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姬文書
-
2 # 使用者4209684412847
我是農民工,非常瞭解時下中國農民和農村之現狀,在這個時代,農民是有選擇的,看你種什麼,如果是附加值比較高的,你就能剩很多錢,比如時下在某些地方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農家樂,或透過種什麼作物養牛,羊,豬,或野豬或養鹿等等,或者種附加值高的比如藍莓,大櫻桃,還有什麼熱帶水果,還有靈芝,蘑菇等等,但這些都有一個問題,就是自然條件的限制,有的地方適合,有的地方不適合。刨去這些,就是糧食作物,也是受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限制,比如黑龍江五常大米行銷全國,因氣候和生育期長,一年一茬,水土又好,出的大米質量就是好,那它的價格也高。如果包幾垧十幾垧以上的地還是很掙錢的,可是全國總體來看,受自然條件和氣候的限制,五常的水稻可以借鑑,難以複製。大多數產糧區還是種植小麥,玉米,種別的就不太剩錢。這是農民沒辦法的選擇,如果種大豆,連五百塊錢都剩不上。結論是,這幾十年來,想透過種地發家致富,不具有普遍意義,個例是有的,層出不窮,但絕不是當今中國廣大的農民群體的現狀。何況農業成本逐年增加,又與外國簽訂玉米,大豆合同,直接損害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中國的農產品無論如何也竟爭不過外國機械化的農產品,外國農產品到岸價格,中國按外國到岸價格出售我們的農產品,根本就不剩錢,甚至虧本賺吆喝。這就是中國現狀,改革開放只增長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和自由度,別的毫無改變,甚至比八十年代的環境差多了。
-
3 # 風吻麥浪又聞麥香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肯努力 肯吃苦,再具備一定的商業和經濟頭腦。
肯定的是,種傳統農作物,靠傳統作業方式的零散種植,只能解決現在的溫飽問題,這種情況下想要發家致富永遠只是一種“夢”。
農民種地能夠發家致富,無非就兩種途徑兩類人:
1.種植大戶的規模種植
2.特種種植,這類需要有一定的銷售渠道才可以。
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奇蹟,而是缺少創造奇蹟的人,作為農民我們缺少的從來都不是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是專業知識和創新的思維,還有一顆敢於嘗試的心。
所以種地能不能發家致富,具體要看你怎麼種,種什麼,還要看你種多少,最重要的還有就是你怎麼賣。
-
4 # 鄉村新景
很難!
兩個字的回答簡單明瞭!但感覺有點敷衍了事,好像不尊重提問者!這裡就多囉嗦幾句吧。
一、發家致富在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不同的,怎麼才算是富呢?也可以這麼說,現在的農民不管是種地也好,外出打工也好,總體來說已經是比從前富裕多了,相對和從前比較起來,都可以說是已經發家致富了。這時你想要的發家致富嗎?
二、既然提問者在問題里加上"真的"二字,應該就是提問者看到或聽到過農民種地發家致富的不少案例,由於自己疑惑和不相信,才提出了"農民種地真的可以發家致富嗎"這樣的問題!不然的話提問中不會加入"真的"二字。既然你看到過或聽到過,就可能有農民靠種地發家致富的!你不妨吸取他們的經驗,自己也是能發家致富的。
三、我回答"很難",指的是富裕程度!要想很富裕,相對多掙錢,農民靠種地是不行的。當然農民種地也有掙大錢的,但那時極少數的,99%的農民種地只是保住日常生活,不然也不會有出現了農民外出打工的大軍了。現在的農村都是很富裕了,家家樓房,家家轎車,這些是靠種地掙不來的。
四、農民種地想掙錢就靠種點特種作物,靠常規的莊稼糧食就不行的,比如小麥,每畝地收穫小麥好的也就1000多斤,也就是一千多錢,除去成本人工,能剩下多少你也能算是清楚。即使是特種作物,也是不易的,比如大蒜,今年的大蒜出土價格一斤4元,看到了農民種大蒜今年賺錢了,也就是每畝賺了幾千塊錢,但前兩年呢,去年大蒜出土價格每斤1元的8角的,連種地成本都不夠,更別說賺錢了!
至於"農民種地真的可以發家致富嗎"?你分析考慮一下是不是就清楚了呢!
回覆列表
種地的真正涵義是“養家餬口”,能讓全家有口飯吃,誰說來是“發財致富”。種上點地,縱是一年打工白乾了,其麼今年能開鍋,不倒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