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兔哥哨位
-
2 # 閉花落雨
是龍必將昇天,是狗熊註定山林亂竄。大國崛起的根本在於綜合國力(科技、工農、人材儲備、國家教育)及國際關係“軟硬皆俱”等各方面的到位,而非自提高音喇叭在夢中自擂。
大國崛起的命門在於國家政權的集中及國民的凝聚力。而印度,除了人口基數大,從根本上講,只是個政權鬆散的聯邦,而非一個整體。印度何時能將國內反派武裝獨立之勢解決,再談崛起也不遲。
農民起義、印巴克什米爾爭端等都是包括莫迪政府及未來所有繼任者難以逾越的大坑。農業是國家興衰的支柱之一,農民倒了,政府及城裡人只能喝風吃土。
工業能力是國家科技重要支撐。三哥在IT方面是獨領風騷,但工業科技講究整體平衡,而非個體突出。幾十年了,還是在西方各國傾力扶持下,飛機坦克不說,連個步槍還要購買授權的國家,航母十多年還是空殼卻迷之自信其能力可以上天,這種自大的國家給他200年,也只是在度日而非換代。
重工業基礎爛就不提了,連日用品這種輕工業能力也依賴進口的國家,給他20年,也只是在消化他國塵封的技術而已。印度也就是喝口恆河水、飲杯神牛尿,吃口神牛糞,就已完成脫凡得道的程式的命。
別提印度的火星探測技術,那是西方傾力相助,印度出錢美國出技術,印度獲冠名的交易。
不是說印度不行,莫迪上臺經濟是有過幾年奇蹟,然而沒後繼不說,如今又重新返回解放前。不是莫迪無雄心,而是印度整體沒有進化命。
大國象徵的核彈是有了,先進武器是有了,軍力也足夠龐大。然這些進口武器圢完了,對無自制能力的印度來說,只是唬人的虎皮,強國無人尿他,門也不會大開。
-
3 # 含笑面對現實
國際環境適合印度成為超級大國很多年,印度所處的環境除了它找麻煩挑起事端,任何國家沒有因為邊境問題故意騷擾和侵犯它,影響它各方面的發展。它既然錯失這麼多的機會和浪費可貴的時間,現在它不自量力喜歡挑起中巴邊境事端,在東南亞沒有立國之本。想學習美國搞霸權主義,無論是印度的國力還是國際的大環境下沒有一個完整的立國策略,想成為超級大國異想天開啊!
回覆列表
不會!超級大國現在有一個,就是美國,然後可以對比一下印度,按照目前印度的情況,二十年後,印度能達到今天美國這樣的水平嗎?顯然不能。
印度的地域面積,人口具備大國體量,問題在於印度的社會結構依然有原始的一面,種姓制度把印度人分成了四個等級,並且印度沒有等級的賤民依然存在。經濟也是一個因素,印度的經濟體制並不優秀,雖然印度曾經經濟發展比較快,但卻脆弱,一場新冠疫情就讓印度的經濟發展進入到了負增長狀態,沒有一個經濟超級大國實力,何來超級大國一說。
印度要成為超級大國,軍事力量必須要具備超級大國的實力,印度武器裝備自己都搞不明白,基本都是依靠購買。購買武器裝備的超級大國有嗎?超級大國的優勢就是不受制於人,印度正好相反,所以,印度成不了超級大國。印度工業化水平依然很低,印度的優勢主要是軟體外包裝,本身並沒有研發實力。印度經濟主要是服務業,工業體系不完整。一個非工業大國是不會成為超級大國的。
印度二十年後,能保持現在這樣就不錯了,印度雖然擁有更加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勞動力多,但是,沒有文化的勞動力通常被定義為垃圾勞動力。因此,印度本身的創造能力並不好。印度人時間觀念差,做事風格拖沓,勤勞智慧這個詞真的不適合印度使用。印度受印度教影響,信奉人生輪迴,也讓印度不願意改變現狀。印度宗教,民族,貧富矛盾嚴重且尖銳,社會並不穩定,動盪不斷,這些都制約著印度的發展。
因此,二十年時間並不長,也難改變什麼。另外,印度與周邊關係不會,和所有鄰居都有領土糾紛,必然會出現動盪,這也會阻擋印度的發展。超級大國可不是二十年時間就能做到的,不光是印度,即便是經濟發展快速的也未必能做到。超級大國是一個綜合性的超級,而不是一兩個領域,涉及經濟,軍事,政治,民生等等方面,給印度二十年時間太短了,做不到,加個零也許有點可能性,不過,也只是有可能而已。