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悅雨育兒

    我兒子也是這樣,上學前不喜歡找小朋友玩,一兩個小朋友還可以玩,人一多了就不行了,他就後撤了。

    我就給孩子找幾個小夥伴,讓孩子適應有小夥伴的情況,最開始還是邀請小夥伴來家裡玩,孩子在熟悉的環境裡更容易放鬆,更能放得開。當孩子適應一兩個小夥伴,然後讓孩子們一起到外面玩,慢慢過度,不過就算孩子還是不喜歡也不用過分擔心,孩子上幼兒園就是為了適應集體環境的,上課一段時間幼兒園孩子就會有明顯的改變的。

  • 2 # 思雨yp

      您需要分析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玩的原因,是發生過不愉快的經歷?還是沒能從群體活動中獲得樂趣?找到原因,才能有效地尋找方法引導孩子。

      其實,孩子不和小朋友玩,是因為對交往有一種莫名的恐懼,這需要家長的輔助,逐步來克服,這在心理諮詢中叫做系統脫敏法,也就是逐步減少孩子的恐懼。

      另外,您需要鼓勵和肯定孩子參與群體遊戲的行為和過程,使其產生正面的積極意向。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可以先和一位小朋友玩開始,再發展到更多。

  • 3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李娜:

    李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北大課題專案組成員,ACI國際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

    孩子的社交一直都被家長所關注,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友好、和平的與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能得到小朋友的喜歡、幫助。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群體中不合群,總是自己玩自已的,家長就會擔心焦慮。

    其實各位家長大可不必,因為孩子會隨著自己年齡的成長在社會交往能力方面也會有階段性的發展。

    一、獨自遊戲期

    孩子在1歲左右會喜歡獨自玩耍,這階段的嬰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大會察覺到旁邊其他人的存在,即使有其他幼兒在附近,他們也都是獨自玩著自己的玩具,不理會他人在玩什麼。

    面對這一時期的幼兒來說,只要用遠觀式陪伴他們就可以讓他們在滿滿的安全感中享受到無盡的快樂。

    二、平行遊戲期

    孩子2-3歲左右在玩耍遊戲時會承現出各玩各的,不參與、不關注、不合作的現象是很普遍的。當家長看到這種現象時,千萬不要著急、焦慮,這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不懂交往,不會交往,而是我們的孩子此時正處在一個“平行遊戲期”。

    平行遊戲期是社會性遊戲的初級階段,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幼兒在一起玩,同樣的或相似的玩具、遊戲,他們不會去影響或改變別人的遊戲活動。有時彼此之間會相互模仿,但沒有任何交流、溝通、聯絡,沒有合作行為,沒有一起玩的傾向。

    三、聯合遊戲

    進入到3歲的孩子無論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是身體的協調能力都比以前成熟了很多。所以在3-4歲這個階段,孩子們開始有了一起玩遊戲的現象,他們會和夥伴談論共同的活動,但是沒有明確的分工,也沒有圍繞具體目標的共同活動,各人根據自己的願望進行遊戲。

    在此階段,家長可以適當的指教他們如何進行合作。如一起搭建房子,分工完成任務等。但家長不要期望值過高,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只要陪伴引導就好,這將為孩子下一步的社會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4、5歲後,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願意與小朋們一起玩,懂得合作,也懂得交往。

  • 4 # 幼兒教師牛牛

    根據您上述問題我認為:

    如果孩子比較外向的話,這個問題是不用擔心的!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那麼首先,大人不要總在孩子面前說孩子內向,平常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也不要強迫他喊人。也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說他內向,因為你總說他內向的話會給寶寶一種暗示,時間久了寶寶自己也會覺得自己內向。其次平時要多鼓勵孩子,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最後孩子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兒的時候你可以在之後問孩子原因,並且告訴孩子和小朋友之間一起玩玩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以上三點中重中之重是多鼓勵多表揚。作為家長您要記住,表揚會使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泰自封“頭號牛吹”:除了真心佩服QG飛牛技術之外,更被他的人品打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