英雄,相信純真,打破了黃渤繼續作假的美夢,他的人生崩潰了。

    愛讓一個魔怔,也讓一個人萌發善念,愛的力量既無窮又有限,遏制慾望又催生慾望。有時候,你的意中人可能並不是蓋世英雄,而是一個被生活折磨的凡人。當然,故事的結局必然是迴歸現實。實際上,影片的最應該的結局是重回之前的秩序。可是,最後的結局卻是姍姍留了下來,這是一個底層人的美好理想。

    迎合大眾追求圓滿的理想,現實都是不圓滿的。喜劇的皮囊,背後是悲劇的核心,一場遊戲一場夢。

    善良者在追求過程中縱然迷惘,但終究意識到有一條正途,黃渤最終沒有迷失自己,渴望被愛其實是渴望被認可,追回了曾經的善良。不難看出,一出好戲當然是一個標準的悲劇,是一個充滿了哲學和人性思考的悲劇。

    不可否認,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有孤島,生活也是孤島。孤島中也有規則,也有爾虞我詐,也有欺騙和暴力,也有懲罰的方式,更有權力的傲慢。正如李宗盛所唱,想得而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但是,我們必須給人性的框架內留下空間,才是具體的人。一出好戲的深度其實可以走的更遠,然而它卻停止了,這是一個創作遺憾,可能也是一種無奈。對於每天辛苦生活的我們,或許都希望逃離孤島,但是我們卻依然身處孤島,步步圍城。

    不同在於,從一個孤島到另一個孤島而已。可悲的事,巨浪滔天的洗牌即使真的遇到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可能還是一場悲劇,因為你我皆凡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站不起來能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