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天下育未來
-
2 # 優蒂豪
1、內在動力
馬斯洛五大理論指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是人類需求的金字塔,也是生命的原動力。工作不僅僅是一份獲得生存的有效保障,正是體現價值,實現人生目標的有效途徑。我們上班掙錢,除了要成家立業,孝敬父母,購物旅遊之外,我們還要通過實現價值最大化來獲得更大的滿足感。
2、外部壓力
就目前來說,有些人受疫情影響,收入下滑。單身的年輕人還好,那些有家有業的人日子就不太好過。每天一睜眼,房貸、車貸及各種賬單都會讓你無暇顧及什麼面子,裡子的,抓緊掙錢是正事。就算眼前的工作不是那麼稱心如意,為了生存也得打起精神來面對,而且還要非常努力工作才行。
3、工作吸引力
很多人說過,最幸福和最幸運的事就是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興趣所至,金石為開。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你感興趣的事,如果你興趣夠濃的話,那麼你幾乎是所向無敵的。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創造力都是驚人的,而因興趣激發出來創造力往往是最有價值的。正是因為在喜歡的領域從事著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所以即使是那些在外人眼裡看著枯燥無比的事情,無論多麼耗時耗力你也會覺得甘之如飴。這就是興趣本身帶給你的能量。
-
3 # 莪的執著
當我們日復一日的迴圈著自己的工作,百無聊賴是正常的現象,相信每個人也不希望有太多的突發事故。要麼停下工作參加培訓提升自己,要麼適當給自己放假出去走走看看。
如果你選擇了規培,那麼一定是先苦後甜的,你會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新鮮事物,不會被自己坐井觀天的想法所限制。在接受新知識、新資訊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豐富的感悟。這些感悟與工作中的體驗相結合,極易產生創新思維的火花,給人以精神上的激勵。
如果你選擇了出走,就去你所在地的出行場所看看吧。當你走入公交站點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提早等待在此,即使家住不在附近,只願不要錯過。當你進入汽車客運站,你會發現擠大巴的多數人穿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樣的話,抽什麼樣的煙,是什麼樣的素質。火車站高鐵站,你會看見多少人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離鄉背井。最後再到機場看看,相比之下,你會發現有錢真的能迅速解決大部分問題,這時的你就該問問自己未來要成為哪一類人,是否需要為此努力了。
-
4 # 言西雜談
在東北某省的省會城市,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進了某國有銀行。你猜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
每月到手1500塊。
有沒有覺得不可思議?
你可能不信,那我舉個其他例子。還是這個省,一個相對有點名氣的二線城市,剛畢業的大學生平均一個月稅後3000到4000,研究生4000到5000之間。
這次你可能覺得工資水平正常了。然而你猜房租多少錢?
房租平均一個月1000到2000。
交完房租之後,每個月能剩的可支配收入,大概2000塊錢。
這2000塊錢,需要吃喝,買生活用品,外加娛樂。
你說,我就吃喝,我宅在家打電腦,我電影都不看,衣服打補丁穿,我不娛樂,我連物件都不搞,怎麼也能攢下來一千塊錢吧。但你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你不搞物件,別人就不搞了?剛畢業工作不久的這個年紀,是你身邊許多同事同學扎堆結婚生孩子的時候。叫你了,你去不去?
這個二線城市裡,隨禮最少200,一般都是500,關係好的甚至1000到2000。
交完房租,讓自己吃飽穿暖,再隨個禮,基本所剩無幾。甚至還需要家裡補貼。
於是大家都覺得,剛畢業一兩年生活都是苦的,熬過去就好了。
過了兩三年會發生什麼呢?工資漲了,但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了。
還拿這個破二線城市舉例。你都快住到郊區了,房價卻是1w一平。再看看工資,漲到一萬了嗎?並沒有。
結婚買車買房呢?家裡給首付,給買車的倒還好,那些家裡沒條件的呢?絲毫幫不上忙還指著孩子給交養老保險的家庭呢?
你婚後有孩子了,一邊還貸,一邊養娃。孩子的教育要不要投資?看著其他人的孩子學特長,雙語教育,很多家長是不是咬著牙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而同時,自己的父母年齡也越來越大了,父母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你有多餘的錢和精力能夠付出嗎?
你好不容易熬過了這些年,給孩子送上了大學。轉眼間孩子又要結婚買房了,掏空了你奮鬥到禿頂這些年攢下來的積蓄。
-
5 # 姐弟日記
開啟手機看看孩子的照片,以後為了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為了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甚至想著以後讓他們出國留學,想想父母的辛勤,這些年為了養你,放棄了多少好吃的好玩的。一年365天,天天圍著灶臺轉,天天為了你的冷暖飢餓操碎了心。好不容易你上班了,父母該享你的福了、你居然說突然沒有動力。你怎麼面對生你養你的父母?你對得起他們嗎?
你的女朋友或者老婆,你不努力掙錢。她就會離開你。連頭都不會回一下。畢竟沒有出息的男人不值得女人去愛。男人沒有本事就是一個廢物。連自己老婆都養活不了。還有什麼臉面存活於世。至少也要努力過,奮鬥過,才會無怨無悔!
現在你再想想是不是還沒有動力?
那麼我告訴你,只有努力工作,老闆才有可能給你發福利,這些小福利你可以作為私房錢。完成一些人生的小目標。比如去趟土耳其,去不了土耳其,你也可以去吃土耳其烤肉。說起烤肉,我想起曾經用饢裹著雞蛋液,,,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
6 # 玖壹老李
生活或者工作中我們會很多時候會很亢奮,很多時候又會很無助,有的時候會很積極向上,有的時候又會失去前進的方向,感覺到人生沒有了動力。生活本來就是這樣起起伏伏波瀾迭起。這是我們生活的常態,正確的調整自己然後好好的繼續生活就可以了。
遇到這種的瓶頸,找不到奮鬥的意義,那就自己去找一下工作的意義啊。如果你最近身邊的事情不是很順的話,那我覺得你可以適當的去稍微放鬆一下,在其他方面找一下生活的意義。可能你現在覺得沒有的意義,過一段時間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的豁然開朗。
或者是你工作中覺得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的時候,我們可以學習一下不同的技能,去從不同的方面來開拓自己的視野來豐富自己,可能突破了那個瓶頸,突破了那個不好的時期,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在事業上在生活上的突飛猛進。這可能比你自己思考很久都有用。
遇到這種低迷的,頹廢的時期,也可以選擇去感受生活樂趣或者是運動來緩解自己的壓力,比如說要是條件允許可以給自己放個假,然後好好休息一下,去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環境的地方去旅行,去感受不一樣的心情,把自己從這種頹廢中解救出來。這樣也比較適合緩解壓力,有利於重新出發。太大的壓力會把自己擊垮的,所以時刻保持著好心情,也是找回動力的一種途徑。
總之遇到生活的瓶頸不要急著逼自己走出來,而是要多去緩解自己,不要太強迫自己,要多去緩解自己,去從別的地方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
7 # 令狐沖23139868
這樣的想法想必每個人都會有吧
曾經有類似的想法,後來意識到這種問題是不能逃避的,只要你往上走都會遇到各種問題。
後來我自己的做法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生活工作上具體的東西上,不去想太遙遠的東西,堅持了兩年如下幾件事情:
1、每天回家,一邊用音箱放趙雷的歌,一邊把家裡的衛生搞一遍,每天家裡都很乾淨,心情好;
2、制定了減肥健身計劃,隔一天跑步,剛好附近有個湖,環境不錯,減掉了10斤左右,肩膀的幾塊肌肉條紋分明,買褲子不用修褲腳了;
3、買了兩輛車,一輛摺疊車用來騎車上下班,一輛山地車跑遠路,已經把周圍的城市走了一遍,正準備更遠的旅程;
4、基本上每天六點半到七點半左右起床,晚上看狀態睡覺,少加班,無聊就到馬路上走走,看看這個紫醉金迷的城市;
5、上班的時候時不時蹲一下,做做啞鈴,小跑一下,放鬆肌肉;
6、一般提前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到辦公室,都是用來看書、寫日記,慢慢就覺得自己對工作更加有信心了。
變化如下:1、上班精力好多了,肌肉和有氧鍛鍊,讓自己脫離了亞健康,以前常有的腰肩痠痛都沒了,比找人按摩都有效;
2、閱讀多了,對很多東西更加能夠理解了,無論工作上還是其他方面;
3、騎行過的城市時不時拿出來給好友們炫耀一下,心情還是不錯的;
4、最重要一點就是對未來有了信心,我堅信好身體+好專業能力+一定的為人處世,以後總有機會出人頭地的。
-
8 # 使用者6232375765087
首先看下你是因為什麼原因不想工作?如果是工作了很長時間,覺得很累,可以休息一段時間,再根據以前的工作經驗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畢竟如果你年齡已經有二十多,三十多,你不工作,你的收入要從哪裡來呢?而且如果你已經結果,你不工作,家庭支出要怎麼來呢?啃老是不太現實的,我覺得這社會還是要靠自己,但是如果你家狠有錢,是富二代,那就當我沒說。
-
9 # 農民進城生活
首先,上班沒有了動力,這要問問自己為什麼?是待遇不好?沒有發展空間?還是人際關係不好?等等這些都需要問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了動力。
其次,想想當初是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這份工作又可以帶給你什麼東西?在這過程中可以把所有東西和問題的答案一個個列出來,這樣就可以知道你究竟想要什麼,這份工作是否真的是你想要的。只有通過不停地問自己才知道什麼了。
最好,工作如果還是你想要的,福利待遇等等也是你需要的,那你還是好好想想怎麼提升自己和繼續好好地工作吧。
-
10 # 四月維下
是不是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了,如果人生沒有了意義就努力為自己找一個意義,人生沒有了動力就為人生找一個動力。找一個動力說白了就是為生活找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是要越大越好,反而要小,要在短期內看到成效,最好是能花幾個小時就能完成的目標,當你完成後你會覺得快樂,內心就會滿足,滿足就會為自己制定新的目標。我們的心很脆弱,我們要呵護好自己的心。
回覆列表
有沒有動力,涉及錢 和 事的關係!有事做,有錢賺,就有動力!
做多少事拿多少錢和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我把它簡化了一下做了話題。因為在平時我們經常聽到類似的言論,上網查查,觀點也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勞動和報酬就要對等,天經地義,也有人說“別讓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的思想害了你”。
平常牢騷的話常見:我就拿了這麼多錢,做這些事就可以啦,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唄;別安排我啦,我就那這麼點工資;你多做點事實應該的,你拿了那麼多錢。。。。。。所以我也想聊聊這個話題。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帖子:員工在辦公室說了句“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正好給臺灣大boss聽見,影響極壞,該如何處理? 造成的影響極壞,大boss很生氣,認為這樣的人破壞工作環境,儘管只是一句話,但是影響惡劣,給其他員工尤其是新員工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責任HR部門給予處理,最好是開除,當然大boss也不肯經濟補償,認為如果開除一個如此惡劣的員工,還要給予經濟補償是非常沒有道理的現在這件棘手的事情落在我們人力資源部門,該如何處理! 找這位員工談話了,由於他工作年限長了,屬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此很蠻橫,認為只是一句玩笑話,算不上嚴重違紀,叫囂如果我們開除他,他就要搞到底,每天還是來上班,看我們怎麼辦他還說,本來工資就這麼點,也不算很高,這句話本身也沒什麼錯,自己本職工作都做完了,也沒出什麼事故 現在很多員工都在看公司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副總的意思下週必須有個結果,否則時間拖得越長,顯得公司管理部門越無能哎,該怎麼辦?!
可見老闆是不願意聽見這樣的言論的,其實同事們也不願意聽這樣話,因為它所表達的含義只有負能量,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大家都這樣就很消極了,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不僅不利集體的發展,也對個人發展不利。
首先就當這個理論成立,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做多少事就拿多少錢,在工作中不出絲毫差別,很平穩,勞資雙方都沒有異議。但是到了提拔或是漲薪的時候,老闆看不到員工的價值,知道他就能做那點事,沒有看出其他的價值,只好高薪到外面挖人才。而員工呢,得不到提拔重用就感嘆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這就造成了雙輸的局面。
作為員工來說,怎樣讓老闆看到自己的價值,那就是多做事,作為老闆來說,怎樣留住有價值的員工,那就是多給錢。其實現在社會多勞多得能者多勞已經在體現了。因此,先做事,多做事應該是優秀員工的自我要求。
說到底就是有沒有奉獻精神,也許有人說憑什麼要我奉獻,試想所有人都這樣想,所有人都想著奉獻了都要有回報,那我們的傳統美德無私奉獻還能傳承下去麼!
錢和事的關係是辯證的,奉獻與收穫的關係也是辯證的。
無需糾結,多做事,少說話,事中自由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